「養殖產業」如何幹掉中國養殖業,又是美帝的一個圈套?

在閱讀本文之前,請您點擊右上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持續收到《食安雲南》每天推送的最新食品安全新聞諮詢、農業市場、農村信息、農村特色、生態農村、水產養殖、農業種植等內容,如有疑問可私信小編,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如何幹掉中國肉籃子?

先成立行業協會國內辦事處——各種公關宣傳——收買媒體——收買……——製造食品安全事件——行業信任危機——價格倒掛——企業虧損——持續虧損——財務危機資不抵債——債轉股化解財務危機——外資參股——外資控股——外資收購!這套資本運作方法是美國吞併各國企業的慣用伎倆,叫做“休克的魚”。魚的瞬間休克,是漁夫捕魚的最佳方法,不費吹灰之力!中國很多值得誇耀的東西要麼在市場的惡意競爭下落敗,要麼就是被外國控制。就如郎鹹平演講中說的,一盆青椒肉絲的定價權都掌握在華爾街手上,高盛在2004年首先收購了南京雨潤集團的部分股權,搞定了豬肉下游加工。2006年再以20億收購了河南雙匯,搞定了下游之後搞上游。2008年以3億美元收購了湖南、福建幾十個養豬工廠。

高盛是中國幾乎唯一一家掌控著整條養豬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從福建到湖南、到江蘇、到河南,一整條產業鏈被高盛幹掉了。回頭再看看這幾年在家禽行業發生的事情。

10年前,在一個會上程國強老師預測白羽肉雞和棉花將來是外資進入的重點。先是美國泰森大舉佈局中國白羽肉雞市場,然後美國福喜、美國嘉吉,一個個地開始在中國各地佈局,在美國飼養白羽肉雞比中國還便宜的背景下,他們來中國養雞,來幫中國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了。

然後某家媒體把正常的白羽肉雞說成速生雞,使得國內以事件中曝光的六和為首的白羽肉雞企業受到嚴重衝擊,而他們這些外企作為肯德基全球的供應商,以食品安全做得好而受到肯德基的青睞,得以賺的杯滿缽滿。

這還不夠,那頭美國人不吃的廉價的雞爪子、雞雜、雞副通過各種渠道源源不斷地進入到中國市場,繼續給國內白羽肉雞企業予以打擊。最狠的還在後面,食品安全這個造的還不夠,祭出一個H7N9的大旗,這次徹底給中國雞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然而這個打擊遠遠在大家的想象之外,藉助媒體的力量,先一舉幹掉中國的土雞,因為中國土雞的優勢表現在活體銷售,消費者要看的是雞的外表,雞的形象決定雞的價格,活禽養殖場沒有出現的病毒神奇地出現在活禽市場。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大家都看得到,各地很配合地關掉活禽市場,各地傳來了企業倒閉的消息,養殖戶上街了,也沒用了,因為這個H7N9一步到位直奔人而來,農業部再大也沒有衛生部大,衛生部這麼多年和全球知名的領先外企合作很愉快,必然會配合下完這步棋。土雞沒有了,都變成了屠宰後的雞了,然後白羽肉雞就有競爭力了。

白羽肉雞先天的省飼料,省資源,價格必然會低於土雞。但這時候國內的白羽肉雞都快賠的底朝天了,這些外企就可以順勢收購、併購重組一些國內的企業,或者以資本的形式低價參股入股低價進入國內白羽肉雞企業,進一步控制國內白羽肉雞市場。然後慢慢地取得雞肉的定價權,內外一起徹底幹掉中國雞。休克的魚又來了。雞肉作為資源節約型、畜牧行業環境友好型的產業,全球大部分國家消費量都是肉類第一的,將來我們為了節省資源和美好環境,肉雞產業必然也會慢慢地發展起來,但是那時候,我們吃的雞肉也許和現在的油一樣,Made in USA公司。

