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人民幣或大機率破7,老百姓該如何投資理財?

下半年人民幣或大概率破7,老百姓該如何投資理財?

週五早盤,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跳水近100點,跌破6.8關口。此前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600餘點,報6.7671,連續第7天調降。3個月的時間,人民幣已經貶值了8%,距離2016年底的6.98低點,只有一步之遙。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大概率會見到人民幣破7。

下半年人民幣或大概率破7,老百姓該如何投資理財?

人民幣期貶的原因

人民幣匯率近期貶值的驅動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國內多項經濟指標稍顯疲弱。2018年6月CPI同比上漲1.9%,符合預期並且高於前值。由於新漲價因素較為乏力,食品項價格大幅下滑。受618網購降價影響,消費品環比下跌2%。6月PPI同比上漲4.7%,高於預期與前值。然而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回落,PPI增速因素缺失。加之出口受加稅預期影響,PMI新訂單6月比5月小幅下降1.13。以上各項指標都一定程度上拖累人民幣匯率。

二是,國際環境來看,美元指數的反彈是本輪人民幣匯率走弱的重要原因。美元作為人民幣的“背面”,二者高度負相關。美元指數從2016年末至2018年2月中旬從高點的103.29開始走弱14%以上,至下滑的階段性低點88.57。同期人民幣匯率從低點6.96回升幅度超過9.5%,至6.30。而從2018年3月底,美元指數走強升幅超過7%,至當下95.07。同期人民幣匯率從高點6.30貶幅達6.5%,至6.7066。由於人民幣對包括歐元、日元等多種貨幣的一籃子保持幣值穩定,因而相對美元貶值。

人民幣匯率會繼續貶值?

未來若人民幣匯率繼續加速貶值,市場貶值預期持續惡化,央行也將大概率及時出手予以干預。但另一方面,考慮到近日央行和銀保監會釋放的加大信貸投放的消息,“寬貨幣+緊信用”政策組合轉向為“寬貨幣+寬信用”,信用擴張重啟,貨幣環境將中性偏松,中國的貨幣政策正與美國的貨幣政策日益分化。在這種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會進一步承壓,市場和貨幣當局將如何“角力”?

對2018年下半年美元匯率的判斷,中信證券分析認為,美元指數在95以上繼續上行的壓力將增加。近幾周美元指數在95上方多次未能站穩,美元指數開始漲勢放緩。上週美元平開低位震盪。7月13日美國公佈的6月進口物價指數以及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均不及市場預期。再加上美債收益率走勢愈發趨平增強美元技術面回調的風險,都對美元指數上行造成壓力。另外,美國6月份非農數據多頭,其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1.3萬人,超出市場預期19.5萬人。然而6月失業率為4.0%,美國6月“小非農”ADP就業數據僅為17.7萬人,均不及預期。因此美元指數近期將可能有一波短線的回調,美元指數形成多頭頂的可能性增加。再加上美國減稅政策和財政支出增加導致財政赤字加大,美元指數繼續上行可能會導致未來美國經濟前景惡化。

對2018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水平的預判,“匯率適度貶值+保外儲+國內寬鬆穩槓桿”或將是我國下半年政策組合。我國國內現階段貨幣政策基調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相應的國內利率有一定下行空間。而反觀海外,美國由於聯儲加息、縮表進程持續,美國國債利率則有上行的傾向。國內外利率走勢相反,使得人民幣匯率具有一定貶值壓力,如果要維持人民幣幣值堅挺,則可能出現一定的套利型資金跨境外流,對我國外匯儲備安全形成一定威脅。而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一定幅度的貶值走勢,屬於主動、及時釋放由於中、美利差收窄導致的人民幣貶值壓力。匯率適度貶值至均衡水平,使得跨境資金失去套利空間,從而得以穩定我國外匯儲備規模。

