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肯定那些想挣钱的善良人——看《我不是药神》有感

一,

我记得有次跟同事去献血。从而知道同事原来在血站工作。因为工资给的太少而离职。话说这些的时候,在献血的另一个献血者就说:血站工作人员不应该拿那么高工资。大家都无偿献血了,你血站的人还拿高工资就说不过去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比如,我就知道很多人反对做慈善的人拿工资。他们认为,别人捐献钱物给慈善机构。慈善机构的人自己不捐钱也不应该从中牟利呀:一个人也拿几千元基本工资就算了,还拿上万元的高待遇,这是做慈善吗?

做慈善的人不应该高收入吗?那么以后做慈善的人买房子、买高价药、买代步车的时候,价格是不是可以便宜些?

请肯定那些想挣钱的善良人——看《我不是药神》有感

去献血吧!

二,

在今天,研发新药是非常昂贵的事情。几十亿砸进去也就可能听一个水泡声音。为什么还能听到水泡声音?因为没水泡声音的是几个亿的药品研发。这些「新药」没过早期的筛选,从而及时止损-------只浪费几个亿而已。既然及时止损了,所以失败的悄无声息而听不到水泡声音。

不错,原研新药价格昂贵。但药厂的利润并不高。就上市公司的利润披露来看,世界前10的药企的利润率很普通。对比美国苹果、中国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药企的利润率是明显偏低的。不但利润率相对偏低,世界知名药企的员工待遇也不高。世界薪水最高的CEO排名前20名往往只有一两个药企的。在中国,药企员工薪水也同样偏低。对比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互联网公司,药企高管待遇往往是远远不如。

无论是资本收益,还是员工待遇,药企都不算高。但即便如此还被人诟病药品价格太贵。请问,这些把致死性疾病变成慢性病的新药研发者们就该吃糠咽菜、露宿街头?不如此,那药品价格下不来呀。

请肯定那些想挣钱的善良人——看《我不是药神》有感

药企的利润率、药企待遇都不高。在中国更是偏低。

三,

有人说,那仿制药的价格为什么那么便宜?没有研发成本当然便宜。每一个新药出来的收益不止是要平摊研制它的成本。还有哪些胎死腹中的研发药物成本需覆盖。

药品又不是一般消费品。购买者就那么多。把药品研发成本(请注意不止是这个已成功药品)平摊下去,价格自然就高了。就以《我不是药神》影射的药品格列卫(电影里叫格列宁)为例。单就该药品而言,诺华公司坦言自己是亏损的。当然,诺华公司的说法不一定可信。但作为上市公司,诺华公司的利润率很普通,公司员工待遇也很普通。对比起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无论是给投资的投资回报率,还是给员工的待遇,诺华甚至是比较差的。所以,你别看格列卫价格昂贵。但它并不特别挣钱。

相反的是,正是因为诺华公司为代表的新药研发者的努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才变成了近于治愈的疾病。才给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活下去的希望。

请肯定那些想挣钱的善良人——看《我不是药神》有感

到底是谁救了那些白血病患者?

四,

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诺华公司没有把药物研发出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只可能死的更早,而不是有了新药后可以浴火重生。是诺华公司给了生的希望。

但诺华公司也想活下去呀。无论是投资诺华的投资者,还是在诺华公司工作的人。他们也想挣钱活下去。所以它们不希望自己的药品被违法仿制,所以格列卫的价格很贵……

病人想活,大家可以理解。因为大家都是病人。

药企想活,大家不能理解。因为大家都不是药企。

搞死这些研发新药的药企,大家都可以快快乐乐得吃廉价仿制药,好不好呀?

没有新药?我管它洪水滔天,那些还没能攻克的疾病与我何干?

请肯定那些想挣钱的善良人——看《我不是药神》有感

给做善事的人挣到钱,才可能有更多人做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