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和汙染是致命的

土地荒漠化和汙染是致命的

美國戴維.R.蒙哥馬利著的《泥土文明的侵蝕》揭示了土壤侵蝕並不只是資本主義農業的問題。蘇聯移動的沙海,在20世紀50——60年代,蘇聯“處女地計劃”,將一億英畝的邊緣地投入生產種植,嚴重的土壤侵蝕破壞了幾乎半數新開墾的土地,導致了鮮為人知的“蘇聯黑色風暴”,並促使赫魯曉夫下臺。

還有前蘇聯的“鹹海災難”,非洲颳起黑色風暴,飢餓再次回到全球舞臺,都是野蠻開墾、濫施化肥和農藥,導致土壤沙化、退化、汙染、地下水下降等等。

《參考消息》2016年8月19日《觀察中國》版面美媒報道,“中國千方百計保住寶貴耕地”,文章說中國的糧食安全依賴像劉成寶這樣的農民(留守人員、靠種玉米和土豆勉強為生),而且越來越不可持續。中國擁有13億人口,幾乎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卻只有世界7%的耕地。中國很多地方受到中到重度耕地退化影響,而過度使用化肥、密集放牧都令該問題加重。

文章還說,面對這個越來越嚴重的危機,中國大力採取措施保護中國的糧食安全。中國在海外開展了重要的併購行動。在國內,則採取一系列刺激和補貼措施,讓像劉成寶這樣的農民受益。對於那些在生態上種植費力、無利可圖且產量過剩的作物,政府將減少支持,但對那些需求量大,在本地可持續種植的作物則將加強鼓勵措施。

《參考消息》2017年2月6日刊載美媒評析,題為《中國治理水汙染還須出重拳》,一項研究證明,地下水受到的不良影響更嚴重,中國超過80%的地下水受到汙染,不適宜飲用或用來洗浴。很多地下水資源受到重金屬和農用化學品汙染。水資源的保護需要政策保護到位,更需要監管到位到邊,聯動的部門單位環境治理尤其重要。

外電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為其快速的經濟增長付出高昂代價。一項政府調查顯示,中國的耕地有很大部分遭受嚴重汙染。過去30年來,中國農業掀起一場革命,糧食生產增加近一倍。中國依賴高產作物。為更多收穫,農田使用過量化肥,且高達65%的化肥使用不當,河流和農田因此受汙染,有毒物質留在土裡。

 在人們想象中,工業生產和城市化生活是造成環境汙染的主因。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副院長鄭風田稱,環保部做的抽樣調查顯示:農業是中國最大的汙染源。未被吸收的化肥滲入地下水進入人們生活的水循環中。工業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如無改善,未來治汙之路將非常艱難。

《人民日報》2015年4月15日報道,保護黑土地,築穩“北大倉”,黑土地“量減質退”,一是土壤有機質下降,養分平衡失調。二是土壤耕層變淺,黑土層流失嚴重。三是土壤結構變差,面源汙染顯現。四是有益生物區系明顯減少。保護黑土地要綜合施策,實施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制定可操作性農田保護支持制度,補充有機肥,實施豆糧輪作、草糧輪作,土地休耕,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南方週末》曾大篇幅披露土地汙染治理情況,總的意思是汙染面積大,治理項目少,治理復墾覆蓋面和力度差,投入少,難度大。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曾在2014年4月17日向媒體發佈了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那次調查根據“七五”時期全國土壤環境背景值調查的點位座標,開展了對比調查。結果表明,表層土壤中無機汙染物含量增加比較顯著,其中鎘的含量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區和沿海地區增幅超過50%,在華北、東北和西部地區增加10%-40%。這是農地“中毒”

象黑龍江這樣的糧食主產省、糧食“大後方”同樣也面臨提升糧食產能多重挑戰,主要是種植結構調整受限,提高單產難度增大,黑土地變薄,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面臨挑戰,農業經營成本加大,效益遞減,氣象條件極其不穩定,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加速推進,保供穩價的的壓力越來越大。

全國人大代表、58歲的陳溫福院士是我國水稻領域最知名的專家之一,曾語重心長地說:“我一輩子都在研究種糧食,但我國的土地已千瘡百孔、不堪重負,國家必須重視這個問題。”據陳溫福介紹,糧食生產超1萬億斤,這是在對土地進行掠奪式使用的情況下取得的。中國的化肥使用量是全世界的1/3,土地根本得不到休養生息。

 如此這般導致的惡果是耕地板結、沙化、酸化、重金屬汙染已非常嚴重。黑龍江的黑土地,原來有 1米厚的土層,而現在只有40——60釐米。形成1米厚的土層需要3億年,而現在退化的速度是1年1釐米。數據顯示,“十五”末期,我國中低產量的土地佔65%,“十一五”末期已上升到70%。

象黑龍江、河南這樣的糧食主產省同樣也面臨提升糧食產能多重挑戰,主要是種植結構調整受限,提高單產難度增大,黑土地變薄,黃土地地力下降,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面臨挑戰,農業經營成本加大,效益遞減,氣象條件極其不穩定,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加速推進,糧食保供穩價的的壓力越來越大。

