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新鮮的東西想要發微信或者空間,但是當打開軟體就不想寫了,這是什麼心態呢?

寒風


心態1:發佈的東西覺得好友不會回覆,缺少關注。

辦法1:評論自己的朋友圈,用他人口吻回覆後的回答去評論,因為微信好友不共同無法查看,會顯得你人脈很廣。

因為人都是會產生邊際效應的,難聽的就是作。

你的朋友在看到你如此火熱的回覆很動態,會改變對你的想法,而去了解你,從而構成蝴蝶效應。

心態2:發動態會不會變得跟那些凡人一樣。

辦法2:這類人,很多。

其實不是自傲,而是驕傲。

總覺得自己會一馬平川,撥開雲霧就能見光明。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心態不是不好,而是你自己要去引導。

成事不說,成功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好好去熟絡你的交際圈,不要不前。


劉砥柱


有好的東西或許不好的東西發表朋友圈,這個是個人的興趣愛好,畢竟朋友圈就是記錄每時每刻的心情的,既然出了這個功能,幹嘛不好好把握呢!有東西,就要放出來,因為朋友圈是我自己的地盤,當年老回頭看看青春時候的自己,可以翻開朋友圈查看自己那個年紀想什麼,有什麼夢想,這就是好處之一。


貴港小曾哥


本人長期保持每週寫作已有2年以上,保持每週至少原創一篇文章,且自認質量還不錯,純以寫字為愛好,偶爾隨手寫篇文章在微信公眾號被傳閱到萬數以上的時候也有過幾次。可以順手聊聊這事。 先聊第一點,我是怎麼做到長期每週寫作不中斷的。 首先,寫作需要靈感來源,或者說需要題材。相信每一個長期寫字的人都會對此感同身受。靈感這東西,絕對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真趕上靈感枯竭的時候,在電腦面前呆坐上三四個鐘頭憋不出個屁來的時候並不少見。 你發現了,靈感這玩意,總是轉瞬即逝的。所以,秘訣一,就是要學會收集靈感。 對我而言,靈感的來源主要源自於以下幾種場景:閱讀、與人交談、獨自思考、得到某些特殊經歷後的觸動。我所養成的一個極好的習慣是:每當靈感出現時,我總會第一時間把它記錄下來,至於記錄的工具,通常是手機。而記錄到什麼程度,則自己判定,有時可能只是記一個文章主題就可以,有事則要記下來更多具體的素材。 記錄下來的部分,在我機器裡大概長這個樣子,你看到最上面那兩篇還沒動筆寫下一個字的,就是我收集下來的靈感。有了這些隨時記錄下來的靈感,我只要看到它們的標題,就知道自己大概需要寫下些什麼了。 其次,我個人的寫作類型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說明議論型,另一種則是講故事型。兩種寫作是不一樣的。 說明議論型的文章,往往是高度結構化的,需要圍繞著某一個或是某幾個中心點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來進行闡述,需要有清晰的邏輯框架來進行支撐。 所以,對於說明議論型的文章,是可以分步驟來處理的,比如,你先把文章的邏輯框架梳理清楚,再開始動筆寫。 且,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當你先有了一個清晰的邏輯框架後,你無須每次寫作事都花大量時間去思考“怎麼寫”,也不用擔心寫到一半中斷的問題。寫作這事其實跟開車差不多,啟動最費油,往後則還好,當你用一個極度清晰的邏輯框架把你的啟動提前鋪墊好的時候,你會省下很多力氣。這時候,你把一篇文章分成十幾天來寫是完全OK的。 例如,下圖是我某篇文章的結構框架,這篇文章我寫了差不多兩禮拜。有了這個清晰的邏輯結構,我每天只需要寫上一點點枝葉就OK,這絲毫不會影響到文章的完整性。 另一種類型的文章則是故事型,故事型的文章相對可能會更依賴於感覺,因為其精華在於有趣和精彩的情節以及情節所帶出來的感情,所以往往不大可控。 所以,我個人寫故事型的文章,原則就是一旦感覺來了,務必要奮筆疾書。例如我曾在今年7月左右用3天時間寫下了一篇長達2萬字,且在我的朋友圈裡被無數朋友爭相轉發的故事。 此外,我覺得要寫好故事型的文章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你本身的經歷和情感都必須要足夠豐富,否則,你寫出來的故事很可能會索然無味。 最後再說時間。其實你會發現,當靈感素材和文章框架都被準備好之後,時間問題已經順理成章的變成了最容易解決的問題——有了前兩者,你已經基本知道該怎麼寫了,剩下了,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寫出來而已。 非要說技巧和關鍵的話,我可以分享的,就是請盡力把寫作這件事培養成為一個自己穩定的習慣就好。 一個習慣要被培養起來的必要條件,是穩定的時間段和環境。所以,你可以試著連續一陣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相同的氛圍和環境之下去寫東西,有過一段時間的體驗之後,它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比如,對於我而言,我通常每天6點起床,而6點半到8點之間,在家中客廳的電腦桌旁,泡上一杯熱茶,帶上耳機聽著豆瓣FM的我,一定是一個進入了寫作狀態的我。

