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高新區打造招商「窪地」 助力精準扶貧

江华:高新区打造招商“洼地” 助力精准扶贫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2日訊(通訊員 黃志東 李光平)一臺臺生產設備高速運轉,一群群工人在車間忙碌,一件件產品打包外運。今日,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高新區明意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是一派繁忙趕訂單的生產景象。

“截至今年5月,公司已實現營業收入3000萬元,外貿進出口2000萬元,稅收120萬元。”該公司董事長李洪梅說,“目前廠裡有500多名工人,其中貧困戶131人,生產線繁忙時臨時工有800餘人次。

江華明意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於2017年4月成立,是湖南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根據省經濟工作會議產業項目建設“5個100”工作部署要求推進的100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之一,是江華縣外貿出口支柱產業。項目總投資1.35億元,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50畝,二期50畝。如今一期建設已完成,3000平方米標準車間4棟,2017年12月已投產,預計2019年全部完工,建成後,可就業1000餘人。

明意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5G鋼化玻璃膜、3D曲面玻璃膜、絲印全屏玻璃膜、智能電子產品、塑料製品、五金製品、LDE顯示屏、光學玻璃、塑料顆粒、通用機械設備等產品,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中東、南美等38個國家和地區。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年產8600萬片手機鋼化玻璃膜、130萬片平板電腦鋼化玻璃膜、4900萬條數據線、3100萬個耳機、1400萬個充電器及500萬片曲面玻璃生產線,產品90%出口銷往國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鋼化膜產地之一。

走進貴德集團也是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在這裡正常上班7小時,加班3至4小時,包吃住,工資有3000多元。”正在液晶顯示模塊組裝車間工作的來自濤圩鎮上游來富村20歲的羅勤姣滿意地說道。她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有4口人,家門口打工讓她家走上了脫貧路。

“室外有溫度有36度,我們的車間都裝有中央空調,溫度在22至24度,工作環境很舒適的。”貴德集團公司部門經理陳燁說道。

“家門口打工好啊,家裡老人小孩子都照顧得到。”來自水口鎮35歲的盤江林說。他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有3口人,以前在深圳打工多年,今年2月到這裡上班,在家門口上班經常能看到父母親人,心裡也十分高興。

“爸爸在家門口上班,經常能看到爸爸,我很開心。”盤江林12歲的孩子激動地說。家門口就業,讓許多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貴德集團光電產業園由深圳市鑫丹斯實業有限公司等六家關聯企業組團共同投資建設,主要生產LCD液晶顯示屏、觸摸(TP)等各類高科技電子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汽車、電力等諸多領域。“目前貴德集團有員工1500人,年產值8至10個億。”貴德集團董事長喻貴說。貴德集團2017年簽約,到投廠只用了150天,創造了“江華速度。”

江華縣地處湘、粵、桂三省(區)接合部,是集“老、少、邊、庫、窮”於一體的國家級貧困縣。江華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民營活縣、產業強縣”戰略,全縣各部門提升服務水平,為產業園建設發展保駕護航,努力打造創新開發新高地、品質活力新江華。

“企業投資有多快、服務就有多快、辦理審批就有多快。”市委常委、江華縣委書記羅建華經常說。

在江華高新區審批代辦窗口,正準備辦理投產前的各類證照和審批手續的江華中科能源科技公司辦公室主任呂女士說,她只需要在窗口填寫一個委託書,就會有代辦員全程包乾,提供一對一服務。

在江華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有這樣一套“四心”工作原則——情感上暖心,措施上用心,機制上順心,政商關係上公心。正是秉持這樣的服務留商準則,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在這交通相對不便、基礎相對薄弱、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地方安下了心、紮下了根。

近年來,江華以優化大環境、發展大產業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大力實施產業興縣戰略,迅速打開了趕超崛起的新局面,該縣主動對標上海自貿區改革經驗,探索實施了“全程代辦制”“限時辦結制”“聯席會議制”等便民便企制度,為經濟發展提供“母親式”服務。成功創建出“百億園區”,形成了一大批新三板企業“集群式”落地、“抱團式”入駐、“聯盟式”發展的“江華現象”,創造出150天時間實現項目引進投產的“江華速度”。江華服務企業的軟實力,變為了經濟發展的硬實力。江華已然成為展示湖南良好營商環境的一扇窗口。

截至目前,江華高新區共引進項目200多個,吸納資金220多億元,2017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32億元,稅收3.5億元,進出口總額2.1億美元。引進和培育規模企業73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聯江華產業園)在全省139個省級以上園區綜合評價中排名第11位。安排就業1萬多人,貧困戶約佔30%,每人年收入3萬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