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素书》六:成功和失败的根由

浅读《素书》六:成功和失败的根由

夫志心笃行之术:

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

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六)成功和失败的根由

仁者,人之所亲。一颗种子,人们称之为果实,果实里面的东西叫做“仁”,仁亦代表心。果实无仁或者仁坏掉了,种子就失去了繁衍后代的能力。同理,人无仁则无后,无后即无亲。志心和志仁是一样的意思,仁者爱人,仁之志就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大志!贤人君子要有了仁志的目标,自然会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

人类的福祉基于长治久安,必须让自己深谋远虑、忍辱负重去面对。要维持长久安定的社会秩序,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树立道德标准。打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就必须让人们养成积德行善的行为习惯。构筑和谐稳定的精神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倡导通达晓理的文明行为,需要让人们自觉参与到事物上来。化解不稳定的社会矛盾,则需要教育人们知足常乐。

欲望越多,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结果就会造成多愿者痛苦不堪。精神外弛者,不能应物体物,自然也不可能驭物,结果做任何事情都会失败。不循常理行事、悖人伦公德做人,结果一定是被社会淘汰者。为一己之私损公利己的行为,是鼠目寸光者。一切贪婪卑鄙的手段,都是见不得光、背着别人去做的。自命清高、目中无人者,往往都被众人孤立起来。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不能胜任者去统局,结果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做事的时候如果考虑个人的得失越多,自然顾忌越多,私利越重,最后必然以失败告终!

故,行志心笃心之术,其实就是扬善除恶,用当下的语境去解读,即益增正能量,损灭负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