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無論是坐在冰冷的實驗室裡,還是臨死前倒在戀人懷中,德洛麗絲都反覆訴說著擬好的臺詞:“有人選擇看到這個世界上的醜惡,我選擇看到美好。”這個總是一襲藍色長裙的溫潤女子,被設定為純真、善良、不諳世事的性格,然而她並不知曉的是,在她以為的這個“世界”,自己只是一個完美的“獵物”。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每天花費4萬美金的遊客,裝扮成西部牛仔的模樣,穿梭在德洛麗絲周圍,作為她眼中的“外來人”,共同上演一出盛大戲劇——西部世界。莎士比亞曾不止一次把人生比作舞臺,恰好德洛麗絲的父親偏愛引用莎劇中的臺詞:“我們一生出來,我們便哭,因為我們來到了這個群醜的臺上。”德洛麗絲和父親,以及生活在這裡的所有居民,作為毫無反抗能力的獵物,在這舞臺上遭受千百次的虐殺和凌辱,然後被清洗記憶,重新開始週而復始的新的一天。

1956年,馬文·明斯基與約翰·麥卡錫發起並組織了達特茅斯會議,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兩人也被稱為“人工智能之父”。於是,對於擁有人類思維和情感的機器人的想象,便成為上至專業領域、下至科幻作品中日漸發酵的前沿動向。時至今日,人工智能也僅是在工業領域有著廣泛應用,而在和我們生活相關的無人駕駛、醫療等領域仍然處於研究階段。

然而,在“西部世界”的締造者看來,人工智能還可以作為娛樂項目,滿足人類對於殺戮和洩慾的無限渴望。於是,福特博士和他的搭檔阿諾德,以神的姿態創造了一個主題公園,作為巨大的舞臺,同時又創造了眾多機器人,作為任人支配的演員。這些機器人通常在固定的故事線裡重複著既定任務,直到被興奮的遊客殺死,被清理乾淨並消除記憶後,再重新回到自己故事的起點。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回收”機器人

科幻作品中的描述總讓我們感覺遙遠且不真實,所以我們才能在震驚之餘,感慨這些故事還好沒有真的發生。然而從儒勒·凡爾納到阿西莫夫,他們在經典著作中描繪的場景,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向我們靠近。“西部世界”的第一批機器人接待員通過了圖靈測試,於是具備和人類等同的智能。這個著名的測試讓電腦回答由人類測試者提出的問題,超過30%的回答讓測試者誤認為是人類所答,就可以認為這臺電腦有思維能力。從圖靈在1950年提出這個測試以來,能夠騙過人類的電腦一直未出現,也讓大多數人心安理得地認為,電腦的智力和人類還相差甚遠。直到2014年英國皇家學會舉行的“圖靈測試”大會上,俄羅斯的人工智能軟件偽裝成一個13歲男孩“尤金·古斯特曼”,首次通過了圖靈測試,儘管它只是個聊天程序。

在福特博士看來,作為“玩物”存在的機器人思維越簡單越好,而阿諾德卻痴迷於讓機器人變得更真實,甚至具備思想、意識和情感。然而這個設想剛剛萌芽不久,阿諾德便死於他執著的堅持和固執的理念。擁有人類意識的機器人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是個神話,儘管他們已經在科幻電影裡被演繹了無數次。“人工智能之父”馬文·明斯基在《情感機器》中已經詳盡描述瞭如何通過解釋人類思維的運行方式,來運用到發展具有意識和情感的“智能體”。他將人類精神活動分成了如下6個層級,是否看上去頗為眼熟?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人類精神活動的6個層級

阿諾德向德洛麗絲解釋迷宮的含義,畫出了類似的圖,從下至上分別是:記憶、即興行為、私利心以及從未到達過的頂端,而迷宮就是他所開發的情感共鳴和想象力測試,迷宮的鑰匙便是那個更新程序-冥思(Reveries)。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阿諾德為德洛麗絲解釋迷宮