我國目前已有13億多人口,而且還在持續增長。每年要穩定1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產量,18億畝耕地就得不到休息;人工成本持續上漲,施有機肥得不到大量推廣,對有機糧食、綠色糧食往往使人心生疑竇。

 在必須種糧又必須保護耕地的夾縫中,應全面提升耕地質量保障糧食安全,對土地的休養生息,必須有計劃,並從資金來源、操作方式、監督機制等方面有意見辦法。首先土地出讓金要加大一定比例還給土地,最好達到60%以上,用於土地修復。

 在提高土地質量上,必須加大秸稈還田的力度。秸稈還田是增強土地肥力的有效措施,但由於操作中有出現秸稈、土壤不結合導致產量下降的概率,農民寧可把秸稈燒了,汙染環境,也不還田。國家應抓緊出臺政策,對秸稈還田進行技術處理並直接加以補貼,降低農民的風險,增加農民秸稈還田的積極性和效益。據專家介紹,我國每年產生約7億噸秸稈、7億噸林業廢棄物。要利用生物碳成熟技術,生產土壤改良劑和肥料,提高土地質量。在不能秸稈還田的地區,應該推廣秸稈制生物碳施肥,保護耕地。

必須加強農業生態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低毒低殘留農藥,開展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和農田殘膜回收區域性示範,按規定享受相關財稅政策。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大力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繼續實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開展西北旱區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東北黑土地保護試點。

加大水生生物資源增殖保護力度。加大水汙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力度。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擴大重金屬汙染耕地修復、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退耕還溼試點範圍,推進重要水源地生態清潔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大力推進重大林業生態工程,加強營造林工程建設,發展林產業和特色經濟林。推進京津冀、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修復。摸清底數、搞好規劃、增加投入,保護好全國的天然林。提高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補助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繼續擴大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試點。實施溼地生態效益補償、溼地保護獎勵試點和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補貼政策。加快實施退牧還草、牧區防災減災、南方草地開發利用等工程。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加強問責監管,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情形不容樂觀。不由聯想湖南“鎘大米”的頻現,江西吉安市安福縣、吉水縣等地區,因為農民所使用的化肥含有毒物質,導致數千畝水稻秧苗枯萎,上千戶農民受損。號稱“北大倉”的建三江,萬畝水稻大地號,也面臨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成份變化的因素的干擾。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為其快速的經濟增長付出高昂代價。一項政府調查顯示,中國的耕地有很大部分遭受嚴重汙染。過去30年來,中國農業掀起一場革命,糧食生產增加近一倍。中國依賴高產作物。為更多收穫,農田使用過量化肥,且高達65%的化肥使用不當,河流和農田因此受汙染,有毒物質留在土裡。

在人們想象中,工業生產和城市化生活是造成環境汙染的主因。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副院長鄭風田稱,環保部做的抽樣調查顯示:農業是中國最大的汙染源。未被吸收的化肥滲入地下水進入人們生活的水循環中。工業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如無改善,未來治汙之路將非常艱難。

回想已經發生的土地汙染的案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前些年曾發生運往南方一個大城市的糧食被重金屬汙染的事件,究其原因種糧地塊被重金屬汙染了,可謂“中毒”了。土地被“毒倒”,後果不堪設想,城市土地將失去經濟和社會價值,造成鉅額的損失。農村糧田被汙染將對食品安全帶來不可逆轉的危害。

從體制、機制上確保地方政府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負總責,遏制土地和水資源汙染,確保職能部門有效實施層級過程監管,形成上下聯結,縱橫貫通的,以各地政府為主,各職能執法部門分級分段負責,共同擔當的土地、水資源、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管理體系。事前預防,監管到位,事後問責清楚、追溯有力,重典治亂,嚴懲不貸。

同時國家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土地、水資源等環境監測指標體系建立、食品安全標準的修訂完善,建議堅持政務公開原則,實施大氣、水資源、土地等環境監測結果的公開,提高公眾認知度。食品衛生質量標準制訂過程也要全過程公開,重新梳理已有的各類食品安全標準,特別是速凍食品、方便食品、米麵油製成品,所更新或制定的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一致,同時緊緊結合國內的實際,與時俱進,做到科學、統一、效能、安全。

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加快實施國土主體功能區戰略,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糧則糧,宜草則草,實施生態和糧食主體功能區利益補償機制,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

最後贅述,土地、水資源、大氣等保護,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降低標準,另立一套的現象時有發生,要加大土地、水資源、大氣等環境監測,加大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監管力度,落實地方政府控制汙染、食品安全責任,納入科學發展觀考核,一票否決。對破壞環境,對隨意降低食品安全標準的行為,無論是部門、單位或企業、個人都要從嚴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環保部已已原則通過《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明確有毒土地的治理體制機制,從嚴管理,決不能為利益不顧民生,搞斷子絕孫似的開發建設。

土地是“三農”的基礎,是農民的命根子,也是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的有力支撐,治理汙染是後發優勢,樹立保護耕地,愛護土地,休養生息,保護生態,標準化生產,依法用地,規範程序,確保永久農田長治久安,建設用地規範有序,合法合規使用,實施生態補償和糧食生產補償政策,是依法治國方略的題中應有之意。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糧食經濟學會理事

通聯地址:山東省泰安市糧食局直屬分局(泰安市東嶽大街22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