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里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究竟爲何意?

百鍊晴空


其實這句話挺好理解的,也是老子思想的一個重要體現。只是在接受了幾千年傳統偏向儒家學說教育之後,我們對老子的“道”家學說理解甚少,他的一句“弱其志”的字面意思和我們接受的教育產生衝突了,所以才會有很多人說老子這是“愚民政策”,其實不然。

理解這句話,不需遠看,看這句話的前一句就可以了。“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這裡思考一個簡單的問題,人民為什麼會爭,會盜,會亂?怎樣才能避免這些問題?

老子接著就提出瞭解決辦法。而辦法裡的所謂的“虛”“弱”並不是貶義,而是老子獨有的哲學概念。虛其心就是使人們心靈開闊,弱其志就是讓人們少了戾氣,使人們心志柔韌。通俗點說,就是別暴脾氣,遇到點什麼小事都炸毛。


安意如


老子的意思,不過想要得到一個自然、自在、自由的理想社會。這種理想社會的構想,與他對現實社會的認知與反思有關。


一、「亂」之根源

老子認為,世道之亂,起於由人之慾望而引起的各種「有為」。這可從三方面來說。


第一,人之各種慾望,追求感官的刺激,流逸奔競,本身就會給人帶來不好的結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十二章》

五色、五音、五味等代表多欲之生活,其結果則竟至「目盲」「耳聾」「口爽」「發狂」「行妨」。老子對這種多欲的生活狀態是否定的。


第二,認為追逐慾望,而必然會引起相互爭競。這是社會亂之根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道德經·三章》

所謂「不爭」「不為盜」「不亂」,皆就取消爭競而言。由此可知,老子認為社會之亂,在於人們相互爭競,而相互爭競,是因為人對慾望的追逐。所以老子就從這個角度立說,如何才能使民不爭呢,使他沒有相應的慾望就好了。「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云云,皆就此而說。


第三。人們對慾望的貪婪和追逐,已經到了不顧生命的地步了。貪名利而不顧危亡。老子就說: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道德經·四十四章》

你所貪求的慾望,真的比你的命還重要麼?老子乃於此喚醒世人,貴重自己的身體性命,不要為了慾望而奮不顧身。


基於此,老子對物慾文明是持否定態度的。其雲: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道德經·五十三章》


二、為何要「虛其心,弱其志」

基於對社會現狀的認知以及對物慾文明的否定,老子當然否定多欲的生活。於是他所主張的生活態度,就正與之相反。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十二章》

所謂「為腹不為目」,即只求飽,而不求額外的慾望追逐。嚴靈峰說:「腹易厭足,目好無窮」。其言甚是。「目」代表的是外在無窮的追逐,「腹」代表的是內在必要的滿足。所以陳鼓應先生即說:「為腹」,即「實其腹」「強其骨」;「不為目」,即「虛其心」「若其志」。


所謂「虛其心」,即使其心靈寧靜,無憂慮與私慾。「弱其志」,是相對於追逐慾望的強盛之心而言的。弱其志,即使其消除強盛相爭追逐之意志。「虛」和「弱」在老子的語境中,都是正面的意義,是老子所讚許的。比如「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弱者道之用」等。


老子所肯定的,是諸如「虛」「靜」「無為」「柔弱」「愚」等。這些詞在日常語境中,往往表示消極意義。但老子恰恰是在否定現實種種「作為」的基礎上而建立其理論的,故「剛強」「實」「有為」「智」「仁」等日常表示積極意義的觀念,在老子那裡恰恰是被否定的。瞭然這一層,便不至認為「虛其心,弱其志」是一種否定。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無為」在老子那裡不是一種否定義。


三、「虛其心,弱其志」會怎樣

「虛其心」這句話,完整的表述是這樣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這是聖人治理天下之方法。


首先,這並不僅僅是對百姓的要求,而是聖人也要如此的。上面所引「聖人為腹不為目」,即「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之意。而《道德經》第二十九章雲: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河上公注云:「甚謂貪淫聲音,奢謂服飾飲食,泰謂宮室臺榭。」聖人要去除掉這些,還是「為腹不為目」之意,也即「虛其心,弱其志」。所以這是聖人也要做到的。


老子既然對多欲社會狀態否定,則其所主張的更好的簡單清靜的生活,自然是所有人而言都是好的。不可能讓百姓少欲,而讓君主多欲。不是這樣的。


既然聖人也要「去甚,去奢,去泰」,則聖人之治理國家,自然也要力求其人民「虛心」「弱志」。


在老子的設想中,一個沒有多餘慾望追逐與爭競的社會,是太平安閒的理想社會。大家都不爭,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所以,「虛其心」云云,是聖人之治的方法。那麼最終用這種方法治理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道德經·五十七章》