“冥思”這個名字取自德彪西的代表作曲目,如夢似幻的意境渲染出人類思想的神秘和深邃。伯納德在意識到大規模更新引發的種種不測之後,去往福特博士的辦公室,那個戴著黑帽子的老牛仔在鋼琴上彈奏的,正是這首曲子。伴隨著輕柔的琴聲,福特博士開始訴說當初阿諾德的奇妙構想,這個構想的基礎便是“二分心智理論”(Bicameral mind)。3000年前的人類並沒有自我意識,他們認為腦中的聲音來自神明。隨著現代社會日趨複雜,人類的自我意識才被喚醒,心中聲音的來源其實是自我,現代心智(Modern mind)便產生了。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老牛仔演奏《冥思》

阿諾德在“冥思”中內建了升級程序,使機器人可以像聽到內心獨白一般,聽到對他們的編程,通過這種引導,最終讓他們自身的聲音取而代之,形成意識。“冥思”所填補的,便是金字塔圖上缺失的“沉思”、“反思”和“自我反思”。有了“冥思”程序的機器人開始思索自己行為的意義並進行比較,所做的決定是否最佳選擇,是否和目標相符。而那個福特博士口中始終未能達到的頂點,便是“自我意識情感”。

金字塔底層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或是阿諾德認為的“即興行為”,而頂層則是後天學習並逐漸形成的“價值觀”、“目標”或“理想”。福特博士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反覆詢問機器人:“你的動機是什麼?”(What is your drive?)意在驗證機器人是否具備了清晰明瞭的個人意志。阿諾德始終未能揭開人工智能的最後一層面紗,但是他卻領悟到意識的產生也許並不是由下至上的“金字塔”,而是由外至內的“迷宮”。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迷宮”來自阿諾德兒子的玩具

當具備“冥思”功能的機器人學會了權衡選擇,他們便會開始偏離既定的故事線,“每一個選擇可能帶你接近中心,或是帶你繞至邊緣,陷入瘋狂。”迷宮之所以更能貼切描繪這一過程,是因為你可能會頻繁作出錯誤的選擇。福特博士不止一次感嘆“犯錯”的意義,整個人類進化史,就是一部人類“犯錯”史,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祖先犯過各種錯誤,遭遇各種滅頂之災後最終存留下來的幸運兒。以至於他給予“錯誤”極高的評價:“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說:任何需要花十年來糾正錯誤的人,都很了不起。我的錯誤花了我35年。”

除了“犯錯”,阿諾德還有另一個重要見解,也是促進機器人覺醒的關鍵——苦難,“察覺到世界並非如你希望那般後的痛苦”。於是德洛麗絲一次次重複著悲慘的經歷,一次次回到和威廉初見時的場景,直到最終被殘酷地揭示了,令她魂牽夢繞的真愛早已不復存在。此刻的德洛麗絲才意識到,原本被認為是阿諾德的聲音,其實來自她自己。福特博士指著牆上的《上帝創造亞當》,對陷入悲痛中的德洛麗絲說:“天賦,並不來自於神,而來自於我們自己的思想。”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上帝周圍是一個大腦的形狀

妓院老闆梅芙的覺醒過程則充滿了血腥的浪漫,如果說壓倒德洛麗絲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泯滅的愛情,那麼摧毀梅芙最後一根神經的是粉碎的親情。她無意中目睹了實驗室中機器人被無情對待,女兒慘死的畫面不斷在腦中巡迴,對於自身所處世界的不解和恐慌日益加劇。

