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最豪氣的一首懷古詩,白居易讀後甘拜下風,不再挑戰!

五代何光遠《鑑誡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元稹、劉禹錫等人宴席相會,談起南朝興廢,頗多感慨。白居易說:“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則詠歌之。今群公畢集,不可陡然,請各賦《金陵懷古》一篇,韻則任意擇用。”當時劉禹錫官職低微,但他卻“略無遜讓,滿斟一巨杯,請為首唱。飲訖,不勞思忖,一筆而成”,寫下了一篇《西塞山懷古》。白居易讀後感嘆說,夢得詩已探驪而得珠,其他人再寫已是白費心力,於是三罷唱。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打響了一統三國的最後一戰,經過若干年的準備,以王濬為統帥的西晉水軍,乘著高大的“樓船”順江而下,討伐東吳。益州與金陵,相距千里,一“下”即“收”,速度何其快也,強弱懸殊,高下立判。僅用兩個字,便高度概括了一場影響中國未來命運的戰爭。

劉禹錫最豪氣的一首懷古詩,白居易讀後甘拜下風,不再挑戰!

第二聯寫戰爭經過。吳主孫皓想憑藉長江天險攔截西晉水師,他命人在江中軋鐵錐,再加以千米(千尋)長的大鐵鏈橫於江面,自以為是萬全之計,誰知王濬用大筏數十,沖走鐵錐,以火炬燒燬鐵鏈,結果順流鼓棹,攻破金陵。孫皓到營門投降,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這首詩題為《《西塞山懷古》,詩人為什麼要選西晉滅吳這件事來寫呢?因為西塞山是吳國的頭,是吳國重要的軍事要塞。東吳還是六朝的頭,它不僅有龍盤虎踞的天然“王氣”,還有頗為“新穎”的防禦工事,然而它竟然覆滅了。這就從反面闡發了一個深刻的思想,那就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劉禹錫回憶起西晉滅吳的往事,情感上是悲傷的,人事之變化,六朝之短促,與“山形依舊”相比,是多麼的渺小與微不足道。“傷往事”、“寒流”與“秋”都為全詩奠定了悲的氛圍。

劉禹錫最豪氣的一首懷古詩,白居易讀後甘拜下風,不再挑戰!

第七句宕開一筆,直寫“今逢”之世。意思是:現在正是國家安定、四海統的時候,過去分裂時遺留下來的戰爭營壘,在蕭瑟的秋風中更顯得荒涼冷落。詩句含蓄,言外之意,讀者可以體味到:三國六朝時分裂的局面已成歷史,唐代雖然國家統一,但藩鎮割據,使國家又潛有分裂的危機,目睹舊日戰爭的殘壘,不能不引起人們,尤其是國家統治者的警惕。反映出作者“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歷史觀。

現今論者認為,劉禹錫於穆宗長慶四年(824)由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節)刺史調任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順江東下,路經西塞山,有感於今古興亡,寫下了這首詩。所以,五代何光遠《鑑誡錄》中記載之事,或是後人附會名人名詩而起,不足以據為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