06年底,我開始在互聯網上碼字,在 http://blogger.com 等 BSP 寫了2年,獨立博客寫了4年,積累了2萬多 RSS 訂閱者,然後,又在微信公眾號(ID:wangyueblogging)裡寫了2年多,現在也有了三萬多訂閱用戶。基本上保持著2-3篇/周的原創頻率,這期間,經歷了升職導致的工作壓力,結婚生小孩導致的生活壓力,但寫作,從未間斷。 朋友訝異:上班並不輕鬆,下班後還要陪老婆,照顧孩子,哪裡來的時間? 其實做你喜歡做的事,時間就總會有的;寫你想表達的內容,就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 好比你喜歡玩遊戲,那麼你就總會找到閒暇的時間來玩,苦逼的是,除了電影和美劇,貌似我就只有碼字這個愛好了。 我每天沒有固定的時間去獲取、收集、整理和輸出,但歸結起來,大概會是這樣一個流程: 1.利用來回的路途、工作的間隙來獲取信息 簡單做了一個信息獲取的矩陣圖,這裡面,我現階段側重於知乎和微信,尤其是在一些微信群裡的交談交流甚至交鋒能產生很多靈感,當然在微博和知乎裡關注少而精的人,在微信朋友圈裡屏蔽過濾雞湯代溝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簡單做了一個信息獲取的矩陣圖,這裡面,我現階段側重於知乎和微信,尤其是在一些微信群裡的交談交流甚至交鋒能產生很多靈感,當然在微博和知乎裡關注少而精的人,在微信朋友圈裡屏蔽過濾雞湯代溝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2.利用午休的時間來整理信息、思緒 一般來說,信息整理有如上圖這樣一個過程,但也不僅僅侷限於此,一天的信息整理下來,往往能產生幾個選題,把它們記錄下來,甚至撰寫一個簡單的提綱,那麼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這種過程如果堅持的話會覺得靈感如潮水,有時候躺在床上了都會想起一個很好的 idea 然後用手機備忘錄記下來。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如果因為出差、旅遊等中斷一個星期左右,就會覺得毫無靈感、毫無頭緒。一般來說,信息整理有如上圖這樣一個過程,但也不僅僅侷限於此,一天的信息整理下來,往往能產生幾個選題,把它們記錄下來,甚至撰寫一個簡單的提綱,那麼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這種過程如果堅持的話會覺得靈感如潮水,有時候躺在床上了都會想起一個很好的 idea 然後用手機備忘錄記下來。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如果因為出差、旅遊等中斷一個星期左右,就會覺得毫無靈感、毫無頭緒。 3.利用夜深人靜的時間快速寫作 寫作是一個很好的沉澱和輸出的過程,比單純的閱讀要有效得多。我喜歡在夜深人靜,伺候完老婆小孩之後安靜的碼字,一般不會超過一個小時,文章可成。當然,如果要追求更好的效果,則需要自己閱讀一兩遍,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而且,可以減少錯漏。 週末的時候我一般不寫文章,發一些語音、視頻、圖片或者單純的幾句文字,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陪家人身上。你看,這樣子基本上不大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是。 當年一起寫博客的好友,現在還在繼續的寥寥無幾,有許多因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壓力放棄了,甚為可惜。在 blog 或者微信公眾號裡寫作雖然不能帶來太多直觀的收入(除非成名),但卻可以帶來許多快樂,有學習的快樂、有思維的快樂、有暢所欲言的快樂,還有交流分享的快樂。


亦非觀史


因為你對朋友圈裡的感覺突然沒有什麼意義了,發不發都那個樣,而且不想別人知道你自己在幹嘛、但心裡又感覺這東西很美好忍不住的想分享給大家,可是又怕別人對你的欣賞沒有什麼意義,所以想想還是不發了,所以不管你做什麼事,時間久了都會感覺沒意思了,包裹你的愛情你的事業都一樣,


A00Dizuo周



你說的這個問題,我看了又看,真心不想回答你的問題的,可能被你傳染了,打開了就不想寫了。

這種心態我也時常會有,本來看到題目,想說的話很多,但開始之後又不知道從何說起,從何寫起了,似乎可能是想高手低,就是手寫的怎麼也寫不出來要表達的,導致無從下手。

有時還有寫著寫著跑題的時候,越寫距離要表達的意思越遠。

這些表現,我覺得是缺乏自信的表現,起碼不是積極的心態。


一鳴數碼



謝謝邀請!微信剛開始流行頭幾年,大家都熱衷於把自己所經歷到的、看到的、聽到的通過朋友圈或聊天群發送給大家,和大家一群分享。就這樣每天都沉浸在其中,樂此不疲。久而久之,長此以往的經過數年的“分享”,經歷的多了,看的多了,聽的也多了,再加上微信裡面開始流行微商、詐騙、各種各樣的廣告,那股新鮮勁就慢慢的淡了,導致現在你所說的現象出現。



Wuhan老狼


謝邀!正能量的東西應該分享給大家。有時候,自己感覺新鮮的東西,不見得別人也認可!所以,還是不發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