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軟煙羅,寫盡賈府的往日的奢華與講究。

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賈母帶著劉姥姥開始逛大觀園,來到了黛玉瀟湘館,看見窗上的紗的顏色就了,便和王夫人說道:“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個院子裡頭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我記得咱們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呢,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了。”

一匹軟煙羅,寫盡賈府的往日的奢華與講究。

很多人說賈母是在責怪王夫人怠慢了黛玉,其實真有點想多了。賈母這個語氣也不能算責怪吧,只能說是提醒一下王夫人:窗紗舊了,該換新的,顏色相配的新窗紗。當然這也不是曹雪芹隨意寫的閒筆,他通過對瀟湘館窗紗的描寫,寫出了榮國府往日的奢華和講究,讓作為皇商家的薛姨媽,管家奶奶王熙鳳都不知道名字的高級紗羅“軟煙羅”,賈府卻用來糊窗子。

而且通過這一段描寫,也間接地寫出了賈母的美學欣賞水平。

一匹軟煙羅,寫盡賈府的往日的奢華與講究。

賈母長篇大論一番談室內外色彩搭配,簡直可以作為現代室內設計經典案例啊,這說明賈母這個人很懂得美學。這時鳳姐兒忙道:“昨兒我開庫房,看見大板箱裡還有好些匹銀紅蟬翼紗,也有各樣折枝花樣的,也有流雲卍福花樣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樣的,顏色又鮮,紗又輕軟,我竟沒見過這樣的。拿了兩匹出來,作兩床綿紗被,想來一定是好的。”賈母聽了笑道:“呸,人人都說你沒有不經過不見過,連這個紗還不認得呢,明兒還說嘴。”

其實我覺得鳳姐未必是真的不認識“軟煙羅”,她只是裝“無知狀”故意讓賈母說教一番。果然賈母開始話題了:“那個紗,比你們的年紀還大呢。怪不得他認作蟬翼紗,原也有些像,不知道的,都認作蟬翼紗。正經名字叫作‘軟煙羅’。”賈母吧啦吧啦一大堆,然後薛姨媽又說“別說鳳丫頭沒見過,連我也沒聽見過”。

一匹軟煙羅,寫盡賈府的往日的奢華與講究。

我想賈母聽到薛姨媽這話,心情應該有些矛盾。一方面會勾起當年榮國府何等榮華富貴;另一方面也應有感嘆家世式徽。不過最後還是在劉姥姥不可思議地眼光中,賈母下令把那個銀紅的,又叫“霞影紗”找出來,給林黛玉糊窗子。

這樣一來,林黛玉房子的外面是綠色的竹子,和新換上的銀紅的窗紗,一紅一綠就非常相配了。

由此,再一次說明賈母疼黛玉之心,與其他人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