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個可怕的對手,即使面對失敗也能清醒的認識和總結!

美國,一個可怕的對手,即使面對失敗也能清醒的認識和總結!

最近中美貿易戰愈演烈,中國本想和平發展,但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不斷挑戰是為了什麼,想打斷中國高速發展的勢頭,掐斷中國工業2025戰略進程。美國現在仍然是世界上頭號超級大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只能望其項背。但它現在就有了危機感,主動出擊來面對未來的可能的競爭局勢。提前介入。不得不佩服人家的戰略前瞻性。

美國,一個可怕的對手,即使面對失敗也能清醒的認識和總結!

美國為什麼能在200年間成世界頭號強國,制度模式先進,超強的糾錯機制,對失敗案例的總結剖析是重要原因。從不驕傲自滿、夜郎自大。雖然美國是戰爭中的長勝之國,歷數美國的發家史就是一部戰爭勝利史。獨立戰爭、美墨戰爭、美西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海灣戰爭都是以美國勝利而告終的。唯獨兩次與中國間(直接或間接)的戰爭遇到了挫則。但他們內部反思總結卻是非常清醒和嚴謹。

本來挾二戰勝利餘威,面對剛從百廢待興、滿目瘡痍的局面恢復的新中國來說,美國人認為這場戰爭沒有開始就註定是大勝的結局。結果美國人第一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其總司令克拉克稱。他是在美國曆史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情況下籤署停戰協定的將軍。朝鮮戰爭也是軍事上的失敗(起始於仁川登陸,止於三八線,橫空打出來了一個北朝鮮)。而越南戰爭則只是是政治上的失敗,政治上由於嚴守周恩來的警告(美國軍隊不得越過北緯17度線)致使美國在整個越戰期間部隊不敢擅自超過北緯17度線進入北越核心基地,陷入泥潭而導致戰事久拖不決。

美國,一個可怕的對手,即使面對失敗也能清醒的認識和總結!

美國專家後來總結:“越南戰爭是政治上的失敗,並不是軍事上的失敗。美國軍隊是在被束縛手腳的情況下打仗。由於懼怕中國參戰,不准許美軍越過17度線對北越的目標和基地進行有效的軍事攻擊。終於打成了一場爛仗。最終只能撤出了事。而朝鮮戰爭則是完完全全的軍事失敗。一個世界公認最強大的國家的陸海空三軍聯合立體作戰,卻沒能打過一個貧窮國家裝備原始的陸軍。尤其,是在對我們有利的大兵團野外攻防戰而不是游擊戰的狀況下失利,而且輸的很慘”。

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對自己失敗的案例能如此客觀的分析和總結,可以看到美國的強大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哪怕是自己偶爾一兩次的小失誤也能充分認識,然後再改進。這就是我們學習的地方。勝利的光榮是屬於先輩的榮譽,希望這些以弱勝強的案例能給今天的貿易戰以啟示。我們的先輩是怎麼樣做到以弱勝強的,是用了什麼樣的戰略思想,什麼樣戰術紀律。這些都要時刻牢記,藉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