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周總理親自指示必須找回這件國寶,如今成十大國寶之一!

中國歷史悠久,號稱上下五千年。在這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孕育了幾多朝代、幾多人物,同時也孕育了燦爛的中國文明。文明的象徵在於文藝,比如說中國古代的陶瓷器、青銅器等等。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第二年,1938年,湖南農民三兄弟姜景舒、姜景橋、姜喜橋在田地裡勞作時,偶然發現了1件國寶。後來,此國寶被定位十大國寶之一。

1952年,周總理親自指示必須找回這件國寶,如今成十大國寶之一!

姜家三兄弟,是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人。1938年的一日,三兄弟在轉耳侖山墾荒種紅薯。鋤地過程中,老大姜景舒的鋤頭碰到了一件硬邦邦的東西,還有金屬的迴響。扒開泥土一看,不得了,竟是一件精美的青銅器。三兄弟意識到,這可能是一件歷史文物。於是合力將這件青銅器從泥土中挖了出來。造型宏大、做工精美,三兄弟真正看清這件青銅器時,都驚得合不上嘴巴。第一個念頭是:發財了,發財了!

1952年,周總理親自指示必須找回這件國寶,如今成十大國寶之一!

三兄弟顧不上墾荒,立馬將這件青銅器抱回了家。上稱稱量,足足有三十二公斤。很快,姜家三兄弟挖到寶貝的消息在當地傳播開來。鎮上一個名叫張萬利的文物販子聞訊而來,花了400塊大洋將之收走。

此後,這件青銅器被張萬利以1萬大洋的價格賣給了另外的文物販子趙佑湘、楊克昌等4人。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因為這件青銅器,4人之間很快有了矛盾。趙佑湘聯合其他兩人,希望把楊克昌踢出局去,三人瓜分這件青銅器,獲利將更大。然而,這個陰謀被楊克昌知道了,與趙佑湘三人大鬧一場後,將發現青銅器這件事告了官。

1952年,周總理親自指示必須找回這件國寶,如今成十大國寶之一!

此後,這件青銅器被湖南省政府收繳,放在省銀行的銀庫的當中。日軍即將攻入長沙時,湖南省銀行在轉移到沅陵的途中,遭到了日軍飛機的轟炸,從此,這件青銅器不知所蹤。直到1952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指示文物部門,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尋回這件國寶,在多方努力下才在湖南省銀行的銀庫中發現了這件青銅器,可惜的是已經成碎片。

1952年,周總理親自指示必須找回這件國寶,如今成十大國寶之一!

文物部門的相關專家拿到的碎片總計有20多片,經過兩個月的修補才最終還原這件青銅器的原貌,但仍舊缺了一塊。那麼,這一塊上哪去找呢?究竟是掉了呢?還是人為的藏了起來?專家們也不能做出肯定的判斷,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很快文物部門組織人員到了姜家三兄弟的家,打算碰碰運氣。令人想不到的是,缺的那一塊,正是被姜家三兄弟收藏了起來。姜家人說:賣的時候敲了一塊下來,留作紀念。

1952年,周總理親自指示必須找回這件國寶,如今成十大國寶之一!

那麼,這件青銅器,這件國寶,究竟是什麼來頭呢?便是大名鼎鼎的四羊方尊。它在中國十大國寶排行榜中,位列第三名,價值何止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