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是国宝帮毁了传统文化?

即之愈希


所谓国宝帮,就是一帮可恨又可怜的人,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却用自己不正确的收藏经验去影响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变成和他们一样的国宝帮。这些人在古玩圈里不受欢迎,甚至被古玩圈的人视为害群之马。



国宝帮最近几年最大的案例无非就是河北冀宝斋事件了,一个村支书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钱,弄了一堆“国宝”级瓷器,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冀宝斋博物馆。结果冀宝斋一开馆就新来了圈内人士的质疑,在舆论的压力下,该馆馆长王宗泉郁郁而终,至死不明白自己的国宝只是一堆哗众取宠的假货。


冀宝斋事件,只不过是国宝帮的一个集中表现,不难看出国宝帮对于仿品的辨别能力几乎为零。但是所有的国宝帮都是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能把所有的人侃的晕晕乎乎。甚至有的人头顶着国家级教授、专家的光环干着国宝帮的勾当,他们对于古玩仿品的辨识能力还不如一些古玩贩子,却四处捞钱,把一些明显的仿品说成珍品。这一点,我是亲身体验过的,对于这些到处捞钱的专家们只能是呵呵了,冀宝斋之所以能闹成大乌龙就有他们的功劳。
&冀宝斋的国宝级瓷器


在这些“专家”中,国家级的有被称为玉石泰斗的周某泉,民间有疯狂发假货发文章骂博物馆的周业勇,被古玩圈称为国宝帮“二周”。这一类人利用国家给予的职称或者利用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厚脸皮,肆意歪曲古玩真伪标准,把仿品说成是真品,把真品说成是仿品却不自知,极大的扰乱了古玩的正常鉴定秩序。这些走穴的“专家”误导盲目收藏者,他们打造的冀宝斋又何至一个。

&国字号国宝帮帮主



国宝帮、全真派、“专家”、骗子公司目前沆瀣一气,极大的扰乱了古玩市场的正常秩序,已经成为古玩圈的公敌,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马未都对于国宝帮曾说过:“有一类人是无知者无畏,他们没有历史观,他不认为历史是有框架、有高度的,所以就会很轻易地冲出这个框架,就敢在瓷器上写个黄帝啊、炎帝啊,这不单单是指冀宝斋。”


风云说收藏


谁是国宝帮?不会有人承认自己是国宝帮。“国宝帮”这个词等同于“傻冒”,是诋毁异己的贬义词。

每个人都骂过别人是傻冒,也会被人骂过是傻冒,但绝不承认自己是傻冒,可是想起来自己确实干过傻帽的事。国宝帮就是这种心理状态,但是绝对没有“国宝帮”这个组织,也没有人承认自己是“国宝帮”。

一、“国宝帮”弘扬了文化,坑害了自己。

国宝帮是用正确的理论收藏一堆假货的人。他们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研究、见解并喜爱传统文化、愿意传播传统文化的人。但却是自己花了钱买了一堆假货,如同大义凛然毁家纾难的傻冒被人嘲笑,也在嘲笑着别人。

就传统文化而言,他们也算是有贡献的。如同七八十年代,每个人都爱唱几句京剧,尽管野腔无调,如同歌厅里的自娱自乐,甚至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是京剧普及了。今天没什么人唱野腔无调的戏了,京剧反而需要振兴了。

只要你不去坑害别人,甚至还能娱乐他人,只卖理论不卖货,这样的国宝帮我们是欢迎的。 二、他们是唐吉柯德,勇敢地冲向风车。

心里学上说:“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大脑选择的东西”。所以一旦大脑产生认知错误会导致行为错误。就像唐吉柯德,他的大脑认定风车是怪物就勇敢地冲了过去。

其实这就是收藏行里说的“打眼”,每个搞收藏的人都交过学费都打过眼,只不过他们自己不说。嘲笑他人是国宝帮的人自己最有可能也是国宝帮。

三、古有“棒槌”,今有“国宝帮”。

今天说的“国宝帮”就是过去古玩行业里叫“棒槌”的人。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收藏才能火起来,文化才能传播下去。否则,人人都理智,货物都保真,这个行业早就不存在了,文化也就无法传播了。俗话说:“水太清则无鱼”就是这个道理。

