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穷帽子”吃上“生态饭” “共享农庄”带农户奔小康

未来网(www.k618.cn中央新闻网站)井冈山7月19日电(记者 何欣 杨佩颖)“我14年就脱贫了,现在住的三层小楼房是14年拆旧建新的。”井冈山柏露乡长富桥村村民杨春雷告诉记者,现在住的新房子是在政府危房拆旧建新的政策下,重新建造。

走进杨春雷的家,可以看到庭院里停放着两辆摩托车和一辆小孩玩具车,大门上挂着两个大红灯笼。

一踏进杨春雷的家门,就可以听到小孩嬉闹的声音,原来是杨春雷的女儿带着孩子回家过暑假。“每年暑假,我家女儿都会带着小孩回家住一段时间。”杨春雷说。

杨春雷告诉记者,没有脱贫之前,自己种植12亩的水稻,每年可以收入将近1万元。为了供5个女儿上学,杨春雷在农闲的时候,会骑着自行车去离家3、4公里的地方打工,给其他村民修房子,每年也可以收入1万元。

但是当时,杨春雷的家里只有他自己一个劳动力,一年将近2万元的收入还是无法供5个女儿上学。

而当时初中毕业杨春雷大女儿的一个举动让杨春雷记忆深刻。

那个时候杨春雷的大女儿初中毕业,已经考上了高中,但是却拿着高中录取书对杨春雷说“爸,我不去上学了,我到外面打工赚钱供妹妹们读书。”

提及到,因为家里经济的原因无法供大女儿读高中时,杨春雷落下了眼泪,捂着胸口,嘴唇颤抖地说:“当时我听到大女儿说这句话的时候,眼泪都流下来了,心里好难过。”

杨春雷的二女儿告诉记者,小时候为了交学校的补课费,大姐不惜剪掉留了多年的长发,卖了50元让自己去拿着这个钱交补课费。“当时的学费都是我爸爸在山上砍柴,然后去镇上卖,供我读书”杨春雷的二女儿说。

而随着脱贫攻坚的大风吹进这座大山,吹进杨春雷的家里,杨春雷在14年脱贫了。现在4个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另外一个小女儿在高中学校当老师。一家7口变成了18人的大家庭。

摘掉“穷帽子”吃上“生态饭” “共享农庄”带农户奔小康

杨春雷向记者介绍当地政府给予他的一些政策补助。 未来网记者 何欣摄

走进杨春雷的家,可以看到在墙上贴着一张“井冈山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明白卡”:产业奖补,贫困户产业奖补规模为1亩以上。茶叶种植每亩奖补1200元;毛竹林低改每亩奖补1000元……

虽然杨春雷没有种植任何产业,但是现在将闲置的3亩地流转出去了,每年每亩地补贴360元。在墙上的一张“井冈山柏露乡长富桥村贫困户2017年年度收益确认公示表”上,政策性补助收入一栏中“基础设施帮扶(危旧房改造或移民搬迁补助)全年收入14314.44元”。

“我家以前是砖木结构,14年开始进行危旧房改造,政府将近补贴了1万5千元,现在住上了3层水泥结构的楼房,一层和二层都有4个房间,一个客厅,一个洗手间,三层正在装修。”杨春雷说,当地政府还给他们家送了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电。

摘掉“穷帽子”吃上“生态饭” “共享农庄”带农户奔小康

14年在政府危旧房政策的帮助下,杨春雷住上了3层楼房。未来网记者 何欣摄

当地政府不仅出钱给杨春雷盖房子,还给杨春雷提供了一个护林员的工作,一个月工资800元。

杨春雷告诉记者,前几天,小女儿还带着他和他老伴一起去北京旅游,去了天安门和长城。

这是杨春雷第一次出远门,当小女儿告诉他去北京旅游时,他怕会花很多钱,一开始不愿意去。但是当小女儿告诉他说“你们都辛苦了一辈子,抚养我们长大也很不容易,想让你们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时,杨春雷答应了小女儿。

提及到第一次出远门的感受时,杨春雷告诉记者,虽然北京很大很好,但是还是待在自己的家里舒服。

“我现在的生活变得很好了,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我也不需要种田,出去打工了。”杨春雷告诉记者,自己的四女儿是一名医生,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2000元的生活费。

而杨春雷所在的村正在打造旅游项目,位于井冈山柏露乡成富侨村的红色体验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充分将乡土特色提炼和发展,引入市场主体,集民宿、农庄、水上乐园、田园观光、农业采摘休闲、峡谷探险等为一体。

农户可以将闲置住房、土地、菜地等入股,企业来将其改造成有特色的民宿,农户和企业各占股一半,收益也对半分成。

这是柏露乡红色体验小镇田园综合体推出了“共享农庄”的理念。

走进红色体验小镇,一栋栋白墙红瓦三层楼房映入眼帘,整洁干净的道路,每家庭院都栽种着各式各样的花。

红色体验小镇依山傍水,群山环抱,风景优美。让人不禁想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诗句。

柏露乡长富桥村村支书吴春香介绍,“共享农庄” 采取“共享+互补”的合作模式,把闲置的房屋、土地、菜地等盘活了,充分尊重了农村发展现状与传统民俗风情。引导农民参与创业或发展第三产业,搞活了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柏露乡还成立了长富桥村旅游协会,制定了详细的业态管理办法,景区内的餐饮、种养业等旅游服务产业,经营主体都当地居民,带动了长富桥村村民及周边村民发展经济,让村民得到实惠。

“我也想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一所民宿,这样生活就会越来越好。”杨春雷说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不仅要脱贫,还要过上小康生活。

摘掉“穷帽子”吃上“生态饭” “共享农庄”带农户奔小康

杨春雷所在的村庄正在打造红色红色体验小镇田园旅游项目,杨春雷也想将自己的家改造成一家民宿,过上小康生活。未来网记者何欣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