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師造化 得心源”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文:溫冰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熱烈祝賀"師造化 得心源”李雪山水墨作品寫生展,圓滿閉幕,謝謝所有光臨現場的朋友們!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著名畫家溫冰講話

李雪山先生水墨寫生展很成功,很值得慶賀。這次展覽得到了邯鄲市文聯、邯鄲新興國際古玩城、邯鄲山水 藝術聯盟、邯鄲畫院、邯鄲美協等藝術界朋友們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謝邯鄲市文聯主席張全民 先生,秘書長鄭斌先生親自光臨展廳,並對這次展覽和展出的作品給予高度讚賞與肯定。感謝市美協主席 柴宗潔先生,榮譽主席鄭今東先生,邯山區文聯主席王良先生,和所有前來祝賀的老師們藝術界的朋友們,老同學們。我作為雪山的老同學,在此代表雪山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邯鄲美協主席 柴宗潔講話

這次展覽恰逢新興國際古玩城舉辦大型活動,時間倉促。李雪山先生他本來想簡樸的把作品展示在書畫大廳就可以了,而我們幾個老同學看到雪山作品後很震撼,這麼多的好作品應該分享給邯鄲藝術界的朋友們,讓大家一睹李家山水的風采。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邯鄲榮譽主席 鄭今東老師講話

李雪山,號誌鳴山人、可潤堂主,畢業於河北大學工藝美術學院。2008年進入北京畫院李小可工作室進修中國山水畫藝術,十年來多次跟隨李小可老師深入生活,師傳統,師造化,堅持到大自然中寫生創作,深得李家山水之真諦。李可染先生說過:“人離開自然,就不可能有 如何創造”。李小可老師說:“藝術的感染力往往產生感動,產生藝術家對生活和文化的感動 ,而成於實踐與思考”。黃賓虹在《黃賓虹話語錄圖釋》中講到,“法從理中來,理從造化中 來”。師造化是本,自存面貌之真是為貴。雪山先生深知此理。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畫展作者、畫家李雪山致辭

近年來,雪山先生帶領邯鄲山水藝術聯的同道朋友們,不辭辛苦,每年春秋季節赴太行山 寫生,深入生活感悟自然。雪山先生曾說,“越是深入生活越會對傳統對自然由衷的敬畏。道法自然”是中華文化發展根基,是源頭活水”。這次畫展,是雪山先生第一次辦個展,這次展覽的作品是雪山先生多年寫生留下來的精品力作,看後倍感振奮,感染力極強,有一種雄渾大 氣壯觀的滄桑美,我想這種正能量來自作者的秉賦、氣度與胸懷,也包含了他對“真、善、美 ”追求這一信念的堅定操守。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鄭今東先生在開幕式上講到,“我一直在關注雪山的繪畫,這次一下看到李雪山這麼多作品,感到很吃驚,讓我耳目一新,的確有長足的進步。那麼能讓他畫出這麼多作品這說明什麼呀?這應該說明他對繪畫的一種專注。有專注精神才能幹出事業來。有句話說“什麼是真正天才”真正的天才是在專注中燃燒,我感覺雪山這一段一直在燃燒,他這個火能把雪山溶化!終將匯成江河流向大海,我想這大海是他的精神歸宿,而這過程一定是曲折的,一定是可潤一方水土的”。 李雪山最初和山水結緣是在2006年,他與邯鄲學院的教授趙洪生、閆永軍,趙冰等帶領藝術生去山東臨沂寫生,開始是帶著油畫工具去的,畫了幾天油畫後他竟然想畫國畫山水了,找來冊頁畫了幾張,教授們看了感覺驚歎,一致讚許雪山走山水畫之路前途不可估量。郭寶軍教授見過雪山作品後,感覺有李家山水韻味。建議到北京畫院李小可工作室進修深造。一個成功的人總會遇到高人指點的,一個能把握機會的人命中註定會成功。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08年雪山把自己的企業安排妥當,毅然決然到了北京進修,在外人看來很是不務正業的舉動,怎知他童話般的畫家夢想根深蒂固地流淌在血液裡。而更大的動力來自他幾位成名的同學,如方力均、郭寶軍、賈廣建、齊海峰、張玉華等,榜樣的力量太大了。雪山常自信的說, 都是同學能差到哪去?只有不懈的堅持追求夢想的人一定會成功的。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河北工藝美術學校的老同學合影

