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進駐青藏高原有一個重大困難 大規模部署還得等十年

最近一年多,不斷有媒體報道說,中國的先進三代戰機紛紛進駐青藏高原進行訓練,包括國產的殲16和殲11D等重型多用途戰機,以及國產輕型空優戰鬥機殲10。由於地理因素,我國在青藏高原的軍事力量並不能夠有效壓制對手,以戰鬥機部隊為例,對方可以就近的在喜馬拉雅山脈周邊部署先進的蘇30MKI戰鬥機,而我們的空軍機場都集中在西北和中國腹地,很難第一時間增援。

殲20進駐青藏高原有一個重大困難 大規模部署還得等十年

我們的對手除了地理上的優勢之外,還擁有武器上的優勢。除了眾所周知的蘇30MKI,對手還將引進法國的"陣風",這是一款高性能的三代半戰鬥機,擁有媲美F22的機動性和攻擊能力。陣風戰鬥機目前有三種改進型號分別為F1、F2、F3。而法國使用的還是換裝無源相控陣雷達,不能使用“流星”空空導彈的陣風F2型,已經在戰鬥機領域出類拔萃了。到2019年法國交付給我們的對手的將是是陣風F3型,作戰實力跟定會進一步提高。

陣風F2型並不足以對我過部署到藏區的空軍構成威脅,我們的殲10B和殲10C足以應對F2型陣風。陣風F2型使用的武器包括“斯卡爾普”EG防區外空地導彈、“阿斯姆”制導炸彈和“米卡”中距紅外製導空空導彈,並加裝了“前扇區光學系統”和“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Link 16數據鏈終端以及RBE2無源相控陣雷達。整體作戰性能和殲10B相差無幾,優勢在於多用途能力和重型戰鬥機通用的強大作戰能力。不過我們殲10B龐大的產量可以彌補這一劣勢。畢竟引進的陣風十分昂貴不可能大規模部署。

殲20進駐青藏高原有一個重大困難 大規模部署還得等十年

F3型的陣風就非常棘手了。陣風F3版使用了RBE2A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且可以攜帶核武器(戰略核打擊的重要平臺)。還對機載電子設備進行再次升級,可以使用先進的“流星”空空導彈。足夠和殲10C相抗衡了。殲10C最大的符號是它的泵式進氣道,這讓它在隱身性能上壓倒了陣風所有的型號,此外,也換裝了我過最新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可以使用強大的霹靂系列空空導彈,戰機的航程也有很大提高,這對於西藏空曠地區作戰來說是很重要的性能指標。

中國如果想要形成更大的技術優勢,必須部署先進的四代隱身戰機到青藏高原,還好我們的殲20已經批量服役了。而殲16和蘇35和F3狀態下的陣風性能大同小異,作用類似於殲10C,並沒有絕對的優勢。但是隨著我國周邊國家紛紛換裝F35隱身戰機,殲20戰鬥機最需要的還是沿海基地,考慮到殲20的產量低下,青藏高原的機場不可能有足夠的殲20壓制對手。只能寄希望於我們的對手採購足夠夠的陣風之前,我們殲20的產量能提高上去。

殲20進駐青藏高原有一個重大困難 大規模部署還得等十年

此外,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補給供應能力。我們相比對手最大的劣勢就是沒有足夠可靠的補給線,跨越茫茫青藏高原。維持一般的生活必需品都很困難更不要說滿足龐大戰鬥機部隊的補給需求了!尤其是殲20這種高性能的戰鬥機,對後勤的依賴性更大,所以,即便是有足夠的殲20可以使用也無法大量部署到青藏高原。不僅殲20是這樣,其他三代機也同樣如此,所以設法改變青藏高原地區交通狀況才是應對威脅的手段。目前我國正在全力建造川藏鐵路,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對青藏高原地區的補給能力。川藏鐵路預計2026年才能通車,在此之前,我們仍需忍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