骂他人是“国宝帮”,显得自己高尚;被别人骂成“国宝帮”,说明自己是行里人,显得自己专业。您看,“国宝帮”就是一个娱乐词汇,跟“傻冒”一样。


于鸿雁老于


国宝帮是干嘛的呢,就是拿一些假的甚至不存在的仿冒艺术品等,冒充最顶级的珠宝玉器、文玩古董。他们喜欢夸夸其谈其来历,吹嘘其价值,往往拿一些玻璃珠子废铜烂铁招摇过市,对于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和现代鉴定手段嗤之以鼻。更为奇葩的是,他们里面有一部分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招摇撞骗,还有一部分人却是深受其骗但却执迷不悟,痴迷之心不下传销。

但是要说它毁了传统文化,那就太过了。传统文化太大了,文学、艺术、音乐乃至人们衣食住行等等方方面面。国宝帮不过是在古玩珠宝这一块掀一点小风浪而已,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信,成不了大气候。

国宝帮一般有啥表现呢,从品类来说,在珠宝里面最喜欢拿染色玻璃冒充高档珠宝,比如玻璃种帝王绿啦,高冰紫罗兰啦,几百克拉的红宝石啦,几百克拉大钻石啦。远看晶莹剔透,价值几个亿,近看都是玻璃蛋。



看看这块大玻璃,冒充钻石,从来就没有大克拉钻石采用这种千禧切割,妥妥的忽悠人。但是人家吹的可厉害啦,最大的圆形钻石,几个亿都不卖云云。

再看看这个红玻璃,冒充星光红宝石,如此高透明度如此艳丽的星光红宝石从来没出现过一颗,何况还是一串。有星光效应的红宝石十分罕见,多的是粉色星光蓝宝石。而且星光红蓝宝净度都一般,否则也很难产生星光效应。但是人家宣传这个就敢吹嘘是星光红宝石,还是一串,价值一个城。

这些东西鉴别十分容易,稍微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假,如果要出示证据,随便一个监测站就行了。

还有一种就是针对古董文玩,国宝帮特别喜欢找一些有争议或者十分稀少的东西。比如说宋代哥窑、定窑、柴窑,元代青花等等。这种在博物馆都是镇馆之宝的东西,在他们那到处都是,而且价格也是特别高。



像这种随便就敢说是定窑,价值几个亿,而且人家还不止一个。

国宝帮是一个特别奇特的存在,在整个珠宝文玩圈子里,国宝帮占据了一小撮比例,但绝对数量不算少。在这个圈子里,又有少数人可以凭借其忽悠骗钱,而大部分人只能死守着自己认为的国宝终其一身。其实他们的圈子也是蛮封闭的,大多数行内人对其表示不屑,他们的“宝贝”只能在自己圈子里流通,偶尔有人可以骗骗丝毫不懂行的新人,最后守着一堆破烂,也就那样了。

国宝帮的危害我觉得在钱财上倒是其次,最主要是在思想上,有些单凭兴趣爱好丝毫不懂行的人扎进了国宝帮,听不进科学的鉴定和历史的推敲,局限在错误的迷途里无法自拔。本来玩玩古董,陶冶一下情操,结果误入歧途,最后节操都快掉没了。


张三鸣


说国宝帮毁了传统文化,真是抬举他们了。实话说,他们没有这个能耐,也起不到这样的效果。



国宝帮的兴起,是近些年的事,是民间收藏热起来之后的副产品。有些人赚了一些钱,急于寻找更好的投资领域和投资品。看到艺术品市场红火一时,价格打着滚地往上翻,急于投身其中,分一杯羹。但由于缺乏文化底蕴,又没有收藏知识的积累,病急乱投医,被一些似懂非懂的文化掮客引入了歧途。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国宝帮就是一伙“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有意的骗子”做了局,“无意的骗子”上了当。



