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炎炎夏日,太陽顯得的咄咄逼人,我們無力改變環境,就只能夠享受這樣的日子啦。三伏已至,我們該如何度過呢?


頭伏吃什麼:雞

南昌“頭伏吃雞二伏鴨”。相對來說,江西、湖南人三伏天養生吃雞倒是很有幾分科學根據。民諺雲:“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燉雞時可適量加入生薑,生薑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的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溼強身的作用。這樣一來,可做到發散體內蘊寒,防止秋髮寒病。

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頭伏吃什麼:餃子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入伏的時候,剛好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麵,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餃子。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頭伏吃什麼: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慾不振,營養不足。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慾,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

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頭伏吃什麼:餛飩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頭伏要吃餛飩,其實對於南方人來說,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比起水餃,餛飩個小皮薄,煮熟後有透明感,另煮餛飩費時短,煮水餃過程則需多次加涼水,方保證熟透。另外還有一點,水餃重蘸料,餛飩重湯料,在廣東地區尤其突出,雞湯、肉骨頭湯是湯底的首選。

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頭伏吃什麼: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眾所周知,羊肉是發汗的食物,是冬日裡再好不過的美食,徐州人卻迎難而上,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吃加了紅油辣椒的羊肉。“伏羊節”是徐州的傳統節日。於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開始,在之後的一個月裡,徐州百姓集聚在各個酒店、飯莊、羊肉館、燒烤攤,吃羊肉,喝羊肉湯,故曰吃伏羊。

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頭伏吃什麼:姜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那麼一年中最適合吃生薑的時候來了,三伏天給了我們祛除病邪的最好時機,正是三伏天的炎熱可以發散體內的寒、風、溼、暑、燥、火,這些邪氣,他們才是致病的罪魁禍首,如果這時在加上姜的助力,那治病祛病更加容易了。

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早上可以喝蜂蜜薑茶,能夠幫助潤腸通便有效防治便秘,排毒素。將生薑洗淨之後去皮切成大片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再放入少量的菊花煮10分鐘左右,最後加入適量的蜂蜜進行調味即可。

這咄咄逼人的三伏天,我該如何承受這灼熱的溫度

伏就是伏,這段時間又熱又溼,儘量伏著,少折騰;覺得乾渴,喝一杯常溫的酸梅湯,生津止渴;覺得沒有能量的時候,喝些羊肉湯,或是早上起床喝一碗綠豆粥。總的來說就是讓自己舒服,心情舒服和身體舒服。這種舒服不僅是當時的快意,更是之後的持續穩定和舒適。這種情況下有利於身體的自我調節,讓氣到該去的地方。

當愛情缺席的時候,

學著過自己的生活。

過自己的生活,

就是跟自己談戀愛,

把自己當成自己的情人那樣,

好好寵自己。

——張小嫻 《謝謝你離開我》

你覺得三伏天適合吃些什麼呢?在評論區嘮嘮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