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写作模型,绘本《爱笑的鲨鱼》对比典故《周处除三害》

绘本《爱笑的鲨鱼》是一个很典型的故事,以“目标-努力-失败-成功”为结构。或者说,《爱笑的鲨鱼》是一个“找朋友”的故事。

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析这个故事,可以找出几个关键词,比如信任、除害等。

细想《爱笑的鲨鱼》,我联想到了《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把这两个故事简单比较下,能得出一个故事模型。

“鲨鱼笑笑也想跟他们一起游泳和潜水。可是,每当笑笑向鱼儿们微笑时,他们都会迅速离开。”——这是鲨鱼笑笑的遭遇。

周处,又有怎样的遭遇呢?《晋书》载:“州曲患之”。在另外一篇文言文中,是这么记载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我想,像周处这样一个人,“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迎面朝你走来,你会跟他打招呼吗?他跟你打招呼,你会应吗?还是惹不起躲得起?

在乡人面前,鲨鱼笑笑和周处是一样的,不受待见。

只是鲨鱼笑笑是个好人。笑笑“是大海里最爱笑、最阳光、最有趣、最喜欢交朋友的鱼,也是个头儿最大、牙齿最多的鱼。”

而周处,本是个坏人,一定作恶不少。

这两个故事,开头对人物形象的设定是不一样的。

周处的故事模型是这样的:

作恶→改变→碰壁→除害→接纳

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入山射杀猛兽,投水搏蛟人谓死,皆相庆贺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终为忠臣

鲨鱼笑笑的故事模型是这样的:

行善→碰壁→改变→除害→接纳

最爱笑、最阳光、最有趣、最喜欢交朋友的鱼找朋友屡屡碰壁

呜呜地哭起来,再也不喜欢微笑了吓跑渔夫救了鱼儿们和鱼儿们成了好朋友一起玩

只是,周处的“改变”在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而鲨鱼笑笑从“笑到哭到不笑”的改变,虽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条上,但并没有非常直接地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换一个设定。一开始,鲨鱼笑笑也是作恶的,如周处一般。我想,这样的故事也是有意思的。印象中鲨鱼凶恶,所以写他作恶也是很合适的啊。因为作恶,所以鲨鱼笑笑不收待见,所以他孤独,所以想交朋友,所以他会改变,所以出手去相助,所以最终被大家接纳。

于是,鲨鱼笑笑的故事和周处的故事一样了,同在一个故事模型中了。

作恶→改变→碰壁→除害→接纳

陆生作:写作模型,绘本《爱笑的鲨鱼》对比典故《周处除三害》

“除害”是绘本《爱笑的鲨鱼》和历史典故《周处除三害》本来就相同的地方。笑笑,吓跑了渔夫。周处,除了“三害”,一害是猛虎,一害是蛟龙,一害是他自己。“除害”或者说“解难”这样的情节设计,往往会改变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讲故事中很需要这样的“拐弯”。

我们在阅读故事的时候,找一找,归纳出故事中的一块块积木,如“碰壁”、“除害”等,把它们用一定的顺序有机地组合起来,就能编出好故事。试试吗?故事可是很灵活的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