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戰機正式備戰!將取代殲7與殲8大換裝

殲10C戰機正式備戰!將取代殲7與殲8大換裝

中國空軍宣佈殲-10C正式擔負戰鬥值班

據官方報導,殲10C戰機已可以“擔負戰鬥值班任務”。這將加快空軍汰舊換新的腳步,使用超過50年的殲7戰機將在不久後全部汰除。

殲10戰機是中國真正意義的自行設計、自行製造、自行使用(不外銷)的第三代戰機,它採取三角翼耦合前翼設計,與歐洲颱風,陣風戰機、瑞典薩伯JAS-39獅鷲戰機相當類似,該構型會具備很不錯的運動性能與加速能力。最早的殲10A戰機服役於2005年,大約生產了400架左右,也成為空軍飛行表演隊的機種。然而殲10A仍有許多該改善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進氣道的6根支架,容易成為雷達反射源,於是往後的改進型殲-10B改用由鼓包和向前延伸的進氣整流罩的DSI進氣道。

殲10C戰機正式備戰!將取代殲7與殲8大換裝

殲10A的進氣口上有6支肋條,這種設計經常被批評,也是往後的改良重點

第一次出現DSI進氣道的殲10B是在2009年出現,機鼻雷達罩的外型也比殲10A要稍大,可以使用更大型的空用雷達,而且垂直尾翼也有修改,殲10A尾翼頂部是水平的,而殲10B則是下削的。

軍迷曾經猜測,改良幅度很大的殲10B將會被大量生產,可能達千架之多,然而從2009年到2014年這段期間,殲10B的量產數目不明,有些說法是沒進入量產,有些說法是量產了70幾架。然而在2014年後“殲10C”的稱呼開始出現,而且殲10B與殲10C的外觀差異甚小。

殲10C戰機正式備戰!將取代殲7與殲8大換裝

殲10B的進氣道是DSI式,不需要肋條,也可以增加飛機內部空間

國防部網站稱,殲10C是「2017年7月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閱兵首次公開亮相」,而殲10B卻從沒有被官方高調讚美過,因此殲10B可能是過渡時期產物,或許殲10B的航電雖然性能有所提升,但還不到完全滿意的程度,有一種說法是, 殲10B產用被動相陣列雷達(PASA),而殲10C已是性能更佳的主動相陣列雷達(ASEA),因此軍方才願意將殲10C搬上枱面。

空軍可能將新進的殲10C給替換換現有的殲10A機隊,而殲10A則撥派到原本的殲7、殲8乙機隊,以這種「陸續換代」的方式,將戰機逐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