這是老子所構想的理想社會。


所以「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云云,是老子認為通往理想社會的方法,而與我們普通所謂「愚民」無干。


孫虛白


諸子百家本質上都是針對當時的社會開出的藥方,給統治者出的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而且寫作的對象都是統治者。

我們熟悉的諸子百家基本上都是針對社會開出的藥房,寫的書都是給統治者讀的,老子本質上就是向統治者出主意的人,他的方案就是回到原始社會的小農經濟,過著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老子的這些主張都是對的,只不過現在的這些問題被我們這些被統治者看到了,就拼命的往玄妙的方向上解釋,其實哪有那麼玄妙,就是老子給統治者的愚民之術。

你看著不爽,那是因為你是個被統治的人,讀者的錯位讓原本很清楚的話解釋的雲裡霧裡,很直白的講,老子的這句話就是愚民之術,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


昭烈名臣


實際上這句話有很多種理解方式。一種認為是修道方式。另外,我的看法是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他是在政治層面上提出的一個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防止兩極分化,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另外,還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防止和削減各種引起人們邪念的社會思潮,達到陰陽的平衡,這正是一陰一陽之謂道。而物質和精神建設的關係,也正如陰陽互根的道理那樣。所以,那些說老子愚民的說法是完全錯誤和別有用心的,應當堅決予以回擊和抵制。


乾坤正法79859246


當然不是真的,那些把《道德經》當成愚民政策的人,是根本就沒有理解《道德經》的本意。



要理解這幾句,就需要結合上文,不能純粹的靠這幾句。我們來看一下《道德經》的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四句,是承接前面三句而說的,並不是莫名其妙的就說了這麼兩句。

我們先不看原文,先看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自然的,尚賢,則民必爭;

貴難得之貨,則盜賊瘋起,小盜盜物,大盜竊國;

見可欲,則生奇欲,奇欲生,則民心必亂。

為什麼呢?因為這都是人道,人道積有,積物;而天道貴無,積虛。

人之道,以好積為德,以積物為得。自然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一旦君王以人道治之,則民爭,民為盜,民心亂,則天下亂。

以天道治之,則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則民不爭,不為盜,民心不亂,則天下治。

回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四句再來看:

虛其心:虛其民尚賢好爭之心;

實其腹:民守其天真淳樸之心;

弱其志:弱其民強為人道之心;

強其骨:強其民篤守天道之心。

後面幾句也是一樣,都是強調絕人道,復天道。去人之偽學,奇欲,復天之真,正欲。

為無為,則無不治。

聖人治理天下,在於輔佐天道,充當天道的助手,因任萬物以自然。自然而然,不以人道之偽而滅天,則無不治。

與珍愛君一起,學習華夏文化,共同見證華夏崛起吧。


珍愛君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說的是要使人們可以達到這樣的狀態,出自《道德經》第三篇,很多人對此斷章取義產生誤解,我再次用最通俗的講解給予還原。

虛其心,實其腹。

不是要人們什麼都不要想,而是不需要去想太多,就可以安居樂業。不需要去斤斤計較,不需要太多花花腸子爾虞我詐,就可以解決溫飽問題。會這麼重點說吃的,是因為古人認為“民以食為天”,這裡不僅包含吃的問題可以解決,而且居住問題也可以解決。

弱其志,強其骨。

這裡講的志,不是志氣的志,而是倔,是貪慾。不需要太多貪心慾望了,因為人們都很滿足,要吃有的吃,要住有的住,沒有人被委屈,被欺負。而且人,也很健康強壯。

這樣的社會狀態,可以“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樣就能使得人民,不需要去知道什麼政治走向什麼政令啦,也不用去懂得太多道理,又不需要去生什麼私心慾望了,因為人人平等嘛。即使誰很聰明,也不敢去生什麼私心去特意做什麼事情,因為即使你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寶,也其他人也沒覺得值錢,你這稀世珍寶也就不稀罕了,你賺再多錢,也沒用。這樣就是無為之治啦,那麼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到這程度,治理國家,就也沒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了。

這樣解釋,我認為才是對的,您認為呢?還需要花費心思花花腸子的去解釋的那麼深奧嗎?


