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全副武装 入伏排队贴三伏贴,市民寻“凉方”应对“烧烤”天气

出门全副武装 入伏排队贴三伏贴,市民寻“凉方”应对“烧烤”天气

昨日,浔城迎来了三伏,气温一度飙升到35℃以上,天气闷热,地面开启了“烧烤”模式。街上的行人匆匆忙忙地躲避着阳光,市民纷纷“全副武装”出行,不少市民扎堆贴“三伏贴”。“三伏”到来,提醒大家外出时注意避暑降温,高温下作业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专家建议市民多吃“苦”。

出门全副武装 入伏排队贴三伏贴,市民寻“凉方”应对“烧烤”天气

市民排队贴“三伏贴”。

“三伏天” 市民全副武装抗高温

昨日是“三伏天”的初伏第一天,高温中浔城仿佛变成一个露天蒸拿房,街头出行的市民长袖、墨镜、太阳伞等防暑装备“全副武装”抵御高温天气。浔阳晚报记者走上街头,发现路上鲜有人行走,多是“全副武装”骑电动车的市民匆匆而过。

浔阳晚报记者走在路上,只觉得热风逼人无处躲藏,裸露的皮肤在烈日炙烤下阵阵发烫,走几步便汗流不止。站在路边只要有汽车从身边驶过,发动机和尾气排出的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让人十分难受。

“不愧是入伏了,7点太阳就出来了,一大早就感觉热得让人透不过气。”市民吴女士说,“这么热,胃口都差很多,什么都吃不下。”骑车上班的王女士说:“我准备了遮阳帽和防晒衣,可以护着脖子和手臂,我一点都不想暴露在阳光下,恨不得把自己包起来。”

头顶火热的阳光,脚踏滚烫的马路,在公交站台,浔阳晚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在候车时太阳伞、小风扇齐上阵希望给自己一丝凉意。

市民扎堆贴“三伏贴”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也是人们阳气 最旺盛的时期。为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不少市民都选择在“三伏天”去医院贴“三伏贴”。

8时许,浔阳晚报记者在城区医院看到,前来贴“三伏贴”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市民更是早早就来排队,患者以老人居多。室内到处弥漫着浓浓的中药味,医务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有人负责制药贴,有人负责为患者按摩穴位贴“三伏贴”。“都说入伏第一天贴效果最好,所以我6点多就赶过来排队了。”一名排队等待的市民说道。

还有不少市民觉得专程跑一趟医院太麻烦,于是,网购“三伏贴”成为新热潮。浔阳晚报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三伏贴”进行搜索,结果显示有70页的宝贝,样式、功效、价格不一,便宜的只要十几元,贵的则要上百元,让人挑花了眼。

“我看到有些网店销量不错,商户说他们的产品没问题,但仔细查看,一些‘三伏贴’并没有注明生产厂家和药品批文号,担心质量难以保证。”市民何女士想在网上购买“三伏贴”,但不知买哪个好。

医生提醒:网上购买的“三伏贴”具体成分很难弄清楚,另外,市民自行在家里贴敷“三伏贴”,有时候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没找准穴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副作用。所以,最好还是去医院贴敷。

据介绍,“三伏贴”是中医里一种冬病夏治的诊疗方法,用中药直接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通过中药产生的微面积化学性以及热刺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医生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都不适合贴“三伏贴”。

“三伏天”到来,专家建议多吃“苦”

“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专家提醒:除要注意防暑降温外,市民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闷热的天气很容易让人烦躁不安、着急上火、情绪失常,出现睡眠不好、血压升高等症状。应避免熬夜、规律饮食、充足睡眠、适当午睡。尤其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冲冷水澡降温非常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对一些胃肠差的人来说,冷水澡很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伏天养生切记不要冲凉。

另外,市民应注意多补充水分,充分饮用凉开水,同时补充绿豆汤、酸梅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市民在伏天里应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天然养生品。

“三伏天”时节,正是“暑、热、湿”三气相交之时,人体会出现很多的不适症状,如头昏脑涨、浑身乏力、没有精神、食欲不振等,早、晚食粥,午餐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热、祛暑静心,又能补养身体,有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防止中暑。


浔阳晚报记者 金璐 叶涛/文 徐田刚/摄

出门全副武装 入伏排队贴三伏贴,市民寻“凉方”应对“烧烤”天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