國內基本面方面,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推入,我國實行了結構性減稅,結構性監管,對中小微企業精準滴灌,營造更好的創新環境等,我國基本面韌性仍存,不必擔憂人民幣匯率過大幅度貶值。立足內需是我國的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消費有可能成為未來經濟支撐點。近年來,隨著擴大內需,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等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在這種政策指引下,中國內部的投資、消費對經濟的貢獻逐步上升。從7月16日公佈的數據來看,2018年6月消費略超預期。雖然消費改善的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假期效應,(能否持續不確定,所以信用收縮的影響仍將持續。)我國的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平,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例也從2007年的約10%下降到去年的1.3%。並且為叛國的貨物與服務淨出口對經濟的淨增長率僅為9.1%。經濟的內生潛力較大。

預計2018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目標區間將在6.8-7.0。綜合考慮我國經濟基本面的穩定,內需對經濟增速的有力支撐,同時結合我國當前貨幣政策提供適度充裕流動性,對沖企業信用風險壓力上行的穩增長環境,人民幣匯率的中樞下半年仍將總體穩定。但近期由於中美利差變化而對人民幣形成一定的貶值壓力,需要及時釋放。我們預計至今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將繼續溫和貶值至6.8至7.0區間。

84%高淨值人群受人民幣貶值影響

胡潤研究院發佈《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84%高淨值人群擔心人民幣貶值。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面對著人民幣貶值,以及對一線城市房價泡沫的擔憂,中國高淨值人群會更積極地考慮配置海外資產,以避免資產同樣遭受貶值。

在未來三年,高淨值人群海外置業的需求市場依然很大,打算在海外配置投資性住宅的高淨值人群超過6成,僅11%的人群表示不打算海外置業。

《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對高淨值人群調查數據顯示,海外金融投資時,安全是第一考慮因素。選擇“安全風險控制方法”為主要考慮因素的佔比達到64%。另外,“實際收益”和“可靠的投資機構”也有超過3成的佔比。

人民幣貶值對中產階層傷害最大。消費者接觸最多的海外商品當然不是親自揹回來或代購的。上至進口的特斯拉下至日本尿布,無不在漲價。當然,對於全球最大的工業品製造國,上至汽車下至普通日用品我們幾乎無不可以自產,且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自可抵消到海外採購的不利因素。可大量進口的原材料卻是以美元計價,價格最終將傳導給消費者。所有這些物價的上漲,都免不了進口價格因素的推動。若人民幣一直跌下去,按悲觀的看法甚至跌到“9”,一輪輸入式的通脹就不可避免,屆時受傷的就不僅是買買買的中產家庭,低收入家庭也將受牽連。

貶值如何影響我們的投資?

首先,人民幣貶值不止,股市也就陰跌不止,人民幣外貶一定內升,由於國際產業資本會選擇在貶值期間撤離,所以造成國內實際流動性不足。

其次,資金荒出現,國內由於金融收緊募不到資金,現在人民幣貶值,在國外也募不到資金了,融資越來越難。高負債企業,勢必出現資金斷流的情況,很難熬過這個冬天,所以高固收類投資要特別謹慎,不光是P2P,債券,信託,全是如此。

第三,人民幣貶值,通過資金荒,資產價格下跌,債務違約,進而傳導到樓市,開發商現在融資也出現巨大問題,預計不久的將來,等樓市看漲預期逐漸消退之後,可能會先從三四線城市,開始降價促銷。

總之,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人民幣貶值週期,我們要減少固收類,特別是長久期固收類的投資,儘量做利率債,做短融,短債的配置,而股市方面,這一陣都會是反覆築底,這個時間會比較漫長,所以一定要規劃好現金流,股市速勝論是不現實的,所以那些想配資炒股,融資抄底的,千萬要三思。這個底你不知道區域有多大,時間有多長,所以一定要慢慢來彆著急,現在宜慢不宜快。而商品黃金方面,美元快速拉昇,商品不會有牛市,頂多也就是供給造成的價格波動,很難發生牛市行情,所以商品黃金可以配,但不要超過10%。至於樓市,大家可以想想,人民幣升值了15年,因為外升內貶,房價漲了15年,現在人民幣貶值了?會是外貶內升,未來房價會怎麼樣呢?大家可以仔細思考一下。

風險提示:本文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