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彪悍”学院:有ESI排名前1%学科;毕业318人,99人去清华等校读研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彪悍”学院:有ESI排名前1%学科;毕业318人,99人去清华等校读研

2017年1月,材料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进入国际一流学科行列。学科建设的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就业指导工作力求“四个聚焦”,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有318人,其中99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考研率达30.64%,创学院历史新高;另外签约京东方、熊猫电子、三星半导体等业内知名企业的毕业生数量显著增加,就业率达96.13%。

最“彪悍”学院:有ESI排名前1%学科;毕业318人,99人去清华等校读研

聚焦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加强学风建设、落实学风长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通过“学院—年级—班级”三级联动的方式稳抓学风,并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科特点,广泛调动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考研、就业给予全面辅导。

学院通过全面、深入了解毕业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及时性。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组织科技创新冬令营、教师接待日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开设学术班主任、创新创业班主任,引导学生在入校初即深入了解专业、认识行业,树立学业和就业目标,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则侧重于培养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通过鼓励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就业动员、考研动员等活动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就业形势,合理判断自己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早规划、早行动。

最“彪悍”学院:有ESI排名前1%学科;毕业318人,99人去清华等校读研

聚焦精细化就业指导,凝心聚力共促学生成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实施精细化就业指导模式。开展“一生一策”精准就业指导,通过多途径长期关注存在以下问题的学生:无法顺利获得学位、延期毕业、就业困难、有人际关系矛盾或情感纠葛等,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对重点学生做到动知去向,行知轨迹,切实帮助毕业生疏解离校前的各种心理压力,及时排除不稳定因素。

在考研指导工作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优秀毕业生的“考研经验交流会”、导师的“考研指导会”、“考研一对一咨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复习计划、完善备考系统。通过建档立卡、建立少数民族与深度贫困毕业生信息台账,40余名困难学生与学院领导一一对接,在学习与就业方面实现精准帮扶。另外,学院有效开拓就业市场,积极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主动联系企业50余家,搜集并发布就业信息250余次,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自主召开学院专场招聘会36场,学生就业机会显著增多。

最“彪悍”学院:有ESI排名前1%学科;毕业318人,99人去清华等校读研

聚焦创建亲情校园,有效营造和谐离校氛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感恩·亲情”为主题,紧紧围绕60周年校庆和毕业生日常生活,开展了“甲子迎校庆,青春不散场”毕业舞会与2018届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师生们互赠留言、合影留念,学院为每一名18届毕业生赠送了毕业礼物,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走好离校后的每一步。时逢盛夏,学院领导和教师们还走进学生宿舍,开展了“毕业送清凉”活动,近距离与毕业生谈心交流话别离。热血激昂的毕业季篮球赛则再一次彰显了毕业生们的靓丽风采。丰富多彩的毕业季活动,全方位营造了学院珍惜离别、感恩母校、迎接未来的和谐离校氛围。

最“彪悍”学院:有ESI排名前1%学科;毕业318人,99人去清华等校读研

聚焦高效便捷服务,实现毕业生有序离校

通过科学制定2018届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方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认真落实每周的晚点名及周内签到制度,做到学生在校动态管理,以全面及时掌握学生信息。为积极调动党员同学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学院召开了毕业生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以保障离校前班团组织和学生干部团结协作,站好最后一班岗。此外,学院还特别组织了毕业生代表座谈会,让毕业生各抒己见,为学院的发展留下意见和建议,同时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让毕业生高效便捷一站式领取到自己的毕业材料,确保毕业生安全、有序离校。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毕业季相关工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取得了喜人的毕业就业成果。而该学院只是陕西科技大学众多学院中的一个代表,陕西科技大学秉承“三创两迁”精神,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近15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注“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办”头条号,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陕科大

(部分图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