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替刘禅洗白了,为什么说蜀国灭亡刘禅难辞其咎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群雄并起,先是黄巾军造反平叛,后来又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动荡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位极人臣,卖草鞋的当上皇帝,杀猪的也能当上大将军。

别再替刘禅洗白了,为什么说蜀国灭亡刘禅难辞其咎

最终经过各路群雄相互兼并后,只剩下统一北方的曹操、占据江东的孙权以及称霸巴蜀的刘备。蜀国地区为巴蜀地区,自古李白的诗中就说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国拥有自然的天险自古易守难攻,然而在三国争霸中,蜀国却是第一个被灭的,关于蜀国被灭的原因,许多人都归咎到诸葛亮和刘禅的身上。

别再替刘禅洗白了,为什么说蜀国灭亡刘禅难辞其咎

有人说,刘备从卧龙岗请来诸葛亮后,诸葛亮便一直为刘备效力,虽然诸葛亮能力很强,但他不注重可持续发展,在连年不断的北伐曹魏中,耗尽了蜀国的资源、人力和物力,而且数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导致蜀国慢慢衰落,最终诸葛亮也含恨死在五丈原,姜维接过蜀国的烂摊子后也无力改变,最终身死国灭。

别再替刘禅洗白了,为什么说蜀国灭亡刘禅难辞其咎

刘禅作为蜀国的第二任君主,在位期间好像没有太多的功绩,唯一亮眼的到时非常痛快的投降魏国,最终安度晚年,被人称为“能屈能伸”,然而刘禅在位期间宠幸太监黄皓,诸葛亮泣泪写下的《出师表》多次表示要“亲贤臣,远小人”,但刘禅却做得恰恰相反,这显然不是一个明君所做的事,因此刘禅对蜀国的灭亡负有直接责任,毕竟他是蜀国的掌门人。

别再替刘禅洗白了,为什么说蜀国灭亡刘禅难辞其咎

蜀国之所以能够建立,完全是依靠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带兵打下来的,前期蜀国猛将如云令人羡慕,可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蜀国过了发展的红利时期,再也没能出现旷世的奇才武将,人们对蜀国的记忆只停留在关、张、赵的黄金时代,而蜀国的后期发展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别再替刘禅洗白了,为什么说蜀国灭亡刘禅难辞其咎

一个国家的兴亡离不开开明的君主和得力的大臣,如果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人再能活个三五十年,蜀国一定会焕发新春,即使不能统一中原,但也不至于第一个被灭国,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不能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