如今的洋槍洋炮已不再是當初八國聯軍的火槍火炮,取而代之的是,要麼採用低價擠兌、併購重組等手段來進行,要麼就是用廣告、輿論等媒體影響來實施計劃。在利益的驅使下,在崇洋媚外的思想指導下,在與國際接軌口號的蠱惑下,在不分青紅皂白的媒體攻擊下,美帝的買辦們,先幹掉大豆,再幹掉雞,然後再收拾不堪一擊的豬,我們的肉籃子從裡到外在激烈的攻勢下被一個個幹掉。

試問,我們還有幾個籃子可以被幹掉呢?嗚呼!如此下去,未來幾十年以後,我們的下一代的食品安全到底靠誰?

附:第28周養殖週報以下內容截取週報部分內容,完整報告、圖表、分析圖,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一,養殖市場發展概況:在2018年7月第2周 (7月9日-7月15日總第28周),氣溫攀升,畜禽產品消費市場繼續疲軟。但豬價卻意外大漲,而家禽及水產品也因供應下降,價格多以漲為主。本週毛豬周度均價暴漲,標豬供應偏緊,在部分規模場及屠宰企業推動下,豬價暴漲;家禽產品價格除肉鴨苗價格下跌外,其餘品種均以漲為主;水產品價格持續穩中略偏強;反芻產品方面,生鮮液態奶價格下跌,牛羊肉批零價格也繼續下調。

生豬方面,本週生豬均價環比大漲。天氣炎熱,居民消費偏向於瘦肉型豬肉,但市場標豬供應偏緊,屠宰企業收購略有難度。且市場大部分優質豬源皆掌握在大型養殖集團手中,藉此機會部分大型養殖企業如溫氏等開始帶頭挺價,標豬價格漲勢明顯,但全國許多地區中小養殖戶反饋網上報價虛高現象突出。由於價格上漲,市場上壓欄情緒高漲,推高標豬價格進一步上漲,屠宰企業也樂見其成以方便銷售凍品庫存。但隨生豬價格不斷上漲並突破12元大關,屠宰企業收豬成本大幅提高,而市場消費疲軟依舊,部分屠宰企業壓價意願漸起,週末豬價開始小幅回調。

雖生豬價格大幅上漲,但目前養殖戶補欄不多,市場有價無市現象突出,仔豬價格小幅下跌。蛋禽市場上,本週雞蛋價格迴歸性回漲。上週由於北方主產區雞蛋外運不通暢,導致產區雞蛋價格出現明顯走跌。

本週隨著外運市場的部分恢復,雞蛋銷售通暢,雞蛋價格開始迴歸性回漲。加上本週貿易商適度補庫的推動,本週雞蛋價格出現上漲;受淘汰量繼續下降影響,加上生豬及肉禽價格的上漲帶動,本週淘汰雞價格環比上漲。肉禽市場上,本週白羽肉毛雞價格穩中略漲,總體上處於穩定狀態。近期肉雞屠宰企業依然虧損,本週肉毛雞漲幅略有收窄。

由於肉種蛋價格的持續明顯上漲、加上本週肉雞補欄適度增加,白羽肉雞苗價格上漲。水產養殖方面,全國水產養殖處於養殖高峰期。受降雨及高溫、高溼天氣影響,水產養殖疫病多發,且環保清拆影響持續,市場淡水魚產品供應較前期略有增加,部分品種價格持續弱勢,但整體仍以穩中略偏強為主。反芻市場方面,雖高溫導致部分地區奶牛產奶量下降,但夏季市場需求疲軟,且市場整體供應並未出現偏緊的現象,本週生鮮液態奶價格小幅下跌。牛羊牛批零價格持續微幅下跌態勢。