李小可老師又成了他命運中的貴人,正統的中國山水畫教學理念,使他終生受益,不僅僅 是繪畫技法上的突飛猛進,更是得益大師那種胸懷古今放眼世界氣度、平易近人厚德載物精神,李小可總給朋友介紹李雪山,說是邯鄲的、開過印刷廠。因為李小可老師也做過版畫印刷廠, 這種緣分的親切感總美在雪山心裡。人能成為大師,總有必成的理由的,而不是靠炒作,誇誇其談,雲山霧繞的擺譜,大多惜言如金的。李可染先生曾拿作品求教齊白石老人時,齊白石只是說了一句話“畫的再慢點”。李可染悟出了“屋漏痕”那麼蒼勁厚道筆斷意連的線條。李可 染先生稱自己是苦學派,是白髮學童。一個謙遜厚道之人必出厚道筆墨。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邯鄲市文聯主席張全民,秘書長鄭斌先生參觀畫展

李雪山出身於平凡的農民家庭,傳承父母、祖輩傳下樸素善良的美德,與人為善、厚道做人 、專注做事的家訓,這種美德同時也感染了雪山的同學們。李澤民老師是李雪山的啟蒙老師,李澤民是天津美院孫其峰先生的學生,文革時期下放到了邯鄲縣。當年李雪山在公路邊給生產隊買菜,閒下來拿著小本子畫速寫,李澤民老師看到了感覺不錯,問,你有老師嗎?雪山回答說沒有 ,那你來文化館找我吧。這種恩德是雪山一生難忘的。當年李澤民老師開始在邯鄲縣文化館免費開辦暑假美術培訓班,從此開始了正規的美術學習,縣文化館離雪山家東小屯村很近,縣裡的同學在邯鄲沒親戚可投宿,雪山就讓他們住在自己的家裡,其中柴宗傑,劉富國,張海彬,秦延民等 。白天上課,晚上雪山帶領一大幫同學騎上自行車到火車站、汽車站畫速寫畫頭像。東小屯村在邯鄲東郊,邯鄲市裡的同學們也常來找雪山到鄰居家畫農民頭像,如方力均、耿少坡,嶽志強,趙湘君等。雪山總是熱情接待,走東家串西家的找模特兒,互相學習。我想,這些畫壇的 佼佼者當年一定也受到這一家人的美德感染過。李雪山學習很刻苦,最終以整個邯鄲地區第一名成 績考入當時的河北工藝美術學校。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09年秋,和李小可老師在七渡寫生

畢業後李雪山和方力均一起分配到了邯鄲市廣告公司,之後方力均又考上中央美院,而李雪山在廣告公司開始創辦美術學校,教書育人。鄧小平南巡後,李雪山開始下海,開辦彩印廠 ,這一晃二十來年過去了,但他的畫家夢仍沒有熄滅。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07年和鄭今東老師在慄憲廷老師家做客

鄭今東老師是雪山的掌舵人,2007年跟隨鄭老師拜訪北京上苑畫家村賈方舟先生,並在李嚮明老師家小住,後又到宋莊拜訪慄憲廷老師,並做客方力均家,這種經歷是難忘的,震撼的、 受益很深的。於是他決定,宋莊這村一定要來。

2008年李雪山在北京進修期間,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08年郭亮,絕壁長廊

在北京通州宋莊164號租住。看到很多畫家朋友不會電腦、 不懂網絡,作品沒有出路,雪山便開始在宋莊辦起了“當代宋莊”網,聘請了肖靜等幾名電腦人才,為畫家朋友們免費宣傳作品,報道畫展,幫朋友們做點實事,做的是風生雲起。雪山的工作室成了畫家們聚集地,朋友來了有酒有飯,這種家的溫暖使朋友們一生懷念的,更是成了邯鄲籍畫家們閆永軍、王明俊、陳建平、薛銅山、金光新、劉儼然、賀俊玲,崔乙等常聚集的家 。我想,為什麼雪山畫展能有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來捧場,這和他平日為人善良,愛交朋友有關。初次看見雪山認為他是個默默寡言的人,一旦認識了他,你會感受他內心如此之美,他的熱情總會溫暖你感染你。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09年,呈坎,徽韻

