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子村:抓黨建強產業富村民

小口子村:抓黨建強產業富村民

“過去的小口子村以農業種植為主,從2016年開始我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目前,已經形成粉條加工、苗木種植、日化用品加工、調味品加工、環保型煤加工、養殖、經濟林果業等產業,全村40%的農民從事這些產業,農民年均收入達18300元。”託縣新營子鎮小口子村黨支部書記韓永勝提起村裡的發展就滿懷自豪,他說,正是小口子村黨支部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帶領全村苦幹實幹、擔當作為,使全村在各項重點工作中都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近年來,為了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小口子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障。村黨支部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黨員逐漸將合格黨員的標尺、做人做事的底線、黨員的先鋒形象樹立了起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得到明顯加強。

小口子村創新實施了“新一輪精準大走訪”“黨建脫貧致富引領”“產業項目扶貧濟困”三大脫貧攻堅行動,在國家幫扶、黨員帶動、政策保障協同支撐下,走出了一條“支部+企業+電子商務+農戶”農村經濟發展新模式。特別是粉條加工業,切實為集體經濟的“破零遞增”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生產粉條在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對市場的充分考察,鎮領導和村級帶頭人毅然決定出資辦廠,從根本上告別過去衛生條件差、產量上不去、無自主品牌的小作坊生產經營模式。於是,村黨支部採用政府出資、公辦村管、土地入股的合作模式,投資300餘萬元建起了全自動無礬粉條加工廠,引進無礬粉製品與方便碗式粉製品生產線,整套設備一機多用,具備10餘種規格粉製品生產能力,整條生產線可日產乾粉1500斤、溼粉3000斤。同時,搶抓託縣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機遇,在村委會搭建起電商平臺,推動農特產品進城。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成了產業發展優勢,把產業發展優勢融入到電商渠道內,架起了農民聯繫大市場的“橋樑”,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在廣大黨員的帶動下,在全村上下通力合作與辛勤勞作下,小口子村黨組織強了、村莊靚了、產業大了、村民富了。韓永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依託內蒙古蒙果、聖鐸2家公司,在本村建設苗木基地600畝,發展農民種植戶80戶,通過種苗培育、苗木生產、綠化施工等產業鏈實現種植戶創收,每戶平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林果經濟林建成後一共200畝,以基地帶動群眾家前屋後栽植林果,同時吸引農民入園提供技術服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通過整合農戶散養資源,集中養殖肉羊1000只、生豬150頭、青年母豬40頭,農戶以牲畜入股的方式共同發展經營、共同按股分紅;雅融液體洗滌劑生產合作社、富貴來調味品專業合作社和蒙祥無煙煤生產合作社的不斷壯大,為小口子村民提供就近就業機會,每年至少吸納剩餘勞動力30人,人均年增收18000元;粉條廠一天可以生產3000斤幹馬鈴薯澱粉,除去水、電、原材料、工人工資等,一天產值的淨利潤是3000元,一年純利潤100餘萬元,其收益可以通過投資基本公共服務建設、救濟困難群眾等形式實現效益反哺。在多項產業的共同支撐下,農民的收入節節攀升,小口子村初步實現了黨建強村、產業富村夢。


(呼和浩特日報 記者 苗青 通訊員 高玉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