之所以说国宝帮毁不了传统文化,是因为他们并非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者。在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或者真正的收藏大家看来,国宝帮和他们那些稀奇古怪的藏品,不过就是一个笑话,从来就没有得到学术界和收藏界的承认,登不了大雅之堂。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国宝帮的兴起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逐步复苏,随着收藏知识的逐步普及,国宝帮们活动的领地将越来越小,直至销声匿迹。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涨势如鸿


“在商言商”。古今中外都是一个模子。珠宝玉器,书画墨宝,都是古董商人倒手致富的职业生涯。尤其是皇家藏品。是中外收藏家垂涎的品种,圆明园的半片汝瓷都是宝。逃难的溥仪,带着的皮箱也富可敌国。几十吨的石板都用轮船运走。,,文物古董使人类的贪婪无度难以描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董商人低买高卖,全凭“法眼”。“琉璃厂”、“城隍庙”历来的商家都是把自己的宝贝卖到最好价钱。愿打愿挨,各凭神通。管你红胡子蓝眼睛,只要你出得起高价。

当年,张大千先生用500两黄金买下了“清明上河图”,没有让外国买家得逞,1950年以2万美元(象征性)转售给政府。

“平复帖”,是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几千件宝贝中的一件宝贝。当年也是差点被日本人带走。在爱国人士的劝导下,商家才良心发现。少赚了几百两黄金。解放后,张伯驹先生把收藏绝大多数赠送给政府。包括平复帖。

有人对金钱的追求到了令人叫绝的地步。据报道,有天才的做旧人才,做出了化石标本,连考古学家都上当受骗,“你是考古学家,我是制造化石的专家!”,也有专业仿制古书画的,他们把现代的国画做旧,付出专家鉴定费用,然后炒作,卖给附庸风雅的大亨们。业界已经畸形。

专家们虽有满腹经纶,为了名气和生存,也在维护社会财富的不均衡,也在历史和传统文化之间保持一定的行业操守,比之那些文物贩子,还算有点自律,毕竟身败名裂是自己饭碗的警钟。


老游59


我很認真的回答這個問題。但請問啥是國寶幫?啥是傳承有續?啥是盛世藏亂世金?是誰在媒體炒作宣傳藝品?讓後把這些熱愛收藏加上國寶幫的罪名。😂

馬未督收藏就國寶?楊子9200萬買的一套沒有落款的套壺真是顧壺?是誰在污蔑歷史文化?

我要很嚴肅的回應今天的收藏早已失去收藏考證的學習,一天到晚追捧名星級的磚家、賤定師、大師。我把這三類歸於拍賣三寶。另外華豫、雅昌、王剛鎚列為收藏三害。😁😁😁

國寶幫是樂於自己收藏,真正的歷史文化傷害來自拍賣炒作。言盡於此,廣大收藏家受的傷害來自拍賣宣傳炒作淪為流拍。還要擔當國寶幫之名。實在有失體統。

拍賣水深,藏家勿進,宣傳炒作全是套路,流拍且要擔當國寶幫之名。實在好笑。











汪汪愛收藏


是国内那批到处鉴宝的那批伪专家搞乱了古玩市场,破坏了民族文化传承,他们强调所谓流传有序,什么国内无元青花,什么汝窑67件半,什么空白期,什么成化无大器,更有吴树之流,民藏95%是赝品,这批人完全是利益集团的走狗,更是崇洋媚外的洋奴,配合洋人,洗劫中国土豪们的财富,搞什么回流文物,洗劫纳税人的钱搞所谓爱国文物回流,更有甚者利用拍卖洗钱,这些文化走狗,处处打压民藏,把民藏逼到绝路,使古玩市场走进寒冰期,这是民族文化之不幸,可悲!可愤!可恨!


