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红楼:三春的日常(二)探春的无奈

看得出探春是曹雪芹很喜欢的一个人物,很完整写了她的成长,从一个天真的小孩到她的努力,从她的踌躇满志,写到失意放弃。最后远嫁他方。

浅读红楼:三春的日常(二)探春的无奈

四十回透过刘姥姥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探春的日常生活。她喜阔,三间房屋没有隔断。大理案上满满的字帖,十几块砚台,笔就像树林一般。墙上挂着米芾的画,颜真卿的字。拔步床上悬着葱绿绣花纱帐,窗外可以看到后院种的梧桐。

她喜欢这些细节,攒点钱就托宝玉帮她买些小玩意回来。而且要“朴而不俗的,真而不作的。”偶尔和宝钗商量着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兴致所起就发帖子,办起诗社。

她是努力的,就算诗词上比不上宝钗,黛玉。但是她不介怀,每每作诗,她也用心。

浅读红楼:三春的日常(二)探春的无奈

邢夫人至少有一句话说对了,她说论出身,探春和迎春差不多。可是我觉得她比迎春还不如,她有生母,弟弟,都是拖累,生母的娘家人又都是下人。她着急也会说,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督检点,哪里又跑出来一个舅舅来了。可见这是她心里的痛。究竟是姨娘生的,只能处处讨好王夫人,处处表白着自己的忠心。即便这样王夫人待她也是脸上淡淡的。

有一回写到她做鞋给宝玉,宝玉跟她说赵姨娘听了不高兴,埋怨贾环没人管。探春立刻动了怒说自己又不是丫头专门该做鞋的人。不过闲着没事做了,给哪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宝玉这时候还不懂人情世故,笑着说,赵姨娘心里自然又有个想头了。探春越发动了气,表白说我只认老爷太太,别的人我不管。姐妹兄弟,谁和我好就和谁好。这些话,加上她的恼怒其实就是怕人家觉得她巴结太太了,不管自己生母弟弟。

可是她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人,她对生母弟弟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赵姨娘和丫头们打架那一回,她忙跟尤氏,李纨解释说,“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算计,这又是那起没脸的奴才调停,作弄出来个呆人替他出气。”这话说的聪明,一是说赵姨娘没心机,这是招人算计了。二是说这也不是赵姨娘和人家的恩怨,一定是别人有仇骗了赵姨娘替他出气。

再说贾环,那样怕探春的样子,可见探春平时还是管教他的,只是赵姨娘无知低俗,你再教也教不好了。

探春一开始确实单纯无知,比如王夫人让她协管大观园,李纨是不愿意得罪人,宝钗是不愿意插手,只有她雄心壮志的一心想做好。结果连宝玉也得罪了。后来婆子们晚上耍钱的事情暴露,贾母埋怨,她回说是怕太太事多,王熙凤病着所以没有说。因为知道王夫人是不会替她担待的。以至于后来抄检大观园,彻底让她死了心。这件事也是探春的分水岭,她在这之后,再也不肯管事了。有事就说去回二奶奶。她是冷了心了。

浅读红楼:三春的日常(二)探春的无奈

最后说到管理才能,只看查赌那回,大观园里,只有黛玉和探春的下人们完全没有问题,可见就管理自家这方面,这两人是很强的。都说王熙凤可惜生在末世,一身才能无处发挥,我倒是觉得探春才是如此。探春后来远嫁他国,也许可以算是应了她的话,可以有一番作为,有她施展才能的机会了吧。

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我平时喜欢写书评,书单,偶尔也写写红楼梦,张爱玲和别的经典文学,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