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爲何愛趴著睡?是正常現象還是疾病信號?

每天嬰兒睡眠的時間多於清醒時間。一個新生兒大約有2/3的時間在睡覺。睡覺在寶寶發育中起重要的作用。嬰兒睡眠時間要比成人多(寶寶65% 的時間在睡覺而成人僅20~30%)。一個寶寶的睡眠方式包括從新生寶寶頻繁而短暫的睡眠週期到學步寶寶夜間長覺白天小睡,直至學齡寶寶只有夜間長覺。那麼,為什麼有時候寶寶睡覺喜歡趴著睡呢?

1、獲取安全感

孩子出生前,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呈蜷縮的姿勢,而當他離開這個熟悉的環境之後,便會感到缺乏安全感,因此他會下意識的尋找令自己感覺最踏實的姿勢,而趴睡會讓他有種回到媽媽子宮裡的放鬆感,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寶寶趴著睡時會睡得更香。

2、與呼吸道不通暢有關

寶寶鼻腔結構發育尚未完善,鼻腔窄、鼻道短、鼻毛較少、且鼻粘膜柔嫩血管豐富。因此當有冷空氣、異味氣體等因素刺激時,寶寶的鼻粘膜血管就會充血腫脹,並分泌很多鼻涕,那麼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的給寶寶清除這些鼻涕,它就會幹燥變硬形成鼻痂,讓本就狹小的鼻腔更加堵塞,最終導致寶寶鼻塞,呼吸不通暢。而趴著睡有助於鼻咽氣道變大,能緩解呼吸不暢。

但趴睡對緩解呼吸不暢僅僅是起到輔助作用,寶寶鼻塞問題依舊沒有解決,所以家長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掉寶寶鼻塞的情況,這樣寶寶的睡眠質量及睡眠姿勢才會有所改善。

3、胃腸消化功能不好

寶寶若是有肚子疼、腹脹等消化功能不良的情況,也可能會趴著睡,因為趴睡的姿勢會讓他感覺舒服一些。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沒有另外任何一個時期能象生命的第一年那樣變化多端。科學研究表明這些變化間接說明了神經系統功能從不成熟到完全成熟的演變過程。睡眠中的所有事件反映了神經中樞的活動,伴隨著發育的神奇變化。因此,睡眠可以看作是發育中的寶寶大腦的一個窗口。

那麼,寶寶趴著睡到底好不好呢?其實趴著睡對寶寶來說有利也有弊。

利:趴著睡能讓寶寶更聰明。根據《小兒科醫學》期刊報告,研究人員對350個健康寶寶進行睡姿研究,發現與躺著睡覺的寶寶相比,趴著睡覺的寶寶智力發育較快。

此外, 趴著睡有助於寶寶胸廓和肺的生長髮育。因為橫隔膜的收縮動作在腹部側較多,以呼吸生理學立場而論,趴睡時肺部的血流量與換氣量能維持均衡,呼吸的功能最理想。

弊:寶寶年齡較小時,頸部力量相對不足,不能靈活轉動自己的頭部,口鼻容易被毛巾、枕頭等物品堵住,從而引起窒息,危及寶寶的生命。因此,《親密育兒百科》的作者西爾斯博士說:“千萬不要讓不到9個月大的寶寶趴著睡,除非醫生要求這樣做。”

晚上睡覺時,最好讓寶寶們平躺或側睡。白天小睡時,可以讓寶寶選擇自己喜歡的睡姿,如果寶寶喜歡趴著睡,家長也不用刻意去糾正,但一定要在旁邊照看。還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睡的床不要過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