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始終在中上水平徘徊,還能考上北大!聽學霸媽媽講述育兒觀!

同事蓮對自己孩子的評價是:成績不太好,很普通,沒啥專長。

但就是這麼個“普通孩子”,卻在北大讀完了本科和碩士,並收到美國名校的錄取通知,即將赴美讀博。

作為育兒博主,如此近在咫尺的育兒達人,豈有放過之理,於是就“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等話題,和蓮有了下面這些深入的交談。

成績始終在中上水平徘徊,還能考上北大!聽學霸媽媽講述育兒觀!

問:平時盯孩子功課緊嗎?

蓮:家長的責任中,“養”的責任更大,因此應該努力工作,爭取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照顧和學習環境。而“育”方面,我相信努力的父母會自然得帶給孩子榜樣的力量。所以我和丈夫都忙於工作,從不盯孩子功課。

飛機起飛前,都會提醒“如遇意外,帶小孩的家長,請先佩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後,再為孩子佩戴氧氣面罩。”

如果父母犧牲自己的事業、愛好、人生,必將導致內心的不甘和怨憤,並會將自己未達成的理想強加於孩子身上,令孩子背上超大的壓力。

其實孩子的本性都是要求進步的,但當父母比孩子還緊張時,孩子反而不急了。

問:家長忙事業,不管孩子,但孩子也並沒自覺學習怎麼辦?

蓮:和老師搞好關係!

和老師搞好關係:老師不會給家長施壓;老師願意多付出一點管你孩子;學習方向更明確,少走彎路。

問:怎麼和老師搞好關係?

蓮:“經營情感!”

老師也是人,也需要關心,甚至吐槽,如果有人能不道德綁架老師,深刻理解他們,那麼老師自然也會站家長角度,幫家長分擔忙碌帶來的育兒不足。

問:具體怎麼做?

蓮:經常打電話(當時只能電話,現在可以微信);經常感謝(不是物質感謝,是真情實感的表達感謝!);經常約飯(沒有什麼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成績始終在中上水平徘徊,還能考上北大!聽學霸媽媽講述育兒觀!

問:孩子小學低年級時,你怎麼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蓮:沒怎麼培養,都沒空管他。但有這麼件事:兒子進入小學後,第一次考試只有40多分,還很開心,回家見到我笑嘻嘻地說:“媽,我們今天考試了,這是試卷!”

說起兒子當時的神情,蓮忍不住笑,這個傻孩子,他根本不知道40多分意味著什麼。

問:後來你是不是找他好好談了談?

蓮:沒有,當時我看了眼他遞過來的卷子,然後使勁扔到角落,訓斥他:這個分數你也好意思拿回家?!這個分數是不及格,是很差的分數!

當時,兒子被嚇得愣住了,整個人呆若木雞、不知所措。

從此以後,兒子知道了什麼是好成績,自己一定要努力爭取好成績。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不知道什麼是“好”,所以家長要用有衝擊力的方式,讓孩子記憶深刻。

問:聽上去很強勢……

蓮:我也會示弱,比如:即使兒子才讀小學,我也會找兒子商量一些事情,並問他:這事,你看怎麼辦?你教教媽媽,該怎麼做呀?

而且,我還很會道歉,有時候沒控制好脾氣,兇了孩子,一旦我意識到了,會馬上向兒子道歉。

成績始終在中上水平徘徊,還能考上北大!聽學霸媽媽講述育兒觀!

問:你是怎麼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蓮:我和丈夫從外地到上海,沒錢沒背景,白手起家,完全靠自己打拼,擁有了房子、票子、車子,我認為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讓他知道,上進能帶來什麼。

問:很多父母也很努力,但孩子並沒有被他們“以身作則”感化,你怎麼看呢?

蓮:可能是因為孩子看不到“生活因為父母打拼而有大的改善”吧,所以就意識不到,努力、上進、奮發對人生的重要。

問:你一直說孩子成績一般,能考進北大,肯定還是尖子生吧?

蓮:我兒子小學和初中成績比較好,但就讀的學校很差,後來通過中考,他自己考進了一個非常好的重點高中,而在高中階段,他的成績一直在中上而已,大概10-13名吧,沒有拔尖過。

問:這個高中這麼好?成績中上都能進北大?

蓮:學校是真的好,但考前也需要再衝刺一把。另外,其他很多成績中上的學生或許也能進北大,但最終沒進,很可能是他們不敢填這個志願。

問:看來你還是很有魄力的。

蓮:沒有沒有,學習由孩子自己負責,所以,志願是孩子決定的,他比較有魄力,我們尊重他的決定。

成績始終在中上水平徘徊,還能考上北大!聽學霸媽媽講述育兒觀!

和蓮聊完,我有種感覺:有些人看起來整天面帶笑容,並不是因為他們事事順利,只是他們更敢於面對問題,善於遺忘不幸,勇於擁抱欣喜。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