命理師陳一宏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很多人初讀到這段話,以為老子在推行愚民政策。有書君認為,這實在是對老子思想的一大誤解。


老子認為,只有不崇尚賢才,才會使人民不去爭名奪利;不以稀有的東西為貴,才讓人們不產生偷盜的行為;不令人們見到可以激發他們慾望的東西,人心才不會被擾亂。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初接觸社會時,都如嬰孩般純潔無邪,沒有過多的慾望,也沒有狡詐的心機。正因為沒有外在物質條件的渴求,人心反而更自在快樂。


故老子一再強調“無為”。“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去做不應當做的事情。凡事順其自然,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只有如此,才能無為而無所不為。


老子認為,要淨化人民的心智,滿足他們的溫飽需求,削弱他們的慾望,強壯他們的筋骨,令人民沒有奸詐的想法和非分的欲求,讓聰明人也不敢胡作非為。如此,天下才會太平。


“虛其心”:


要想使人們的心靈變得純潔,性格變得淳樸,必須要滌除人們心中過多的雜念,祛除貪、嗔、痴。只有思想純淨了,心境方能淡泊寧靜。


“實其腹”:


民以食為天。溫飽問題,任何時候都是關乎民生的頭等大事。但食物不宜太過奢侈鋪張,能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已然足矣。倘若一味地追求口腹之慾,則反而有捨本逐末之嫌疑了。當今社會的很多富貴病,皆為病從口入呢。



“弱其志”:


做人,不是不要有志向,而是要減少非份的欲求,不要有太高、太大、不切實際的慾望,不能太過爭強好勝。以平常心做尋常事,如此,不期望,才會不失望。


“強其骨”:


身體是革命的根本。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要想讓國家強大興盛,首先要讓老百姓都擁有強健的體魄。


當然,強骨,不但指擁有強健的體格,更指要有做人的骨氣。“士可殺而不可辱”,有骨氣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受人尊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保持淳樸天真的本性,順應四季萬物的更替,不強求、不奢望。這種極其樸素的狀態,未嘗不是一種美好。


曾經讀到過一則小故事,是說一個漁夫在海邊釣魚、曬太陽,剛好有一位富翁經過,好心地告誡他必須要多幹活,賺更多的錢,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漁夫問道:“什麼是幸福的生活呢?”富翁認為,那是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比如:自由自在地曬太陽。漁夫聽後大笑,說:“我不是正在過這樣的生活嗎?”


故事雖小,卻頗有深意。這不正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最好詮釋嗎?

小時候,幸福是如此簡單。餓了就吃,吃了就玩,哪怕是一塊小小的泥巴,也能變出無數的花樣,能玩得不亦樂乎。


為什麼長大後,在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的情況下,許多人反而感到不快樂呢?那是因為外在物質形式的攀比,讓人們失去了原先的幸福感。



林語堂先生說:“什麼是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瞧,幸福其實就這麼簡單。


生活需要做減法,適當控制自己的慾望,崇尚極簡主義生活,方能讓心靈獲得更大的自由。

人要追求美好的生活環境並沒有錯,但凡事都要懂得適可而止。珍惜眼前的幸福,以冷靜的目光去審視自己的心靈和行為,方能知足常樂。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有書君認為,這就是老子所要傳遞給人們的,一種簡單淳樸的生活方式,一種修身養性的崇高境界。倘若人人都能做到這幾點,又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幾句話出現在《道德經》第三章中,是老子“愚民”策略中的“愚民”之法的部分內容。

在這一章中,老子先提出“三不三使”策略,談為什麼要“愚民”:“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然後列舉聖人的“愚民”之法,談怎樣“愚民”: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最後得出“愚民”大治的結論:“為無為,則無不治。”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意思是:

“所以聖人治理國家,讓百姓的思想單純,讓百姓吃飽肚子;讓百姓的志向弱小,讓百姓的體質強健——始終讓百姓保持沒有智謀沒有慾望的狀態,使那有智謀的人不敢妄作。

“愚民”的思想源自老子——當然,身處統治階層又並非統治者的老子從國家穩定、天下太平的樸素願望出發,提出了“愚民”的治國策略,也就是說,老子的愚民策略不是建立在欺壓人民基礎上,而是為了順應自然,使人民生活更安定。這種策略,恰恰又符合他推崇的“道”。 怎樣“愚民”?老子為統治者支招:一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不推崇讓人羨慕的比一般人強的榜樣(人或事物),使百姓平平淡淡,沒有什麼追逐效仿乃至攀比的;二是不珍愛難得的財物,使百姓心無旁騖,沒有貴重的概念,不會產生什麼東西非常好,也要得到的想法,就不會去偷竊,當然就沒有盜賊產生了;三是不讓那些容易讓人產生非分之想的事物出現,使百姓保持沒有慾望,心不被迷亂。這三點歸結起來,就是讓百姓保持心無雜念。老子舉聖人治國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例子,不過是為前面的三點策略張目。“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是這個策略的目的,終結目的就是“天下太平”。在這裡,老子一方面提出“不尚賢”方針,一方面又極力推崇聖人。 在這裡就老子“不見可欲”的主張稍多談一點兒:不使能引起人們慾望的事物出現,確實可以減少人們的“心亂”,這不只對為政者有意義。比如,俗語說的“露白”,有些讓人眼紅的綁票搶劫,就是太張揚有錢造成的;比如,女人過分顯露的“性感”,確實容易讓人產生非分之想,進而造成他人的犯罪。即使定力比較好的人,在特別有機會時也有心動的時候,如果不造成這樣的機會,避免他人的心動,或許可以避免一場危機。