李雪山2016年從北京回到邯鄲老家後開始創辦邯鄲山水藝術聯盟,當然這不是盈利機構,是個公益的事業, 作為邯鄲畫院的山水畫藝委會主任,促進邯鄲山水畫藝術發展是他的職責,同時也傳播了李可染、李小 可李家山水精神。他對邯鄲書畫藝術的貢獻是眾所周知的,他在邯鄲書畫藝術界是有凝聚力的,真正實現了藝術交流、作品交流、一起進步這一初心。從當初的幾個人發展到近300人其中 工作量讓人敬佩。每年春秋兩季帶領聯盟的朋友們郝光明、溫冰、張海彬、劉付國、索保峰、 徐保平、時志堅、王學亮、秦延民、張金山、李朝鴻、王伯祥、王玉良、杜俊卿、焦鴻海、劉 志坤、裴國棟、任建蒙、李峰雲、趙玉梅、韓俊芳、李現梅、孟玉玲、張永傑、梁秋菊、張鑫等深入太行寫生創作。每年的圓霄佳節舉辦一次題為“上元雅集”的年會,由於組織的成功,參加人員越來越多,也得到了各界朋友們的贊助和支持。多數挙辦活動費用不足,都是雪山主動自掏腰包。有句話說,做事先做人,做書畫事業更是如此,畫如其人,這是在彰顯中國的傳統美德,因為只有心靈美的人才能創作出美麗的畫卷。風水是什麼?什麼是命?雪山常說“善良就是你風水,積德可改變命運,一切掌控在自己手裡”。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10年北京門頭溝,爨底下村

李雪山的山水畫創作,既有天地將帥之大氣,又富個人情感之精微,既富強烈的震撼力,又充 滿豐富的細節,耐人尋味。他放眼於廣闊空間的雄偉氣象,把峰、頂、巒、嶺、岫、崖、巖、谷 、峪、溪、澗等統領筆下,上部峰巒崢嶸雄峙,危峰突兀,其下岡嶺相連,重巖疊嶂,其間林 泉掩映,依稀可辨。正是在從上下、遠近、虛實、賓主以及各種物象的全方位審視中,形成了 “山水之象,氣勢相生”的浩大風範,讓收藏者愛不釋手。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16涉縣,西澗村

雪山寫生視角與眾不同,他總能捕捉到地域特徵,他的作品“絕壁長廊”、“爨底下村” 、“龍門石窟”,“呈坎徽韻”、等,凡是到過此地的朋友一看便知出處,這種能力一般人是少有的。 這和他的造型基本功的紮實是分不開的。當然雪山也不是唯自然主義者,當畫面的自然景物不適 合構圖需要時他會刪減移動,對景創作,直到組織的畫面完整協調,個性獨特為止。他同學桂兆海曾評論 到,"每一次北京畫院組織出去寫生,我們都會為李雪山捏一把汗。因為李雪山有個特點,喜歡獨來獨往。在偌大的寫生基地,李雪山總會根據自己獨特的視角,獨自找到一個僻靜甚至有些危險的角落,一坐就是一個上午,甚至一天,紋絲不動,不與人同。然而,藝術貴乎“獨” ,李雪山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其行為“獨”,他的藝術思想更“獨”。他不喜歡跟在別人後面,他認為藝術就是獨立創造。在北京畫院隨恩師李小可先生學習的兩年中,李雪山深深領會 了“李家山水”的精神內涵,敢於打破筆墨之“法”,亦更善於繼承精神之“道”。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16涉縣,東澗村

創造需要勇氣,但是更需要功底,李雪山很清楚,只有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才能創造出有時代氣息的作品。對於傳統,李雪山下功夫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對於生活,李雪山 更是在寫生實踐中如苦行僧一般反覆錘鍊,結合自己深厚的造型功底,獨闢蹊徑,力求找到自己的筆墨語言,捕捉大自然“與己之所共適”的深切感受,為提升自己將來的藝術創作做有益的積累”。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13年五渡,仙牧圖

