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家河》中感悟「大學問」

从《梁家河》中感悟“大学问”

本文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康市委書記 郭青所作,與您分享。

从《梁家河》中感悟“大学问”
从《梁家河》中感悟“大学问”

從《梁家河》中感悟“大學問”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安康市委書記

郭青

作為一名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黨員幹部,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對《梁家河》的敘事感到很真切。研讀此書對我而言,的確是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精神洗禮。《梁家河》真實記錄了習近平知青時期的艱苦歷程和脫胎換骨的成長變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梁家河“大學問”,是初心的學問。梁家河的七年,是青年習近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萌發的七年。

七年中,他深深植根於民。從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他與梁家河父老鄉親同甘共苦、生死與共,正如他後來所回憶,“我所記得的,是他們曾經無私地幫助過我,保護過我,特別是以他們敦厚朴實的品質影響著我,薰陶著我的心靈。”青年習近平以汗水和智慧,贏得了梁家河群眾的讚許,也從群眾的支持和幫助中汲取了不竭的力量。從梁家河走進中南海,對於站穩人民立場,他從來沒有鬆懈和動搖過。

七年中,他不斷造福群眾。只要是改善群眾生活的事情,他敢於擔當、幹好幹成,這在當時批判所謂“唯生產力論”的政治風險下,需要何等的魄力!無論是打壩修田增加糧食產量,還是建沼氣池掀起能源革命,以及辦鐵業社、縫紉社、代銷店等。群眾想什麼、基層是什麼、實事辦什麼,他了如指掌、甘於付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強調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無疑源於梁家河,梁家河是他讀懂實際、讀懂農村、讀懂農民、讀懂中國的重要起點。

七年中,他永葆赤子情懷。物質極端匱乏的條件下,身上衣服、口中糧食,只要是他有的,比別人好一點的,他都能傾囊相助。這種對群眾的真摯情感,綿延到了離開梁家河的40多年。他三次回延安,四次給鄉親們回信,幫村裡通電、修路、修橋,為患病的鄉親支付醫療費用。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春節前回到梁家河,依然能用熟悉的方言與鄉親們拉話,正如他自己所講的“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裡”。從梁家河開始樹立的人民觀,到十九大報告“全黨必須牢記,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的諄諄告誡,我們深刻理解了人民領袖誕生的歷史邏輯和深受人民擁戴的源頭活水。

梁家河“大學問”,是韌性的學問。梁家河的七年,是青年習近平“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終使人生獲得昇華和超越的七年。

面對生活困難,他樂觀以待。作為年齡最小的知青,插隊在最艱苦的地方,待了很長的時間,他度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他從不訴苦和抱怨,樂觀向上、以幹克難,進而成為梁家河群眾創造新生活的帶頭人。他講過,“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後來遇到什麼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還可以幹事,現在幹嘛不幹?你再難都沒有難到那個程度。”正是在梁家河“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鍛造了青年習近平處變不驚、知難而進的意志品質。

面對信念磨礪,他執著追求。頂著“黑幫子弟”的帽子,在那個年代就意味著所有的門都是關閉的。“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他8次申請入團,10次申請入黨,最終以自己的苦幹實幹和群眾的擁護,被批准入團、入黨,當選大隊黨支部書記,並被推薦上大學。支撐他的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力量,就是對真理和信念的孜孜以求,讀《梁家河》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加油”與“補鈣”。

面對人生逆境,他讀書修身。“白天勞動、晚上讀書”是他七年歲月的常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是他渴求知識的動力。歷史、政治、哲學、文學、軍事以及自然科學、傳統文化等領域的大量書籍,滋養了他的精神世界。每當讀到習近平總書記把握髮展大勢和歷史規律的講話,看到他站在國際大舞臺上揮灑自如的演說,就聯想到這與他青年時代尤其是在梁家河打下的知識根基有關。

正因為梁家河有初心的學問、韌性的學問,以及還需要我們繼續探究的學問,習近平總書記從影響和感染了梁家河,到影響和感染了全中國、全世界,作為黨的領袖、人民的領袖,這是人民的必然選擇,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來源 當代陝西

精彩回顧

从《梁家河》中感悟“大学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