老子在提出“愚民”之法時拿聖人說事,似乎這就是真實出現過的例子。老子所說的聖人有沒有,不好考證,是堯還是舜,是商湯還是周文周武,好像都沒有達到老子所說的聖人標準。

老子基於當時華夏僅有的範圍提出了三點策略,他沒有料到、也不可能料到人類社會的發展變革,即使在華夏範圍,後代的發展也超出他的想象。“常使民無知無慾”是不可能的。偌大個世界,人類的智慧不可能停留在原始水平上。無智無慾,就會落後;而天下又不可能都保持無智無慾,別人有心智又有慾望,所以誰落後誰就處於劣勢,處於劣勢就會被弱肉強食。愚昧落後不是“處下”,不是“守柔”。

《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這裡的“無為”是通過“愚民”的方式,使智者“不敢弗為”(帛書本第三章)的“無為”。智者“不敢弗為”,統治者當然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所以“無不治”。

再次強調,《道德經》是一篇具有普世價值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基於對實踐的總結基礎上形成的理論認知,對實踐有指導價值,不是“修行”專著,“修行”之說是誤入宗教歧途的歪理邪說。《道德經》也不是“修煉”之書,不是中醫學理論,更不是教化人成仙的天書。


陳廣逵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可以這樣理解。虛弱其心志,實強其腹骨。虛其心就是清心,也就是不要有爭強好勝之心。弱其志就是寡慾。也就是不要有為所欲為之志。實其腹,就包腹,也就是一簞食一瓢飲,強其骨就是增強體魄。真正做到這四點真的很少。陶淵明獨愛菊做到了清心,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不該其樂。做到了三個,清心寡慾,果腹,如果按境界算他只是第兩重半境界。他也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但他卻因病早死了。而後世做到這四點的也許只有龍場悟道的王陽明和武當宗師張三丰了。這四句話要兩兩辯證著看,虛實,弱強。心志,腹骨,這四組分開理解都是錯誤的。而這四組又兩兩組合,辯證理解。而心志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思想和意志,腹骨,也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吃飽了喝足了,鍛鍊身體的意思。可以說虛心是為了弱志,也就是現在成語清心寡慾的意思。實腹是為了強骨。也就是增強體魄。這是老子道德經長生久視之道。道德經的經典在於它的每一個字既能獨立理解,又必須關聯辯證理解。道隱無名,無有玄,懷仁天下天地寬。讀道德經,就是虛心弱志。實腹強骨。這就是老子所謂的長生久視之道。


沐雨成風


我個人理解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1,“虛其心”。虛與實相對應。虛,就是保持空、靈的狀態。我們常說做人要虛心,要虛懷若谷,學習要虛心求教。謙受益,滿招損。做人就是怕一瓶不滿,半瓶子晃盪。

2,“實其腹”。實,就是充實。腹,指腹部。怎麼叫實腹呢?物質和精神。要吃的好,要學的飽,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做人你要肚子裡有東西,要充實自己。人人過的充實,則這個世界就少了很多閒的蛋疼的病態的人和事。

3,“弱其志”。弱與強相對應。弱,不是沒有。我認為是指做人立志不要貪多,志向單一更能實現夢想。目標不能太大、太高、太複雜。好高騖遠,沒有自知之明,則人生危矣。是人都有侷限性,清楚認知自己的侷限,立志才能符合自身條件,合理合道。你要做飯,就安心做眼前的飯,做著中午的蛋炒飯,想著晚上的炸醬麵,這蛋炒飯做不好。太多人躺在床上想著人生理想,卻不肯起床走幾步。

4,“強其骨”。強,壯、大。骨,指精、氣、神。骨裡面有什麼?髓啊。精髓,髓從精來,精從腎來。所以說要有個好身體,從強骨開始,而強骨就要強腎,腎通神,腎有毛病的人就是有氣無神,神輕氣閒的人自然惹人親近。所以有個說法就是要: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做人要有骨氣,這人有沒有骨氣,基本上週圍的人或事都能對其有個大概的感知,這就是為什麼氣場強大的,有骨氣的人會輕易影響周圍的人和事所以骨是所有事物的精髓,是核心。這個動物往往比人更敏感,比如狗狗會因為人的內心感受而做出相應的行為。你發出的氣場會讓動物立馬判斷出你是主導者還是它是主導者,亦或者是主人還是獵物,從而表現出是溫馴還是興奮。

以上基本就是我個人對這段話的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