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创业成本,好男儿不要败家

算算创业成本,好男儿不要败家

先说个人看法,就当前的时间点在武汉而言,25-40岁的青壮年人去进行互联网自主创业,是一种很败家的行为。

原因有三:

1、当前的时间点,政策导向由“互联网+”向“实体经济+”转向,在武汉从事互联网创业的人群还未退潮,僧多肉少死人多

2、创业中,股份套现是低概率事件。创业的公司,特别是创业的互联网公司,靠投资活着的比例很高,在项目成功套现前,创业者的收入还是靠工资。

但排除项目低机率的实现IPO(现实点吧,你把生活想得太美,生活会狠狠抽你一嘴巴的),项目套现就主要依赖于下一轮投资者。

不谈具体项目的情况,就目前各个孵化器中入驻项目的生存情况来看,两年内70%以上的创业企业死掉,3年内90%的创业企业死掉。

3、25-40岁的青壮年,随着武汉互联网就业市场薪酬的水涨船高,正是提升履历背景,积极创收积累资本的时候。自主创业过程中拿低薪甚至不拿钱,无法承担买房生活的重担。创业周期中辛苦加班,搞垮身体;

大好的原始积累,打好生活基础的阶段,你去创业,当然就是败家。

算算创业成本,好男儿不要败家

25岁以前,你年轻开始尝试,错了都还可以通过提升学历来调整出路,你有退路。身边的人愿意陪你吃苦,你们一起熬过来后,生活可以更美好。身边没人,你孤独尝试,即使失败也没有负担。

40岁以后,生活的大局已定,你有房有车,账户上还略有积蓄。如果这个时候没做到高管或者合伙人,没有意外的话,也很难在职场获得机会了,创业也可以成为不错的发展机会。

只要不负债创业,你的尝试失败也不会让家庭受到重大打击。工作一二十年的资源积累,能为你创业提供很多帮助。

即使失败,只要能低下身段,你的履历仍旧能帮你提供不错的保障。(负担重、心理承受力低的中年人不必创业)。

我不建议25-40岁的青壮年在武汉做互联网创业,但如果你创业了,那就面对现实吧!

前几天看的一篇文章《醒醒吧!互联网红利消失,低成本创业已是过去式》,文中有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在互联网红利消失的今天,低成本创业已经是过去式。”

算算创业成本,好男儿不要败家

最近跟创业的小伙伴们沟通很多,正好给大家算算,你要是不幸正在创业,自己投资并维持一个10人左右的互联网公司时,创业成本是多少呢?

在武汉用人,一个员工的社保基数,差不多已经3093元了,意味着五险交下来,1200+是公司出,个人大概要出300+。

公积金最低是缴纳320元,公司和个人各交160元。如果这个公司给每个员工按照最低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员工平均税前工资为8000的话,公司实际的每个员工成本在9500左右,人工费用年度支出约为

114万元

其它费用如果因陋就简的话,办公场地按工位在孵化器租赁(含水电费网费,办公电脑自带),按照300元/工位的成本计算(孵化器档次差异决定费用差别),办公场地成本约为3.6万元。

无拓展业务的成本,无行政杂费,但必须含云服务使用费。云服务器实例1个,云数据库1个,https证书一年,最低配的硬件投入仅给客户提供形势上的展示,一年成本可控制在1万元以下。

这样扣扣搜搜创业的年成本,约为118.6万元

如果,你的成本更正规一点。工资发放按照国家标准缴存相关费用,那么员工税前工资8000元的话,公司实际花在每个员工身上的成本为10215.2元,人工费用年度支出约为122.6万元

算算创业成本,好男儿不要败家

这种情况下,办公场地好歹在孵化器需要租赁一个10工位的办公间吧,约为8000元/月(近期洪山区某孵化器报价),年度办公场地成本约为9.6万元。公司团队加基本福利支出为2000元/月,年度合计2.4万元。

业务拓展、广告投放与资源合作,相关差旅杂费控制在2000元/月,年度合计2.4万元。4台云服务器20M带宽,云数据库独立购买,每年独立购买的情况下,约支出10万元。

这样一个组织结构和资源投入相关完整的创业企业,一年的总支出大概为147万元。

这些,都还没有算上你去打工,应该产生的收入X万元/年。如果算上你一年成本基本上是118.6+X 万元 ~ 147+X 万元。

创业者,主要的注意力当然应该放在创造营收上,但请同样关注成本。

互联网创业者的主要成本在人员上,应该更关注如何提高单位员工的产值,应该更努力去提升人员的效率。要么,请降低你的试错成本,用更少的人开始试错,更早明确方向开始盈利。

说了这么多,大哥,你还创业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