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護們的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強度也變大了,不可否認,臨床一線的醫護成為了一個高風險,高強度腦力勞動的職業。

同時還要伴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加速,醫護們無形中都彷彿超人一樣工作著,但這是彷彿,醫護也是普通人,也會有恐懼,疲憊,職業倦怠,在如此巨大的工作壓力下的醫護們,情緒是否健康呢?

醫庫調研於2018年6月5日針對“醫護們的情緒都還健康嗎?”這個話題,在平臺上進行民意調查,經過半個月的調查共計收到829份有效投票。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01 超六成醫護不滿意當前的狀態

在全部參與調查的醫護中,有61.17%的醫護表示對當前的學習工作狀態是不滿意的,隨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展開,年輕醫生們需要經過更長時間的學習才能真正的在臨床展開獨立工作,同時也伴隨著更多的考核,年輕的護士們也是如此。而有資歷的醫護們也同樣需要面臨各級考核,還有更高強度的臨床工作。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02 超六成醫護能在當下察覺情緒問題

醫護們奔波在臨床一線的時候,處理各種病患險情的時候,他們並不是機器人,也會有急躁,憤怒,愧疚,難過等各種負面情緒,當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醫護們也有無法承受的時候。

而在這些負面情緒襲來的時候,有63.47%的醫護們是可以在當下察覺到情緒方面的問題的,而36.53%的醫護表示在事後察覺到情緒問題,或許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性剋制了自己的情緒,以更好的處理手頭的工作,可這樣對醫護們本身的心理健康是否有益呢?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03 超七成醫護偶有情緒問題

作為普通人,很難在情緒狀態不好的時候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所以外科醫生的第一臺手術總是搶手的,情緒體力俱佳的狀態下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但在調查中發現,75.67%的醫護們表示會偶感情緒的抑鬱憋悶,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可是醫學是一個不能容許有差錯的職業,醫護們在情緒不佳的狀態下工作會有很大的風險。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04 多數醫護認為工作會影響情緒處理

在不佳的情緒狀態下,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反之,高強度的工作態勢下,醫護們處理情緒的能力會受到的影響,在調查中發現,76.92%的醫護表示工作狀態影響了情緒處理能力,而如果情緒不得到及時的處理,又會影響醫護們的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求醫護們工作狀態積極,那就一定不能忽視醫護們的情緒問題,這毋庸置疑。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05 超過六成的醫護曾因情緒影響工作

醫護的情緒不佳,會影響專業的工作,這點是肯定的,但到底有多大的比例出現在這樣的場景中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65.96%的醫護曾經因為情緒的問題而影響過工作,這個高比例是讓人出乎意料的,也值得我們好好反思。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06 醫護的情緒問題,多數自我消化

前一段時間流行的網絡用語“我想靜靜,也別問靜靜是誰”是37.40%的醫護們在出現情緒問題時的首選,他們選擇暫停手頭的工作,一個人靜靜,盡力避免因情緒導致的差錯,31.03%的醫護則是選擇靠自己,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自我救贖。

有28.91%的醫護表示當出現情緒問題時,一切如常的工作生活,但這個方法真的靠譜嗎?有小問題的時候不去解決,積攢成大問題的時候還來得及解決嗎?積極解決,尋求專業人士幫助的醫護只有2.65%,這個數字低得觸目驚心!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醫護們是如何看待情緒對工作的影響的?覺得社會層面該如何關注到他們的情緒問題呢?

一名來自遼寧丹東護士說:“情緒確實影響工作,積極的好的情緒當然可以推動工作進程,但是消極負面情緒也阻礙著工作的推動。一個運轉良好工作環境健康的醫療機構,會給工作人員提供一個情緒發洩平臺,及時調整不良心態,是為自己負責也是為醫院患者負責。”

一名來自河南開封的醫生說:“作為一名基層醫生,個人的情緒問題對於醫務工作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社會層面應該加大關注醫護人員的健康,特別是心理健康,提高醫生的社會地位,提高醫務工作者的工資待遇。”

一名來自山東日照的護士說:“會產生影響。適當提高醫護待遇,同工同酬,不要分三六九等,減少考試檢查,定期進行心裡疏導。”

一名來自河北邢臺的醫生說:“醫護人員現在處於高度疲勞狀態,再加上個人情感,或者是家庭方面帶來的壓力,每個人都會有情緒的,最好是對醫護多一些關心,減少工作量,適當提高假期也是有幫助的。”

一名來自天津的醫生說:“任何一個職業,帶著情緒工作肯定會對工作生活有影響,要想開開心心的工作,首先要提高醫務人員的待遇水平,不能光停留在喊口號的階段,其次良好的就醫環境,消滅醫鬧!還有就是尊醫,尊重專業和技術!”

一名來自山西太原的醫生說:“一個糟糕的心情,肯定會對醫護人員產生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我的建議是定期在院內開展心理諮詢講座。”

一名來自陝西西安的醫生說:“醫護人員的心理,情緒問題來源很多,主要是社會層面,目前醫患關係很難相處,付出得不到理解,包容。”

一名來自江蘇無錫的醫生說:“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分,情緒管控不好可以會影響方方面面,使得生活充滿負能量。社會層面應該本著互相理解的心態來對待醫護人員。”

一名來自上海的醫生說:“有些時候是會產生影響,關鍵在於自我疏導,但社會層面的影響力是肯定存在的且有左右局面的效應。”

一名來自吉林長春的醫生說:“護的情緒肯定或多或少的影響工作狀態,社會應該更多的理解醫護工作者的不容易,法律更多的保護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揪心!逾6成醫生對自己的情緒狀態不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