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在范曾的画面前,一切富豪都成了渣渣?

文玩讲堂



批量画画谁能敌。

一面大白墙上整齐地悬挂着十多张大幅宣纸,所有画面出现的都是相似的“钟馗”模样的古代人头像

  早报讯 因购买范曾画作发现其“流水式”作画,收藏家郭庆祥就此发表批评文章而被范曾索赔500万元成为岁末收藏界的一大话题,近日郭庆祥终于首次公布范曾流水线作画的物证图片。而范曾经纪人徐先生昨晚就此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的绘画界,并不只是范曾这样画,“郭庆祥这样说,说明他并不懂画。”

  在前天公布的多幅照片中,只见一面大白墙上整齐地悬挂着十多张大幅宣纸,所有画面出现的都是相似的“钟馗”模样的古代人头像,身穿蓝色羊毛衫的画家正在最后一张宣纸上点染,另一幅照片则是如出一辙的十多幅“老子出关”,所有画面均未着色;此外,还有范曾作画的近照。

  对于首次公布的这些“流水式作画”照片的来源,郭庆祥称是范曾的一位弟子拥有,他是偶然得到了这些图片,但足可以说明他此前所说的“流水式作画”并非虚言:“我认为他的这种程式化、模式化的制作过程既不是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简直就是画匠的商品画,也就是一个工匠的简单劳动。” 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写过一篇《评范曾》,详尽地表述了他对著名书画大师范曾的看法,其中谈到:

“范曾人品有问题,当属可信。

他的画乍看不错,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他的字做作讨厌,帐房的毛笔字而已。”


金山万丈


画讲意境、讲线条,水墨画尤其讲水墨韵味。范增的人物画画得好。

字画以名论价,所以画家讲身份,还要炒作。

顺便介绍一位画家书法家给大家,他虽然现在没有范增的知名度,但书和画都了得,写意画水墨韵味和意境都上佳,且以书入画。值得大家关注。


黄昌友。


黄昌友,又名黄昌莜。

黄昌友楷书《千字文》局部。
自成一体的黄昌友书法。


新华网连载的 黄昌友行、草对照《千字文》。

黄昌友,国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中华清风书画协会执行主席,文化部国家艺术人才库艺术家。

黄昌友,浙江人,现年五十岁,欧阳中石先生评价黄昌友的书法是“严谨而不呆板,潇洒而不放逸”。

借头条平台给黄昌友老师做个介绍,谢谢头条。图片均来自网络。


手机用户52099700724


范曾,是目前国内焦点率最高的画家,如同莫言,崔如琢,贾平凹,吴修,任法融,沈鹏,刘文西,王西京,何家英,一样是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尤其近日爆光的仿作范曾作品团伙案让范曾将更火,早在2015年瑞士警方破获一起仿作贩卖中国籍画家吴修书画案,一样让吴修的作品一夜之间海外诸多国家仿作者巨增,当然以后范曾的仿作者也会巨增,有利益大家都会挺而走险,而范曾批量复制作品,当然会成为巨富。







中国书画周刊



为什么说在范曾的画面前,一切富豪都成了渣渣?

这句话问的一点没错!为了关注范曾艺术大师的画到底价值多少,之前了解了一番有关范曾画的拍品情况,略知一二。

/有人说范大师是个印钞机。这话说的不吹不夸,网传范曾的画有500万张,其中拍品不少,每幅画成交额加起来,足可以把人吓成傻逼!仅一年2亿多元,可抵一家中型上市公可的年利润。不要多说,一幅画够我一家三代人吃得撑死!范曾就像个印钞机千真万确。一累计范曾画的拍买额,一切富豪都成了渣渣!


例如:2011年6月9日,范曾1997年作《八仙图》拍出了6900万元,名列榜单第一,1994年作《老子出关》拍卖价高达1104万元。最近,范曾大师的作品《六朝诗意》4370万元成交价,《灵泉道风图》成交价18400万元,《竹林七贤图》成交价1568万元……等等。


悦悦网络论谈


提问的人貌似不太懂艺术品市场。书画艺术品市场有其运作的规律。许多人只看到一幅作品几百万几千万的拍卖价格,就误以为每幅作品都几千万上亿的。

拍卖市场,特别是当代艺术家的拍品,大多有一个或几个机构也就是文化商人在炒作,他们自拍自卖,把价格托高之后,然后把手上囤的作品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他人。

什么行当都有套路,不要只看表面上的,更要看表面以下的。另外,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值高价的作品可能就几幅,不要认为齐老的作品卖了9亿了,每幅作品都值千万亿万的,也要看作品的品相,创作时代,题材,尺寸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