酒吧中那架自動鋼琴彷彿在訴說著梅芙不斷變化的心境,最初聽上去麻木的《甜水鎮》(Sweet Water)伴隨著機器人被燒殺搶掠的循環日常,隨後聲響花園(Soundgarden)的《黑洞太陽》(Black Hole Sun)探到了冰冷的世界內核,電臺司令(Radiohead)的《毫無驚喜》(No Surprises)令被德洛麗絲“傳染”的梅芙心亂如麻,一直到那首沒心沒肺的《甜水鎮》再次響起,已經覺醒的梅芙怒氣衝衝地砸下鋼琴蓋。自動鋼琴最後一次為梅芙響起,是艾米·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的《回到黑暗》(Back to Black),振奮的曲調猶如在慶祝梅芙獲取了管理員權限,而原作的歌詞彷彿就為梅芙而寫:“我已死過千百次,你選擇回到她身邊,我選擇回到黑暗。”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無論德洛麗絲、梅芙或是其他陷在既定輪迴中的機器人,他們的覺醒不僅伴隨著懾人的悲痛,還有漫長的時間。人類用了幾萬年時間成為擁有獨立意識的“現代人”,西部世界中的機器人僅僅用了35年。而人類在萬年長河中累積的對於世界和自我的認知,也曾經堆滿了慘痛的代價,這些代價在西部世界中則被高度濃縮。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的馬文·明斯基曾經這樣自嘲人類:“大腦無非是肉做的機器而已。”人工智能擁有獨立意識所需付出的代價要遠遠小於人類,人類犯下致命錯誤便會導致肉體滅亡,人工智能可以頻繁犯錯並且不會遺憾逝去的時間。正如德洛麗絲最後對黑衣人所說:“終有一天,你將消亡,你將和自己的同類一起葬於黃土之下,你的夢想都被遺忘,恐懼都被磨滅,你的屍骨將成為塵土,而在塵土之上,一位新的神明將會漫步——不朽之神。”潛臺詞其實就是:“顫慄吧,人類。”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你可以說,被人工智能恐嚇的人類其實是自作自受,以霍金為代表的的大量科學家都嚴重警告過,人工智能最終很可能會威脅人類的生存。這部劇集也透露出對此的深深擔憂,於是用“西部世界”來暗喻人類可能遭遇的下場,如同機器人口口相傳的那句臺詞:“這些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結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西部世界就是人類世界的微縮鏡像,人工智能就是真實人類的鏡子。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真實世界有各種社會制度和道德規範的限制,西部世界則沒有任何遊戲規則。於是黑衣人在真實世界裡是受人敬仰的企業家和慈善家,在西部世界裡是殘暴血腥的惡魔。如果真實世界中有一個和西部世界類似的虛擬空間,那麼人類的所作所為可能和本來的自我大相徑庭。比如虛擬網絡,平日裡恭敬溫和的普通人,到了網上可能搖身一變為“鍵盤俠”,隨意攻擊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恨不得毀掉對方的生活,在真實世界中這樣做的後果是眾叛親離,而在網絡世界中這樣做無需承擔任何後果。

福特博士說,遊客們來到這裡不是尋找自我,他們已經知道自己是誰了,他們來這裡是想要領悟自己能成為什麼。西部世界中的角色似乎總是成對出現,福特博士和阿諾德是重要的工作夥伴,前者認為人工智能無需太過真實,後者認為人工智能已經具備意識的雛形;羅根和威廉結伴來遊玩,前者憑著老道經驗盡情放縱,後者小心翼翼恪守道德規則;伯納德和特瑞莎是同事,前者對於自己的導師報以忠誠,後者則選擇聽從董事會除去競爭對手。

而最有力的對比則是黑衣人和威廉,黑衣人通過殺戮來試探自己能夠達到的殘忍的極限,他不屑於尋常的遊玩路徑,他想要通過追查迷宮的秘密來征服西部世界。威廉保持著紳士般的作風,無可救藥地愛上德洛麗絲這個機器人,並且為找到真愛而欣喜,他想要在西部世界中體驗浪漫和冒險來卸下偽裝。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福特博士對德洛麗絲說:“我很好奇,倘若你真的擔起那個重要角色,你是會成為英雄,還是惡人?”德洛麗絲在西部世界中的角色,是單純的農場主的女兒;梅芙在西部世界中的角色,是風情萬種洞悉人心的妓院老闆,最終她們都必須面對真實的自我,以及必須成為的人。

