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博白佬的快餐

两个博白佬的快餐

在很多汉语方言的语境里,地名甚至国名后面加个“佬”字,是贬义的。不管哪个种方言,说起某邻国国民,大多呼作日本佬,多有轻视的成分,不管从战略上还是战场上。在这个语境,给日本加个“佬”,是中国人心中都共通的。在我老家桂东南一带的客家话中,这个“佬”字却无贬义,而是一种平和的称呼。在南宁街头两个博白老乡遇上,一听声音套近乎,然后几乎双双脱口而出,“鸟!你是博白佬呀,我也是!”在此,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不会把谁看成是日本那种“佬”。

我家小区门口,有个博白佬,开了个餐馆,专门就卖博白菜。博白菜在南宁是有些风头的,不出五百米,必能见到家博白餐馆。博白餐馆的特色在于白斩菜,鸡鸭鹅猪牛羊加上其下水,一概可以白水煮熟,另调料蘸着吃。在闷热重湿的南方,这样吃来既清爽又足够香,很有拥趸。其实南方人都习惯吃白斩菜,只不过吾乡博白做得有些特色,在广西略有名气而已。附近县里的人,来南宁开这种店的话,顺便也打上博白招牌,也没人管,其实吃起来也差不多。但我家小区门口这个店,就真是博白佬开的。我和他叙过,他家离我老家并不太远。再说了,谁爱冒充某个地方的人呢。

博白菜在南宁虽然流传广,但有个特点,基本上属于低档馆子,非常大众化的实惠去处。上博白菜馆搞些不看面子的聚会,从味道上来说是不错的。不但老乡,就连在南宁生活久了的各地人等,都会吃得很快活。来来去去总离不了这几样,点几个白斩菜,都是明眼可见的厚厚一碟子肉料,除点缀香葱、芫荽外,再不配其他菜蔬,让人大感实足。再焯一盘著名的博白蕹菜——空心菜,博白空心菜闻名广西,做法是焯熟凉拌,清脆生香。来一盘博白冷粉,一种手工石磨米粉,只能凉拌,口感滑腻,非常爽口,汁水香气冲天,夏天里吃比什么米粉都爽。这两样,往往是反复点了又点的,有时候一顿饭要点上三五次,有些索性一开桌就两份两份地上,免得太快售罄。博白一些酸咸菜很有特色,也很受各地群众喜爱,黄瓜皮、芋苗、萝卜干、酸菜之类,虽然到处都有,但吃家来了,都会炒一两样,下饭,解酒。当然,也有一些通俗大众小菜,有的店连水煮肉片都能做出来。就连店子里的装修都很一般,绝没有什么用来表示档次的装饰。总而言之,以不花心思的菜为主,价钱便上不去,只能充当大众化的中低端餐饮。

我家小区门边这家,装修倒还用了点心,不豪华,但也不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平民水平。虽然是个正牌老乡,我却不太光顾他的生意。平心而论,他家餐馆做的菜还行,给钱越多越好吃,我嘴巴比较刁,能区别。不光顾原因很多,比如,离乡太久口味终会有些改变,而且谁耐烦出门吃饭只走到小区门口就定?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他的菜卖得贵不说,好不容易去一次,点菜时他非要当着客人的面推荐那些贵的菜。这店里越贵的菜越好吃,这我知道,但我也知道心疼荷包。更多的是,临时加客,或是懒得动手,来叫两个菜打包回去。

今天中午,本来想着煮把面条,吃了赶紧上床,补个觉。不想都十二点了,有个博白佬打电话来说在附近,要过来吃个便饭。人家上门来说要吃个饭,当然不能赶走,但我当然不会为这餐再跑去买菜折腾半天,于是把他拉到这博白餐馆去,都说简单吃点。大中午的两个人也搞不成什么盛宴,商量了一下,连饭带菜随意点了几个,就当吃了个快餐。

一个是白切鹅掌。这家店的白斩菜做得最好的,是鹅、鸭、猪脚,至于白斩鸡倒看不出比人家强太多,可能材料原因,没有好鸡是做不出好白斩鸡的。鹅肉白斩,肉香浓郁,吃着却满口素净,绝无吃现在流行的醉鹅、烧鹅之类的腻人味道。而白斩鹅的部位,又以鹅掌、鹅肾、鹅肠之类边角料最走俏,往往这些都卖完了,才轮到鹅肉上阵。今天凑巧,还剩一点,半斤多点,我们要了。

炒了个黄瓜皮。这东西是将黄瓜用盐腌后而成的咸菜,微咸微酸,拿来伴粥美味无比,会让人粥量大增,老家至今估计仍然家家必备。

一碟焯蕹菜,再来一盘冷粉。

后来结账,总共才八十块钱。确实是南宁行价稍贵点的快餐钱,事实上很多博白菜馆就是被人拿来当快餐店用的,好吃又实惠。广西政务中心附近有条小巷,里面开满了小餐馆,卖米粉、速食、快餐之类为主,生意非常红火。尤其到中午时,附近的白领、学生甚至来这一带办事的人,都挤来这里解决午餐。其中生意最旺的一家,就是博白餐馆,只有几个座位,但排队打包的人的车,会排满巷子。都是出租车司机,中午拐来解决一顿,吃得饱,吃得好,不像吃碗米粉一样,糊弄不了多久肚子。

我们两个博白佬都吃得很高兴,赞不绝口。老板是不是高兴,我就不得而知了。进门时打了个招呼,后来就一直没吱过声,出门时他低着头在角落里抽烟。

两个博白佬的快餐

白斩鹅掌,吃了好几块了才想起拍个照片

两个博白佬的快餐

黄瓜皮,在哪儿叫博白佬吃饭,只消说有这东西,他多半会来

两个博白佬的快餐

博白焯蕹菜,广西很有名

两个博白佬的快餐

博白冷粉,看起来跟炒河粉差不多,其实是拿煎得很香的酱汁浇上去拌成,但口感和香味却和炒河粉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