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腹瀉,從此無「瀉」可擊,這2個穴位可以幫助你!

夏至已至,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已經到來,很多人都會為了貪一時痛快,大量進食冷飲,隨後很快就出現腹瀉的症狀。有些人甚至出現出現黏液以及膿血,更會伴隨著小腹下墜感,肛門脫垂,讓整個人都覺得乏力,無精打采。

趕走腹瀉,從此無“瀉”可擊,這2個穴位可以幫助你!

(網圖,侵刪)

針人前幾日給一位朋友做針灸治療,根據他的描述,他就是大便次數增多,伴隨著有小腹下墜的感覺,於是針人給他艾灸百會穴,手持艾條,在百會穴上懸灸二十分鐘,第二天便收到消息說好了很多。
趕走腹瀉,從此無“瀉”可擊,這2個穴位可以幫助你!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叉處。

百會穴位於顛頂,屬督脈穴位,頭為諸陽之會,與腦密切聯繫,因此百會穴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由於督脈為“陽脈之海”,故百會穴有昇陽舉陷,提升一身之氣的作用。百會為百脈之會,貫達全身。主治: 頭痛,眩暈,休克,脫肛等。

趕走腹瀉,從此無“瀉”可擊,這2個穴位可以幫助你!

(網圖,侵刪)

還有一個穴位,天樞穴,因為它是大腸的募穴,因此一切腸道相關疾病都可以用天樞穴來調理,消化不良,腹瀉,腹脹等。
趕走腹瀉,從此無“瀉”可擊,這2個穴位可以幫助你!

(網圖,侵刪)

天樞穴位於腹部,肚臍旁2寸各一個(兩個大拇指寬)。
天樞穴是胃經穴位,大腸募穴。有健脾和胃,通調腸腑的功效。

不會扎針怎麼辦呢?

還是老方法,艾灸。我們可以用艾條懸灸,雖然累點,麻煩點,但是效果最好。
也可以用艾灸盒灸。
甚至可以躺在床上,用雙手手指點揉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以前也分享過用天樞穴隔藥餅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腸鏡對比,效果不錯的哦。

趕走腹瀉,從此無“瀉”可擊,這2個穴位可以幫助你!

關注“針人不露相”,讓你無“瀉”可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