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儿子心底最最柔弱的地方

母亲 儿子心底最最柔弱的地方

我的老乡——唐代诗人孟郊一首五言短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真真切切,细细情丝,虽过千年,目及诗句,看见当下,情不自禁,可见诗词歌赋的穿透力历久弥新。

写这个题目,很多见和平常,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大家大咖,无一都有神来之笔。但是每个人心中,对待父母双亲都有最柔软的地方,稍有触及,都能成为绚烂的文采,和朴素真情的涌动。

多少次听着母亲的絮语,可我在另一个房间,母亲在洗碗或收拾桌子,也许是自言自语,有时我和弟弟跑过去,故意大声问她,让她动脑子重复,很多时候是静默以待。

多少次看着她稍显驼背、步履也有点蹒跚的背影,我摩挲着她的后背,说妈直起腰来,她一定会悻悻地说,我不驼背,腰多直啊。

多少次,不常吃的菜,到嘴边,母亲想不起来了,我说:有毛的,长长的——山……,她会说,都是你乱我,“山药”。我说:鸡腿……,她会大声说,不是鸡腿菇吗,可别了。

多少次我说,您双脚离地跳不起来了,现当年,您高兴的时候,在茶几前,嘴来哼着小调,钪铛铛、钪铛铛,跳起来,那时的母亲四五十岁。

您不服气,说看我跳的,只是两只脚在动,我和弟弟赶紧说,你能跳,你这个老同志真行。母亲不服老,依着过去,喊老孙她都不干,总是说,老什么老,人家90多了还怎么样怎么样。

母亲的心态是好的,上楼时总说,我腿挺有劲,提着多少东西上楼也没事。可是我和弟弟发现,上楼下楼也不是很稳了,连续两年在路上跌倒,手腕骨折。

母亲总说,我眼好、不花眼,的确如此。但是我和弟弟发现,近年来,她视力下降了,一个人看电视时,总是站在电视机跟前。要是说她眼不好,那她肯定反驳。

母亲干了一辈子糕点厂,年轻时三班倒,精力旺盛,睡觉很少,到现在也是三四点起床。她总是说,不爱睡觉,可是近年来,吃完中午饭,我们一起看电视《今日说法》,她老人家一会就打起小呼噜,我和弟弟一说话,怕她受凉,她总是说我听着呢、没睡。

那些年,家中来客人,走时母亲总是送人家到楼下或公交站。自己的孩子走,她也要送到楼下,说我看着你走。大多时候,我们不让她送。有时我故意逗她说,您在凉台看着我走,我走下去在马路对面,和她摆手,她很长时间才看到我。

母亲自打年轻就性子急,干事麻利快,最烦孩子犟嘴,因此看着她年龄大了,都顺着她,她喜欢夸奖了,你可别不依着她,否则她老人家会不开心的。我和弟弟偶尔惹她,事后往往很是自责,万孝顺为先嘛。

母亲的性格是传统的,对新事物不好接受,原先谁动了家什的地方,她都会嘟囔。弟弟说,母亲这些年大有进步,以致我爱人给她改变了厨房的格局,她没怎么反对,尽管把一些被我爱人扔掉的旧砖,自己费了很大劲从门口搬进厨房。

母亲看电视就是有数的两个频道,一是中央三和泰安电视台。谁要是关掉时给她换了频道,她一是不会捣鼓看不了电视,二是也不高兴。她总是告状给我说,你弟弟胡乱换电视频道。

每当星期五,我回家吃饭,她会说,明后天你就不来了。有时一两天不回去,她会念叨,和弟弟一起吃点所谓的“稀罕”食物,总是说给你哥留点。

这就是今日之母亲,肯定是天下母亲的画像,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禁不住流泪,母亲啊,老是自然规律,心态永远平和年轻,做人做事的姿态,您从小就给我和弟弟校正,儿女唯有对您的亏欠,让我们好好把握当下。

(孙晓明)

作者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理事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粮食局直属分局(泰安市东岳大街221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