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流動性困局 網貸行業尋求自救

遭遇流动性困局 网贷行业寻求自救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穎馨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網貸從業人員來說,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會比現在對這句話的理解更為深刻。“尤其在唐小僧出事後的那一週,我們的交易量出現明顯波動,下降了至少20%。”北京地區某小型網貸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甚至有不少投資人從外地趕到北京,要求退出相關投資項目,並讓平臺提前墊付回款資金。

而在一家頭部網貸平臺負責公關工作的吳雨,即便沒有直接感受到投資人情緒的波動和平臺交易量的驟減,但從領導的傳播口徑中感受到了微妙的變化。“在監管明確要求‘雙降’後,我們就暫停了一切宣傳活動。但最近領導突然要重啟投資人見面會,開始拉新。”吳雨說。

在這種微妙變化背後,網貸行業正面臨一場資金流動性困局。

流動性吃緊

“這個時候,誰要說自己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那就是在瞎扯。”據吳雨透露,在近期一場由監管組織召開的座談會中,華東地區某頭部網貸平臺聲稱自己沒有受“爆雷潮”波及。

記者注意到,這一輪衝擊波爆發的導火索是6月份唐小僧、聯璧金融等平臺的倒下,而在深圳投之家事件爆發後,市場悲觀情緒一度到達頂點。

悲觀情緒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投資人恐慌,開始退出網貸平臺。“連續踩了幾個雷,現在只想儘快將手上最後一個網貸平臺的債權轉出。以後再也不會涉足網貸。”浙江地區一名投資人告訴記者,他連著踩了聯璧金融、投之家、銀豆網三家平臺的“坑”。記者注意到,即便聯璧金融並非P2P平臺,但在這個特殊節點上,也沒有誰會再花功夫去分辨平臺性質。

網貸投資人的提現行為對於無論是頭部平臺,還是中小型平臺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壓力。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在7月7日-7月13日期間,網貸行業成交量為405.17億元,較上週(6月30日-7月6日)環比回升下降5.90%,待還餘額為11374.67億元,環比降低1.76%。

與此同時,部分中小網貸平臺內部運營人員也表示,自6月份以來,平臺資金確實出現了淨流出的情況。

已宣佈逾期的圖騰貸董事長羅潤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近兩個月來,資金淨流出達到2.5億~3.5億元。這樣的流出速度讓羅潤超直呼受不了,“資金撤出率太快,部分中小平臺遭遇擠兌,基本很難活下去。”“傳統金融機構通常會出現兩種問題:一是信用風險,一是資金流動性風險。很多金融機構都是因為資金流動性風險而倒下,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P2P。”小贏科技總裁成少勇告訴記者。

不過,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若平臺運營合規,做到資金和資產一一對應,那就沒有遭受擠兌的說法。現階段出現擠兌的平臺,無外乎自身運營能力不足,加上資產不合規,存在期限錯配或資金池,因此先後倒下。“部分平臺會在鎖定期後,允許投資人進行贖回。恐慌情緒加劇,不少投資人寧願損失本金也要退出,也就容易造成擠兌。”吳雨說。

無獨有偶,行業頭部平臺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資金淨流出的情況。不過相較於中小平臺而言,頭部平臺因自身體量較大,對資金淨流出的反應,暫時沒有部分中小平臺來得強烈。

根據融360數據,7月7日-7月13日這周,網貸行業資金淨流入為-40.47億元。其中,資金淨流出的平臺有273家;資金淨流出超過1000萬的平臺有100家;資金淨流出在億元以上的平臺有14家,包括紅嶺創投、愛投資、聚寶滙、溫商貸、銀谷在線等多家平臺在列。

除了交易量和資金流出上的變化,不少平臺債權轉讓數量明顯增多。截至發稿前,記者注意到,包括陸金服、微貸網等平臺上債權轉讓頁已超過100,按照每頁10個左右的債轉項目估算,平臺上債權轉讓數目超過1000。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告訴記者,6月份開鑫貸運營整體穩中向好,不過受“爆雷”、逾期頻發,連續的負面輿情等因素影響,部分投資人出現恐慌情緒,平臺債權轉讓數量有所增加,復投率有所下降。

除部分個人用戶外,機構資金也在選擇退出。

就出藉端而言,部分P2P平臺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個人和企業,受整體環境影響,部分企業投資人會選擇終止合作。而在資產端,機構資金合作的終止也會給網貸平臺整體運營帶來挑戰。

“機構資金選擇平臺是非常挑剔,較之於平臺背景實力,他們更看重的還是平臺標的底層資產的價值及其背後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宜貸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行業內優質資產稀缺,現階段機構資金抽離也在意料之中。

“自救”

由投資人恐慌引發的資金流動性風險不容忽視,記者注意到,行業多方開始尋求自救之術。

一方面,多家平臺開始聯合發聲,呼籲行業“正能量”;開鑫貸、宜貸網、小贏科技、人人聚財、理財範等平臺通過線上直播,或舉辦投資人見面會等形式,加強與投資人溝通;部分平臺相繼宣佈斬獲新一輪融資,提振行業信心;亦有平臺通過引入機構投資人購買轉讓債權,或是尋求與銀行、保險公司在資產端開展合作,以提高資金流動性。

另一方面,市場期待已久的監管信號也終於逐漸釋放。據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監管或將於7~8月間落實187條網貸備案驗收細則。7月19日晚,北京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文稱,將加快推進行業風險緩釋機制,規範行業緩釋標準;加快推進“白名單”機制建設,推進分級分類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近期一些地區網貸行業出現的項目逾期增加、平臺退出增多、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廢債等情況,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首度發聲:應引導金融投資者和消費者關注相關官方網站和專業人士的正確解讀,勿被外界不實報道誤導,更不要信謠、傳謠,傷害平臺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從2007年國內第一家網貸平臺成立到現在,整個網貸行業經歷了興起到平淡,但似乎這麼多年來的價值,都能輕易被一次負面事件所掩埋。”吳雨認為,投資人應注意區分項目逾期和跑路、“爆雷”有本質不同。對於正常的項目逾期,如果平臺本身是合規經營的,又能夠勇於承擔,積極主動、公開透明地進行處置,不妨給平臺多一點時間和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