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言有时候比刀子更伤人!

过去的半个月,自媒体圈可谓是惊涛骇浪。二更食堂、ayawawa、 差评……一波接着一波的热点,前一个还没了解透彻,下一个又翻涌而来。盛夏未至,空气就开始燥热起来了。揭开这些眼花缭乱的事件背后,我们将看到什么呢?

这种舆论风潮让人担忧

前几天,以微信公众号起家的“差评”获得由腾讯领投、云启资本等跟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消息一出,便引来了各方质疑。众多自媒体人以“差评洗稿”的立场,向腾讯和差评发起了舆论围剿和拷问大戏。

诸如《腾讯在投资领域没价值观的不止“差评”一个》、《继续差评腾讯》、《腾讯喜提差评》、《一大波“差评”正向腾讯而来》、《最近,腾讯“差评”如潮》等文章纷纷涌来,直到现在这波热潮都还没冷却。

前些天某日凌晨,“差评”一连推送了六条图文回应质疑,差评联合创始人也在朋友圈回应称:如果大家对洗稿的定义是参考公知信息,或者写同一选题,好吧,那我们不得不承认,整个媒体行业没有人配得上“原创”两个字。

我无意去评判这件事的对错,因为我没有眼睁睁看到这件事情的发生,我没有确切的证据去证明这件事情的对错,但是现在的这种舆论风潮却让我愈加害怕起来。

除非你当面证实,否则不要妄下论断

社交网络的普及,让任何污点都会在互联网被无限放大,墙倒众人推,社媒时代的众口铄金,远不止积毁销骨。

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参,十六岁就拜在孔子门下。在他的家乡费邑,有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在外杀了人,于是便有人将曾参杀人的消息告知了他的母亲。第一个人报信时,曾母在织布,她,很轻松地说我的儿子不可能杀人,未予理睬。隔了不久,又有人跑到曾母面前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予理会,继续穿针引线地织布。但是当第三个来报信的人也说曾参杀了人,曾母骤然紧张起来,她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把院门紧紧关了起来。

曾参为人真诚守信,做事三思而行,谨小慎微,位列儒家五圣人之一,曾母对自己儿子的德行有充分的信任和了解。但是当连续三个人都说曾参杀了人时,曾母的自信消失了。

流言蜚语,原指没有根据、没有得到求证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散布流言者有的也许出于好心,比如告知曾母其子杀人者,但因为传言未经核实,而且最后证明确为虚假,则散布者实为好心办坏事。而有的散布者本身心术不正,出于一己之私怀有某种不可告人目的,而恶意制造传播流言蜚语,以达到其中伤别人自己渔翁得利之效果。这种流言因为是传播者蓄意所为,其危害往往更大。

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良将贤臣,被人言杀死的不在少数。

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逐墨翟,楚信郑袖之言流屈原,宋听秦桧之计杀岳飞,一腔热血,满腹忠魂,本欲力挽狂澜于社稷,在流言下,却只能青山埋忠骨,空怅惘,平添哀怨。

以孔墨之辩不能自辩,以屈岳之才不能自清,何也,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当很多人都指向一种说法时,黑的变成白的,被中伤的人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这就是众口铄金的结果。

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常见,热点一出必然反转,反转之后再次反转,口诛笔伐的狂热之下,没有人会去真正追寻真相。

多少善心的人,被心术不正、出于一己私利的造谣者带着跑;多少无辜的人,被恶言恶意中伤一蹶不振。

电影《搜索》里叶蓝秋,因一次公交车不让座,引起了全民对她的道德谴责,谴责者居高临下,义填愤膺,仿佛人人都是道德的卫士、文明的楷模。然而,谁知道叶蓝秋的不让座,是因为她在医院体检中查出了淋巴癌晚期。

真相有很多种,除非你当面证实,否则请不要妄下论断。

如果你没瞎,别从别人嘴里认识我

一个朋友小k找我诉苦。她是个能力很强的人,做事情也尽善尽美,宁肯自己掏腰包也要把事情做完美,可是公司却盛传她向对手输送利益,尽管没有证据,但是大家却依旧议论纷纷,就连她的直属领导都相信了。

在百般探查下,终于找到了原因。源于一次不久前的行业聚会,有同行在朋友圈发了与她的合影,紧接着公司的业务正巧被这家同行接手,加之业务丢失的那几天,小k正好请假在家休息,这么一串起来,她的嫌疑就被无限放大。小k觉得就算她把事情查清楚并和领导同事澄清了,公司的人依旧还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她,甚至有同事对她自己出钱补贴下属的事议论纷纷:“这一定是在收买人心,一窝腐败,不然她怎么拿自己的钱做事,傻瓜吗?”这事让她很困扰,辩驳无奈之下愤而提出了离职。一个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就这样被人言逼走了。然后,她真的就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她对我说:反正你们既然已经这样给我定性了,那我干脆就随你们愿吧。言谈之间,她几度落泪,要知道,这是她第一次那么投入在一家创业公司,她进公司的时候,也仅仅是因为领导的一句“我信任你”。落到这样的结果,相信大家都会觉得唏嘘。

有一个关于牛怎么死的典故:牛耕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唉,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牛诉着苦,“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

狗告别后,在墙角遇到了猫。狗说:“伙计,我刚才去看了牛,这位大哥实在太累了,它说它想歇一天。也难怪,主人给它的活儿太多太重了。”

猫转身对羊说:“牛抱怨主人给它的活儿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干活儿了。”

羊对鸡说:“牛不想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抱怨它的活儿太多太重。唉,也不知道别的主人对他的牛是不是好一点儿。”

鸡对猪说:“牛不准备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想去别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主人对牛一点儿也不心疼,让它干那么多又重又脏的活儿,还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

晚饭前,主妇给猪喂食,猪向前一步,说:“主妇,我向你反映一件事。牛的思想最近很有问题,你得好好教育它。它不愿再给主人干活儿了,它嫌主人给它的活儿太重太多太脏太累了。它还说它要离开主人,到别的主人那里去。”

得到猪的报告,晚饭桌上,主妇对主人说,“牛想背叛你,它想换一个主人。背叛是不可饶恕的,你准备怎么处置它?”

“对待背叛者,杀无赦!”主人咬牙切齿地说道。

可怜,一头勤劳而实在的老黄牛,就被群体所集合变成的刽子手,“杀”死了,源头仅仅只是一句抱怨。

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随口的一句话,最终会被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挂在墙头示众。

有时候大家并不在乎真相是什么,而是在享受进入这件事情的参与感,所以他们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夸大、会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象。你永远不知道在别人嘴中的你会有多少版本,也不会知道别人为了维护自己而说过什么去诋毁你,更无法阻止那些不切实际的闲话。

而我们毫无办法。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如果你没瞎,就别从别人嘴里认识我,有什么事,请你直接找我!”人言,可以杀人。请谨慎开口,因为你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沾着血腥。

文:甄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