二,市場價格動態:生豬價格方面,根據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慧通數據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第28周出欄商品大豬均價環比上漲,其中出欄外三元大豬周度均價12.19元/公斤,環比上漲6.93%,同比下跌13.05%;出欄內三元大豬周度均價11.81元/公斤,環比上漲6.97%,同比下跌13.48%;出欄土雜大豬周度均價11.42元/公斤,環比上漲6.83%,同比下跌14.07%;外三元、內三元及土雜豬周度加權均價12.00元/公斤,環比上漲6.95%,同比下跌13.29%;仔豬周度均價23.92元/公斤,環比下跌0.21%,同比下跌33.13%。

圖表一,2017-18年中國生豬/仔豬周度加權均價比較曲線圖(單位元公斤):圖表二:2017-18年中國雞蛋/白羽肉雞/白羽肉雞苗出場周度批價比較曲線圖(單位元公斤):圖表三:2017-18年中國常規淡水魚周度批價比較曲線圖(單位元公斤):圖表四:2017-18年中國生鮮奶/牛羊肉周度批價比較曲線圖(單位元公斤):

三,行業新聞:1,2018年7月13日,羅牛山公佈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2018年上半年預計實現盈利3.2億元-3.6億元,同比增長145.40%-176.07%,上年同期實現盈利1.30億元。2,7月13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與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協議書》,並授權公司管理層與其共同投資設立南陽市牧原貧困地區畜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工商登記核准的名稱為準)。牧原股份擬以自有資金出資17億元,佔註冊資本的70.83%。央企扶貧基金擬出資7億元,佔註冊資本的29.17%。3,傲農生物7月11日公告,為了提升福建傲農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玉米等大宗飼料原料的採購能力,保障公司生產經營所需的玉米等大宗農產品原料的供應,公司擬在遼寧省營口市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名稱待定,以正式工商註冊後為準),開展玉米等大宗農產品的收儲業務,目標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由公司認繳出資5,000萬元,佔註冊資本比例100%。4,雛鷹農牧7月11日公佈2018年6月份銷售情況簡報,公司銷售生豬22.22萬頭,實現銷售收入2.41億元,其中銷售自養生豬19.28萬頭,通過新融農牧平臺銷售生豬2.94萬頭。主要單品銷售明細如下:1、仔豬銷售量為7.78萬頭,銷售均價17.74元/公斤,比2018年5月上升8.10%,銷售收入0.34億元; 2、商品肉豬銷售量為14.32萬頭,普通豬銷售均價11.19元/公斤,比2018年5月上升10.14%,銷售收入2.05億元。

四,後期市場預測:生豬市場上,暴漲之後必有回調,而目前生豬價格的走勢也正如我們預測的一樣,預計近期以小幅回調為主。我們預計7-8月份總體適度上漲,中間有調整過程的預判暫不改變。蛋禽市場上,蛋雞產蛋量繼續處於生產淡季,市場各環節雞蛋庫存不多,蛋價趨勢性上漲逐漸開啟。但受目前高溫、高溼天氣影響,雞蛋大量儲存較為困難,短期雞蛋漲幅受限。肉禽養殖市場上,肉毛雞出欄供應量依舊略顯不足,但受高溫影響,局部地區肉雞死亡增加,養殖戶出欄積極性有所提高,局部地區價格或震盪,預計白羽肉毛雞價格已經達到階段性頂部,後期漲幅有限。水產養殖市場上,全國水產養殖繼續處於養殖高峰期。夏季水產品運輸成本高,加之出塘數量偏低影響,水產品抗跌性較強,預計短期整體仍以適度偏強為主。 (來源:全國水產養殖網)

欄目寄語:食安雲南/頭條號、西瓜視頻、火山視頻、抖音、優酷、美拍、美篇、微博等新媒體,經批准正式開通並陸續與讀者見面,以上欄目主要推送食品安全、雲南優質特色美食、高原農特產品、農村、食事評論等歡迎賜稿!

監 制:華成明

主 編:劉科林

新聞熱線:1366870040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新聞、視頻資訊請關注@食安雲南/頭條號、西瓜視頻、火山視頻、抖音、優酷、美拍、美篇、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