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 張佩蘭用精湛醫學和責任擔當詮釋「人民的好醫生」

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在天津環湖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住院部,病房樓道內層層疊疊掛滿的錦旗說明了一切。6年來,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張佩蘭主任帶領著她的溶栓團隊完成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靜脈溶栓治療8000餘例,單月最高溶栓例數160例,單日最高溶栓13例,靜脈溶栓治癒好轉率92.16%,出血率0.12%,死亡率0.26%,世界單中心完成例數第一,靜脈溶栓效果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醫者仁心 張佩蘭用精湛醫學和責任擔當詮釋“人民的好醫生”

張佩蘭和她的溶栓團隊

腦血管的不同部位控制著人體的不同功能,一旦發生腦梗死,會出現痴呆、記憶力下降、說話不利落、頭暈、四肢活動受阻等症狀,且腦梗死的致殘率非常高。

“腦梗死就相當於種莊稼的溝渠堵了,導致莊稼乾枯而死。如果我們在6小時之內把溝渠打開,莊稼就能救過來;而一旦過了6個小時,腦組織的壞死就已經是不可逆,那麼溶栓就沒有意義了。”張佩蘭說。腦梗死發病後3小時是最佳治療時間,其次是4.5小時,一旦超過6小時就不能再進行靜脈溶栓。

醫者仁心 張佩蘭用精湛醫學和責任擔當詮釋“人民的好醫生”

張佩蘭為患者進行術後檢查

敢擔當 醫學難題從容應對

“靜脈溶栓技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治療急性腦梗死最為有效的辦法,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很高的風險,稍有不慎,病人就會因大出血出現生命危險。另外在溶栓過程中還有栓子崩解的可能,崩解的栓子掉落在不同部位會出現不同的疾病發生,如掉落在心臟就會誘發心肌梗死,如掉在肺部就會誘發肺梗死。並且靜脈溶栓24小時內血液不凝固。”張佩蘭告訴津雲新聞記者,“在美國的急性卒中中心,40%-60%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都能夠得到溶栓治療,而在我國同樣的患者只有1%-2%的患者可以得到靜脈溶栓治療。”

醫者仁心 張佩蘭用精湛醫學和責任擔當詮釋“人民的好醫生”

張佩蘭主任

張佩蘭表示,我國能夠接受靜脈溶栓治療患者的比例如此之低,與很多原因有關。首先對於能否進行靜脈溶栓的判斷、靜脈溶栓藥物劑量的判斷,都對醫生自身的業務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其次由於靜脈溶栓本身就具有高風險性,需要醫生做出額外的付出;一旦溶栓過程出現意外,容易產生醫患糾紛。

危險係數高,醫生就不救治了嗎?為了攻克溶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張佩蘭常年無休。“腦梗死是突發疾病,很多患者都是在家人下班後才發現患者身體不適,還有半夜醒後時突然發作,被家人送到醫院就醫,這幾個就醫的高峰時間都是醫護人員的就餐時間、下班時間以及休息時間,我經常半夜被醫院的電話叫醒前來搶救。”張佩蘭說,“靜脈溶栓一點時間都不能耽誤,溶栓時間越早越好,越早開通血管搶救回來的腦細胞就越多。”張佩蘭不僅在工作時間內攻克難題,在8小時以外更是隨叫隨到。

醫者仁心 張佩蘭用精湛醫學和責任擔當詮釋“人民的好醫生”

張佩蘭查看患者腦部影像圖片

通過不斷的研究,張佩蘭採用阿司匹林預處理的方法,闖過了一個個難關,掌握了溶栓過程中各種意外的應對措施。她和她帶領的團隊終於成為了全世界靜脈溶栓的領航人。通過靜脈溶栓治療,溶栓團隊使絕大多數患者回歸工作崗位、迴歸家庭和社會,挽救了大量偏癱失語的患者,也挽救了無數個家庭。

把患者當家人 設身處地為患者考慮

腦梗死在國際上有個FAST項目,F是face,嘴歪眼斜;A是arm,肢體無力;S是speak,說話不利落;T是on time,趕快上醫院。目前,天津市環湖醫院已經建立了多學科協作機制,開闢了溶栓綠色通道,讓腦梗死病人能夠第一時間抽血檢驗,進行影像學檢查,確認符合條件後第一時間進行溶栓。

幾日前,58歲的王剛成在開車過程中突發腦梗死,病發時身體左側突然無力,左手已經無法拿起任何東西。發病後4小時,家人將他送到了環湖醫院就診。入院後,張佩蘭根據患者情況立即診斷其為腦梗死,在與家屬溝通後立即進行了溶栓治療。

“身體感覺好些了嗎?”張佩蘭在查房時親切的詢問。“一天比一天好,今天握拳已經特別有力氣了。”見到津雲新聞記者前來採訪,王剛成紅著眼圈說,“當時整個腦幹都堵了,到了醫院我沒辦任何手續,張主任直接給我溶栓,不然我這命可能都不保了。”經歷了“重生”的王剛成格外激動。

隔壁床位的72歲薄一明大爺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言語不清,全身不能活動。薄大爺已經做了三個心臟搭橋,既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發病時由於肢體無力,栽倒在地身體被磕淤青。面對這樣高風險的溶栓患者,張佩蘭沒有一絲猶豫,果斷為薄大爺進行了溶栓治療,最終將已經“半身不遂”的薄大爺治癒成了一位正常人。

在掌握精湛醫術的前提下,張佩蘭更有著承擔風險的責任和擔當。“我把每個患者都當做自己的親人來看待,這位患者溶栓會有風險,難道我就看著他將來只能癱瘓在床嗎?難道就因為年歲較高,他就要失去康復的機會嗎?我肯定會努力讓他們再康復起來,我們曾經做過溶栓的最老齡老人為96歲,所以年齡並不是問題。”面對壓力,張佩蘭始終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為爭取患者康復盡最大努力。

培訓全國醫生 讓更多患者受益

目前,天津市環湖醫院的腦梗死靜脈溶栓率已經達到20%,而且90%以上沒有出現後遺症。病例數連續多年排在全國首位。作為一名醫學專家,張佩蘭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擔任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缺血性卒中溶栓技術”專家巡講團秘書長,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致力於靜脈溶栓技術的推廣,啟動了全國靜脈溶栓中心遠程會診項目,為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網絡會診建立網絡應用支持。張佩蘭已經配合國家衛計委開辦了18期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培訓,培育出全國各地2000餘名神經內科靜脈溶栓合格醫生,讓更多的腦梗死患者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