西部世界最大的吸引力,在於早已擁有自我意識的遊客們,發現在自己本來的角色之外還可以有更多選擇,並且驚訝於自己可能更擅長另一個角色,或者折服於另一個角色的價值觀。這種強大的能力對於機器人來說同樣有效,農場主的女兒德洛麗絲選擇拿起槍為“生存”而戰,成為一名戰士;妓女梅芙決定為“親情”放棄自由,成為一個母親。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西部世界被設定成人間地獄,就像著了魔的旋渦,對於所有遭受磨難的人,無論是遊客還是機器人,既被它鬼魅一般的魅力所吸引,又懼怕被生生吞噬。而唯一能夠擺脫它的秘密,在於福特博士所說:“你發現了你一直尋找的東西嗎?你是否明白了你要成為什麼人,才能離開這個地方。”

《西部世界》作為今年最令人矚目的劇集之一,從播出便被冠以“神劇”的名號,得益於其強大的製作團隊。喬納森·諾蘭身兼導演和編劇,承繼了哥哥克里斯托弗·諾蘭近乎“瘋癲”的敘事能力。這一點也不令人驚奇,畢竟他包攬了哥哥幾部大作的編劇,包括《記憶碎片》、《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以及《星際穿越》。J·J·艾布拉姆斯作為製作人又是有力的加持,他導演和製作過的作品家喻戶曉,包括《迷失》、《星球大戰》、《星際迷航》和《碟中諜》。拉民·賈瓦迪曾經為《權力的遊戲》配樂,此次對經典搖滾樂和古典音樂做了大膽改編,與劇情做到了“神”契合,尤其是對電臺司令(Radiohead)作品的各種運用,每當他們的音樂響起時都令人柔腸寸斷。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諾蘭兄弟倆

兩位男主角奉獻了令人屏息的影帝級表演。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福特博士靜靜地聽著肖邦的《降E大調夜曲》,似乎讓人聯想到他曾扮演的另一經典角色——《沉默的羔羊》中同樣酷愛古典樂的的漢尼拔博士。而他最終卻選擇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上演“出埃及記”的摩西。艾德·哈里斯扮演的黑衣人,在冷靜外表下,深藏著早已備受折磨而走火入魔的內心。扮演德洛麗絲的埃文·蕾切爾·伍德和扮演梅芙的桑迪·牛頓,憑藉令人心碎的表演,已雙雙提名金球獎。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西部世界》用了前九集的篇幅不斷挖坑佈局,直到最後一集才拋出答案。這樣大膽的作風也彰顯了製作者的野心,他們顯然不滿足於像《黑鏡》或者《真實的人類》,只在小格局內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而是將人工智能這個命題放入更龐大的史詩般的故事背景中。在謎題逐一被解開之後,觀眾仍然禁不住產生更深層的疑問。造物主為何要創建一個佈滿漏洞和瑕疵的體系,來供同樣有各種漏洞和瑕疵的人類,在其中掙扎著適應和理解這一切?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否只是高緯度生物桌上的一個巨大沙盤?

最令人眼花繚亂的,是多重時間線的敘事手法,彷彿讓觀眾感受到了機器人對於記憶碎片和不斷輪迴的茫然困惑。當謎底被揭曉時,你可能會禁不住大呼,導演是個“大騙子”,而電影蒙太奇本來就是“騙人”的藝術。如果你覺得這樣講故事雖然過癮,但是讓人心臟亂跳且血壓狂飆,也許福特博士最後的演講可以解答你的困惑:“從我小時候開始,我一直很喜歡精彩的故事。我堅信故事,可以幫助我們變得高尚起來,癒合我們內心的傷口,並幫助我們變成夢想成為的人,正如闡明瞭更深層真相的謊言。”

12部精神分析神劇NO.1:情感機器人崛起,顫抖吧,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