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設2條輕軌線!打造「二軸四區多廊」濟南醫學科學中心規劃詳解

增設輕軌線

建設人性化立體交通體系

構建“二軸四區多廊”的總體空間結構

保障安置區配套建設

……

隨著重點項目的集中開工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備受矚目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引爆”項目集中開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質子治療中心、兩安置區率先開建!

這裡將如何規劃建設

具體要建成什麼樣?

詳細規劃解讀來啦

一起來看看這座健康之城的真面目

增設2條輕軌線!打造“二軸四區多廊”濟南醫學科學中心規劃詳解

打造產城人全面融合健康示範城

這將是一座規劃引領、高點定位的未來之城。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副主任李建華表示,規劃結合貫穿基地的南北生態景觀軸、東西文化健康軸和依託原生態河道綠化營造縱橫交織的景觀廊道網絡,秉承“產城融合,以產為主”的開發理念,形成“二軸四區多廊”的總體空間結構,推動生態、生產、生活的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總體佈局。

增設2條輕軌線!打造“二軸四區多廊”濟南醫學科學中心規劃詳解

兩軸:東西文化健康軸和南北生態景觀軸

東西文化健康軸:結合濟南市既有東西向城市發展軸,聯通濟南西站與濟西溼地和長清組團,貫穿醫療硅谷。其兩側佈局多種醫療設施及相關服務機構。軸線內設置中心交通樞紐,並於與西客站片區通過地下通道連接,將東側來自主城區與西站的人群有效導入規劃用地內。

南北生態景觀軸:將醫、教、研、產、養等不同功能板塊有效串聯,並根據各功能區的需要進行空間設計,打造具有不同主題特色,貫穿用地南北的景觀廊道。

四區:充分結合用地條件,因地制宜地設置醫療硅谷、生命科技創新產業區、生態康復頤養示範區、健康智慧生活實踐區四大功能園區。每個組團均配置核心功能,形成產業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的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總體佈局。

多廊道:利用現有生態肌理,結合現狀生態隔離帶及規劃用地內部水系的佈局,規劃城市景觀軸線,打造多條貫穿城市的生態廊帶,在空間結構上實現自然與城市的融合與平衡。

建設步行優先的人性化立體交通體系

增設2條輕軌線!打造“二軸四區多廊”濟南醫學科學中心規劃詳解

地下:設一公里長自動扶梯自動駕駛公交連接西客站

“西客站距離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僅有一公里左右的道路。我們將結合地鐵線路相關方案,打通這段地下通道。通道內還將有中小型公交車、出租車通行道路,還有可能設置一條人行通道。”李建華表示,這條連接起西客站和醫學中心的地下通道,將東側來自主城區與西客站的人群有效導入規劃用地內。

地下通道採用無障礙設計,全長1公里距離設置自動水平扶梯。另外,乘坐高鐵客流還可通過地下自動駕駛公交以舒適、便捷、高效的方式抵達醫療硅谷,其他來自市內短途人流可通過地鐵和輕軌到達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

公路:四縱四橫主幹網格局新增高速路口和跨黃通道

片區公路交通體系規劃中,將結合城市現有路網體系,規劃連接東西、南北方向的幹線道路,打造四橫四縱的主幹路網格局。

其中,橫向交通幹線路網為濟齊路、青島路延長線、經十西路、劉長山路等,共有15條東西向道路與東部片區建立聯繫;

縱向交通幹線路網為醫學大道、北繞城西延主幹路、齊魯大道和臘山河西路等,共有6條南北向道路串聯各組團和相鄰片區。

在與高速體系銜接方面,規劃用地北側新增高速出入口,涉及京臺高速公路和繞城高速北環線。保留現狀濟南西出入口、槐蔭樞紐立交西延增設出入口、增設青島路高速出入口,共3個高速出入口;遠期可考慮醫學大道南延至殷家林立交,並增設高速公路出入口。這樣一來,高速繞城環線將與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聯繫性大幅提升,尤其是至北部創新產業區的可達性大幅強化。

此外,為加強與黃河北側區域聯繫,增設齊魯大道、醫學大道跨黃通道,保留在建的濟齊路西延跨黃通道。

軌交:增設輕軌北線等環線地鐵站與規劃BRT站銜接

考慮到進入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客流量較大,在現有規劃地鐵線路基礎上,增設輕軌北線、南線及覆蓋西客站片區的輕軌環線,同時與連接中心城區的BRT規劃銜接,加強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繫。

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內規劃連接基地和西客站片區及中心城區的輕軌線路,方便學校教職工、學生通勤。為實現無縫換乘,規劃充分考慮了輕軌與BRT及地鐵的換乘。輕軌站間隔為500米設置,以創造適宜步行的交通環境。

此外,調整已有軌道交通規劃,將M1線延長增設位裡莊站。M3線的小高莊站設置與輕軌北線換乘車站,實現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無縫銜接。該區域內站點通過地下通道連接,實現地下空間一體化體系。R1線向北延伸,在健康生活方式文化示範區核心增加站點,完善該區域軌道交通網絡格局。

慢行:設觀光主體慢行路線結合綠地規劃8處停車場

為方便居民和住院病人健康出行,未來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將在各個組團區域周邊規劃環線,在中心區域規劃長寬均約100至200米的路網。同時,規劃高架步行連廊、地下通道實現人車分離。

據介紹,片區設置連接周邊美里湖公園、黃河生態景觀廊道、濟西溼地公園的觀光主題慢行路線,規劃用地內部沿主要河道規劃適宜康養、休閒及開展交流活動的健康主題慢行路線,兩類慢行路線有所交叉,使慢行線路靈活多變。在條件適宜的河道上方及主要交通路口設置過街天橋。

此外,結合位裡和美里湖軌道車場上蓋複合設置2處公交停車場,在濟西熱源廠北側、齊魯大道和小清河交匯處西北角規劃公交場站2處,結合綠地規劃8處社會停車場。

安置區及配套建設

增設2條輕軌線!打造“二軸四區多廊”濟南醫學科學中心規劃詳解

在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項目選址示意圖上可以看到,安置區分佈在南北兩側,與重點項目相連。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統籌拆遷農民的保障房建設與園區產業發展,將保障房與產業開發、配套服務和人才公寓、陪護公寓等功能建設統籌規劃,讓拆遷群眾共享醫學中心建設發展成果。

“將老百姓安置到一個相對好一點的地段,就業也會方便,因為這裡有醫院,需要有醫生,有專家,同樣也需要其他人來服務,肯定是就近拉動就業。”李建華介紹。

增設2條輕軌線!打造“二軸四區多廊”濟南醫學科學中心規劃詳解

來源:濟南日報記者 邱天 李雪梅、濟南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