李小可先生十分重視寫生。作為學生的李雪山很清楚,寫生是向大自然要東西,“江上之 清風,山間之明月……此造物者之無盡藏也”,造物主這個寶藏,毫不吝嗇地呈現給每一位畫家,至於誰能在其中找到與自己精神的契合點,則要看是否具備與造物主共神通的能力。李雪山正是具備這種能力的大智慧者。他為人謙遜,瀟灑磊落,不求生活之奢華,唯求繪事之精湛 。當今畫壇,似雪山者,能有幾何”。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16年,龍門石窟

書畫評論家付秀宏在他的文章評論到,“李雪山的山水畫創作路數,是遵循李可染先生的三步精神的,即“傳統、生活、創作”。李雪山大量研讀臨習中國曆代山水作品,從北派的高遠到南派的平遠,從荊關到董巨,從元四家到清四僧,再到近代的李可染、黃賓虹、陸儼少等。研習歷代大師們的作品奠定了李雪山山水畫基礎。近十年來,李雪山師從李小可老師,到大自然中寫生,感受生活,用心靈感受千山萬壑。深入自然 研究千變萬化的山石、樹木、溪雲的精神特質及相應的筆墨變化。得意頗豐。李小可是李可染 之子,善於發現自然美,並運用到自己的筆墨之中。李雪山深得李小可老師的繪畫精髓,不僅僅從構圖、筆墨上,更是在樸實無華的人格精神上得到了生化。真誠面對自然景觀,以自然為師”。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17年涉縣,小三峽丁巖村

李可染先生倡導,到生活和大自然中沉潛下去,從感情深處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在深入探索自然規律的同時,深入開掘自身的內心世界。正所謂“浴天地之道,發自然之魂”, 以虔誠之心領受大自然的教誨。多年來,李雪山走南闖北,將大自然的靈氣轉化為胸中山水, 其筆墨融北派山水的雄渾、蒼勁和南派山水的氤氳、清逸於一體,在體驗、感知、想象、理解 、沉思與山川對話中提升高度,既接地氣又富才氣,更具靈氣。李雪山常說“個人風格是常年 藝術積累,是順其自然形成的,你學到了別人的風格,也許學到了手病,再改就難了”。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2017年在小三峽寫生李雪山,索保峰,郝光民,張海彬,王學亮攝影

李雪山是個戀家的人,對養育他的這片土地山川深深眷戀,前年他帶朋友們赴涉縣磁縣河南三地交界地,清漳河與濁漳河交匯處小三峽寫生,他在丁巖村寫的詩詞《念奴嬌·太行寫生》頗有前賢遺風:“太行千里,問古人,何處可容墨客?西南磁州,爐峰山,濃淡兩漳相匯。冀豫岸,石壁掛渠,點染小三峽 。鍾情山水,寫生何如遠走? 承蒙群主相約,伴八仙雲至,駐丁巖村。半坡桃花,垂柳綠, 小酒野菜鯽魚。遠離市井,望北斗星空,溪聲東去。道法自然,細數風流人物。”這正是他作 於涉縣丁巖村的詩詞名篇,自然灑脫,從容風趣,其間景色,令人神往。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太行山上的北斗星空像先賢夜坐,幽遠深邃,此時千山靜默,溪聲東去,只有星星在天宇微 笑。站立在太行山腳下,擷取太行山周遭的珍貴、清香和不屈,沒有一絲傲慢和狂妄,越是接 近太行山,他越能感覺到它身上的渾然天成之美。

李雪山師古不擬古,他在自己的文章《寫生感悟》中說,“在寫生時不能再把自已的思維 禁錮在古人的人筆墨符號中,前人的技法無一不是從自然中來,來自外師造化,我們到自然中 寫生,就是找到了前人們的老師,要先把臨摹前人得來的一套方法放下,找下自己感悟的語言符號”。這樣的態度,是把自已放在和大師一樣的起跑線上,是一個高層次上的世界觀,這樣才能更有信的從自然中挖掘新的表現方法,新的意境,新的自我。

“師造化 得心源”——畫家李雪山水墨寫生展結語

畫家李雪山先生

最後,祝賀雪山的"師造化 得心源”李雪山水墨寫生展圓滿成功!

願雪山執著的心源之火將冰雪溶化為江河之水越走越遠,潤澤大地,潤澤家鄉。

邯鄲山水藝術聯盟 溫冰2018,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