兰花清香6


全国人民搞收藏热是好事还是误入旁门,我个人看,人不吃饭不行,但一生不买这些自己搞不明白的器物是无关紧要的。什么是收藏家,可以倾尽财力,用深厚文化知识去研习历史文化,百年奉献给国家传给世人博览这才是收藏家,所谓经济实力雄厚的收藏家们一定是求名争力侵蚀国家利益的蛀虫们,因为他们大肆挥霍线财,亏空的要有神话一样的抵质证明,正是这样,当三十年改革红利用尽之后,又在督促国家搞活文化与金融的链接和发展,第二次挖空国家银行储备的鬼影时时在等待掠夺机会,试问,十四亿人口,有十二个亿人能有机会吗?国宝帮炒作是别有用心,什么元青花有弓为数不多,汝瓷六十七件半,令人费得,在民国倒推清王朝外侵入八国联军的历史博物馆里陈列器物有百分之八十是从中国抢走的。人民应当醒醒啦,别凑这热闹,国家费大力气为百姓提高生活水平,千万别再去爭这份不现实的利益。


61752427145王先生


他在寻找灵魂的归宿!




wang静波


我是个农民,田地里的农作物几乎每年都有病虫害,而且每一块地的病虫害都不一样,时间长了才发现,病虫害不仅与气候有关与土壤也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土壤,就有什么样的病虫害。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盛世收藏,才有全民收藏热,爱国家,爱民族,爱文化,爱收藏,这都是积极的和正面的。可是人性又是趋利的,仿品赝品随之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在古玩鉴定方面始终没有建立科学鉴定体系,这才让赝品大行其道,让某些专家招摇过市,让收藏爱好者真假难辨。于是,就有国宝帮,也有全世界汝瓷不足百件的笑料。

解放后,由于我国没有及时走上知识优先的正确道路,文盲较为普遍,那时所有文盲都有一个称呼叫睁眼瞎。现在想想这个称呼真叫恰当,眼晴虽然没有失明可是在知识面前什么也看不见,又和盲人有何区别呢?说起来睁眼瞎还是很幸运的,因为那些在知识面前看得一清二楚的人无不惨遭命运的折磨,有知识懂文化的人是右派,饱读诗书又能育人者都是臭老九。比起那些艺术大家来他们也算是幸运的了。小白玉霜不甘受辱而自尽 ,杨朔蒙怨而自杀,老舍不屈而投湖,还有那些所谓的命大者,进猪舍,入牛棚颠沛流离。天哪!天理啊?还是让命运一词代为缅之吧!

时过境迁,从前幸运的睁眼瞎已耄耋老终,如今 已是文盲难觅80后90后状元辈出的时代。又有多少可以在文玩国宝面前谈笑如鸿儒呢!还不是院仕学者也多沦为魅俗之辈,而那些时尚女哪个不是左手牵着浪荡狗,右手挎着LⅤ,她们的浪荡狗随地便溺害得那些不识路术的追从者而溺屎。 还有那些油腻男,哪个不是蛮子串满身,视铜锈为文化,视邋遢为儒雅。 还有那些大导名角,哪个不是拜金而败俗。还有更加滑稽的从业者们, 却要规定在那些被淹没了的宝贝面前竖上工艺品之牌方可营业。在这片文化的大地上,却因荒唐滑稽而自讽,因无知愚昧而自嘲。

天哪!在这片文化的土地上,有多少宝贝而遭肆虐,又有多少国宝、文物而被视为垃圾和废品。曾几何时,国家博物馆的红山文化C形龙是被某村儿童在土地上拖耍, 又险些遭受被锯碎的命运。她们的命运更堪称离奇,中华民族的厚土风情使她们深埋地下不见天日几千年,如今盗墓者要经84处理,要么使其沦落街头, 要么流落异国他乡。逢有个别者将其捧上拍场也要冠以明清时期而代之。难道是宝贝曾触犯天条地律乎?非也!是从业者之罪,是睁眼瞎之过,是识宝者甚少也。还是让命运一词代为缅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