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像我的親閨女一樣」——記全市優秀共產黨員、志丹縣雙河村第一書記曹東煒

“她就像我的亲闺女一样”——记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志丹县双河村第一书记曹东炜

“她就像我的亲闺女一样”——记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志丹县双河村第一书记曹东炜

曹東煒(左)幫嶽桂英老人解決房租問題

“延安模範”“延安市三八紅旗手”“全縣優秀共產黨員”“志丹縣優秀公務員”……這些榮譽都集中在了一名女幹部的身上,她就是志丹縣檔案館館長曹東煒。她還有另一重身份——志丹縣雙河鎮雙河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今年“七一”前夕,她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曹東煒先後在基層衛生院、縣婦聯工作,2009年任志丹縣檔案館館長。自從到雙河鎮雙河村駐村以來,她真真切切履職,實實在在幫扶,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

村民眼中的“女強人”

2017年,曹東煒主動請纓到雙河鎮雙河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挑起了該村的脫貧重擔。

“我就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群眾脫貧,我是女同志,心思會比較細膩,很多想法可能會更多地著眼於細處。”談起駐村的初衷,曹東煒如是說。

她起早貪黑,進村入戶,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很快制訂出了雙河村當年的工作計劃和五年發展規劃。通過多方奔走,她先後協調資金6萬餘元,為蘆草溝村小組鋪磚路200米,新建蘋果園540畝,栽植油用牡丹50畝,新建弓棚4座,還維修、粉刷了村部。

“我原來只有4畝果園,在曹書記的鼓勵和支持下,今年年初又承包了15畝,想想掛果以後的收入,就覺得幹勁很足。”正在果園裡鋤草的蘆草溝村小組村民劉世貴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下地鋤草、修剪樹枝、蘋果套袋、挖洋芋、收糧食、種大棚……幾乎所有農民乾的活,曹東煒都跟著一起幹,她把自己當成了雙河村的一員,和農民打成一片,贏得了幹部群眾的一致讚譽。

“作為女幹部,她能吃苦,有擔當,雷厲風行,說幹就幹,帶領群眾發展蘋果、搞養殖、種大棚,工作勁頭一點不輸於男人。”雙河村村支部書記張海軍敬佩地說。

貧困戶眼中的“好女兒”

孤寡老人高合義和嶽桂英是曹東煒的包扶對象。曹東煒隔三岔五地來到老人家中,與老人拉家常,為老人洗衣做飯,購買被褥、床單等生活用品,把兩位老人當做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

“這閨女三天兩頭地往我家跑,特別貼心,照顧我、陪我看病,每年還從自己的工資裡拿出2000元給我付房租。她就像我的親閨女一樣。”說起曹東煒,雙河鎮墩梁村83歲的嶽桂英不住地誇讚。

嶽桂英中年喪子,生活無依無靠,整天以淚洗面,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在得知老人的情況後,曹東煒經常陪老人聊天,鼓勵老人堅強振作。現在,老人的房租有了保障,生活起居都有人照料,老人臉上露出了多年未有的笑容,逢人就誇她有個“好女兒”。

家人眼中的“工作狂”

作為女幹部,要顧家庭,還要拼事業,很不容易,尤其作為一名駐村的女幹部,要同時兼顧兩者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了做好扶貧工作,曹東煒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

“我兒子得了肺炎,在縣醫院打了半個月的吊瓶,我只去看過一次,走的時候他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我都生病了,你就不要走了。’我當時就哭了。”說起當時的情形,曹東煒心疼不已,“可是,我是第一書記,是駐村工作隊的隊長,更是一名黨員,我有更重要的責任要擔。”

在工作上,她是大家認可的“好乾部”,可在家裡,即使有公婆和丈夫的支持,她仍覺得很愧疚。老母親生病了,她不能在跟前伺候;女兒中考了,她只能通過電話鼓勵;兒子生病了,她也只能躲在角落裡心疼。

“沒辦法,基層有太多工作要做,實在脫不開身,不讓自己成為雙河村的一員,不和群眾打成一片,很多工作都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而且我又是駐村工作隊的隊長,要給其他人做好榜樣。”曹東煒說。

該縣農工部每年都對駐村工作隊的滿意率進行調研,曹東煒所在的駐村工作隊滿意率一直是百分之百。

在崗就要愛崗,愛崗就要敬業。對於扶貧工作,曹東煒非常堅定,正如她所說:“當了駐村工作隊隊長和第一書記,就要帶領村民們一起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