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漲60%!實例告訴你,爲什麼進口商品和設備這麼貴!

很多人都知道進口商品比如汽車都很貴,經常比國外同款商品貴上幾倍,是進口商亂加價?還是什麼原因?下面以一個簡單例子告訴你進口商品從海關進口到最終銷售時的售價組成。

至少漲60%!實例告訴你,為什麼進口商品和設備這麼貴!

某公司擬從國外進口一套機電設備,重量1500噸,裝運港船上交貨價,即離岸價(FOB價)為500萬美元。其他有關費用參數為:國際運費標準為350美元/噸,海上運輸保險費為0.266%,中國銀行手續費率為0.5%,外貿手續費為1.5%,關稅稅率為22%,增值稅的稅率為16%,美元的銀行外匯處於價為1美元=6.69元人民幣,設備的國內運雜費為2.5%。計算該設備的購置費。(本例子中不包括消費稅)

解:根據各項費用的計算公式。則有:

進口設備貨價=離岸價*匯率=500*6.69=3345萬元

國際運費=1500*350*6.69=361.26萬元

國外運輸保險費=(離岸價+國外運費)/(1-國外運輸保險費率)*國外運輸保險費率=(3345+361.26)/(1-0.266%)*0.266%=9.885萬元

進口關稅=進口到岸價*關稅稅率=(3345+361.26+9.885)*22%=817.55萬元

增值稅=(進口到岸價+關稅)*增值稅稅率=(3345+361.26+9.885+817.55)*16%=725.39萬元

銀行財務費=進口設備貨價*銀行財務費率=3345*0.5%=16.73萬元

外貿手續費=進口到岸價*手續費率=(3345+361.26+9.885)*1.5%=55.74萬元

國內運雜費=進口設備原價*運雜費率=3345*2.5%=83..63萬元

設備購置費=進口到岸價+關稅+增值稅+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國內運雜費=3345+361.26+9.885+817.55+725.39+16.73+55.74+83.63=5415.185萬元

至少漲60%!實例告訴你,為什麼進口商品和設備這麼貴!

通過這個例子就能瞭解到,一般設備進口到最終銷售是比原價增加60%左右,而且這個例子從並沒有消費稅,而消費稅的計稅基礎也包括關稅(關稅還得收消費稅),還有增值稅的計稅基礎還有消費稅(三重稅,因為消費稅的計稅基礎裡面有關稅),如果有消費稅的商品,銷售價比國外商品原價貴100%以上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最終經銷商還得加利潤上去。這也是代購商品為什麼便宜的原因(如果讓代購也繳納關稅、消費稅、增值稅,最終售價也將翻倍)。

至少漲60%!實例告訴你,為什麼進口商品和設備這麼貴!

另外補充一點,為什麼國內出口會退稅,主要是因為出口到國外,如果該國也實行增值稅徵收,那麼該商品的代理商由於沒有取得增值稅進項稅票,而不能抵扣增值稅銷項,畢竟導致最終售價高起,而進而降低出口商品競爭力,所以實行增值稅的國家一般在商品出口時會進行退稅,將商品生產環節徵收的稅收退換給出口廠商,增加其競爭力。不過也產生一個奇怪的現象,中國生產的同種產品在國外的售價通常會低於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