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玖肆
“紀錄片有可能拯救電視。”廣電總局的高長力司長在北京紀錄影象周開幕致辭上說了這一句話。在此觀點基礎之上,也有業內人士稱:“也許紀錄片還能抬升網絡。”總之,無論是對於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紀錄片對二者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隨著觀眾越來越願意為優質紀錄片買單,外加相關政策的要求,各大平臺都對紀錄片加大了投入,呈現出一派和諧之態。
央視宏觀命題,省級衛視小切口取材
一部講述我國各地美食生態的《舌尖上的中國》,以接地氣、生活化的內容形態拉近大眾與紀錄片的距離。而《我在故宮修文物》《本草中華》等不同類型紀錄片的出現,在豐富品類的同時,也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精緻的內容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而據最新資料顯示,2011年《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中“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平均每天6:00至次日1:00之間至少播出30分鐘國產紀錄片”的規定後增加“每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全年在19:30-22:30時段播出國產紀錄片總量不得低於7小時。”這一政策的提出,也意味著在黃金時間段會有更多的紀錄片與觀眾見面。
稍作盤點,央視近年所播出的紀錄片大多還是宏觀的維度切入展現大國特色,比如《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創新中國》《航拍中國》等彰顯我國文化自信的作品。
上星的衛視平臺則各有特色,結合平臺整體的發展理念來選擇相應的切口入題。比如早年浙江衛視以人文美臺為發展方向,出品了《南宋》《西湖》等優秀的紀錄片作品。從地域特色到史詩文化,凸顯其內在的人文底蘊,呈現差異的人文風景。
但近年來,浙江衛視在綜藝領域大展拳腳,鋒芒和影響力似乎已蓋過了紀錄片,但依然時有《愛上中國》《一本書一座城》等紀錄片出現觀眾的視野當中。
湖南衛視近年開始以週一至週四在19:30日播的形式在提高紀錄片的內容比重,同時與往日揭秘節目背後的故事紀錄片不同,從去年的《百心百匠》到今年的《生機無限》,截然不同的內容取材,似乎也預示著湖南衛視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探尋著平臺受眾所喜愛的紀錄片類型。
當然,除了前文提及的幾大知名紀錄片,其他平臺也時有精品推出,比如北京衛視《中國1927》、江蘇衛視《本草中國》、東方衛視《本草中華》、安徽衛視《水果傳》等。
整體而言,儘管電視平臺的紀錄片內容體量和聲勢漸長,但必須面對的現實是,除了《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兩檔引發了大量關注成為“國民紀錄片”外,其他的紀錄片在宣發方面的成效還是望其項背的。
同理於綜藝節目,一部紀錄片能否紅火,除了內容本身之外,還有與平臺、宣發等多個層面息息相關。或可參考在B站上紅火開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多與新媒體攜手或能轉換更多的受眾和曝光率。
以產品思維破題,探尋網生紀錄片進化之路
近年,優愛騰在佈局網綜戰略宏圖的同時,也在推進紀錄片產業的生態發展。優愛騰一方面都積極地與如BBC、NHK、國家地理頻道等國際知名的紀錄片出品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比如愛奇藝有意利用合作機會,搭建國內最大規模的紀錄片內容片庫。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視頻平臺與這些國外機構從以往單純的內容引進逐漸擴展到內容合作。
所以,另一方面,視頻網站也開始著力於人才的招攬並進行獨家紀錄片IP研發和創作。在半個月前的上海電視節上,騰訊視頻正式宣佈,原《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入職騰訊視頻,時任副總編輯,兼任稻來紀錄片實驗室負責人、《風味人間》總導演。而騰訊視頻最近上線的《紀實72小時》中國版,是由陳曉卿率領的金牌紀錄片團隊稻來傳媒與NHK原版製作團隊聯合打造。
無獨有偶,優酷最近成立了紀實中心,由前央視紀錄片導演李炳擔任該中心總監。前央視兩大紀錄片導演分駐兩家視頻網站形成對壘之勢,最終會是良性競爭實現雙贏還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還待觀望。
但不可忽視的是,二者之間在內容題材上已有撞車跡象,優酷在今年年初上線了《三日為期》,與前文提及騰訊視頻近日上線的《紀實72小時》中國版的創意大為相似,如若是同期播出,應該會引起一番爭議。
在筆者看來,內容的趨同性能夠引起一定的話題度但會磨滅平臺的標識性,視頻平臺在各自的大戰略上再進行小切口內容的細分創作,或許更有利於自身品牌長久發展。同時,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專注於紀錄片內容生產的製作公司正在逐步形成體系,向商業化的產業思維靠攏,呈垂直化、產業化發展的轉型趨勢。
“我認為在新媒體環境下做內容,更多的是從產品的角度,《了不起的村落》採取的方式是先做一個產品,然後在這個產品的播放的過程中有了廣告贊助商,還有更多的可能性進來,這個是產品前行,而不是拍一個作品,只有把這個打包成產品才有經營的維度讓我們有持續的內容的創造,這樣才可以進入良性的循環,要不然一個作品我們只能拍好一個作品,沒有一個持續的經營價值和運營價值的話,我們很難想象作為公司的經營體往下怎麼走。”這是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CEO李武望曾在廣州紀錄片節上說過的一段話,這代表了目前一部分紀錄片內容製作公司的發展思路。
知了青年近年作為網絡平臺的紀錄片內容供應商,製作了《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等好口碑的網生紀錄片。除了知了青年,目前市面上還有很多專業化的紀錄片內容製作公司,暫時都還停留在內容創作的層面之上,比如雲集將來的大多作品都是臺網聯動,廣東衛視播出的《偉大的一餐》、江蘇衛視播出的《本草中國》、安徽衛視播出的《水果傳》等多類型的紀錄片。
總的來說,紀錄片內容製作公司以內容為先導進行產業化變現,是保障公司長久發展的方式之一,也是值得思考的發展命題。
綜上所述,上星的電視平臺在固定的時間段播出一定量級的紀錄片是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而對於優愛騰等視頻網站以及紀錄片內容製作公司而言,從IP的研發到內容創作再到產業鏈的延伸,是希望能保障長久運營並獲得盈利的有效變現方式。無論出於何種需求,都意味著,紀錄片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拐點,但前方是曙光一片還是黑雲壓陣,還需靜觀其變。
閱讀更多 鋒芒智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