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另一個10億美元風口,還是新的城市垃圾製造廠?

是另一个10亿美元风口,还是新的城市垃圾制造厂?

硅谷Live / 實地探訪 / 熱點探秘/ 深度探討

在今年以前,提到 “滑板車” 三個字,小探腦子裡浮現的畫面是這樣的:

是另一个10亿美元风口,还是新的城市垃圾制造厂?

而今年在硅谷,滑板車是這樣的:

是另一个10亿美元风口,还是新的城市垃圾制造厂?

以 Bird、Lime 為代表的電動滑板車熱潮席捲硅谷,而這種趨勢隨著頂級投資機構的加入更顯火熱。

要說這股浪潮有多熱?這麼說吧,隨著多輪投資、估值不斷上漲的電動滑板車創業公司 Bird 成了有史以來從公司創立到加入 “10億美元估值” 的獨角獸俱樂部裡用時最短的公司之一。

Airbnb 用了 2 年 11 個月、就連 Facebook、Lyft 也都用了 2-3 年,而 Bird 只用了一年零三個月。

Bird 目前最大競爭對手 Lime 也不甘示弱:同為獨角獸,Lime 得到了包括紅杉資本、谷歌母公司 Alphabet、A16Z 等頂級投資機構的爭先投資。

滑板車不少人小時候都玩過,怎麼就突然變成了硅谷最炙手可熱的投資熱點?

正在全方位大 PK 的 Bird 和 Lime 兩家公司,到底哪家強?

借鑑中國共享單車模式的共享電動滑板車,為什麼只在美國火、不見國內有滑板車蹤影?

今天,小探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些問題。

Bird 和 Lime 大比拼

說起電動滑板車,最火的兩家創業公司當屬 Bird 和 Lime。同樣來自加州、同樣成立於 2017 年、同樣有明星投資機構加持、同樣光速變成獨角獸 … 難免被人拿來比較。

從產品性能上來說,Bird 和 Lime 的電動滑板車差別不大:都是掃二維碼、交錢解鎖。兩者價格也相同:用一次 1 美元,每分鐘 0.15 美元。由於使用電動滑板車大部分都是短途交通(稍長的就會騎車或打車),小探估計用一次也不需要幾分鐘,3 美元左右的價格的確比優步、Lyft 之類的共享出行更便宜。此外,Bird 和 Lime 最大速度相差無幾,都在每小時 24 公里左右。

是另一个10亿美元风口,还是新的城市垃圾制造厂?

左為 Bird、右為 Lime

那麼,Bird 和 Lime 都有哪些不同呢?

在共享出行領域,Bird 可以說是“根正苗紅” 。Bird 創始人 Travis VanderZanden 曾在 Uber 和 Lyft 任高級主管。2013年,Travis 加入 Lyft 任 COO,但一年後,他卻 “背叛” 了 Lyft,轉而加入 Uber。

雖然不少人對他這種 “投敵” 做法頗有微詞,但或許正是從這段經歷積累的人脈和資源,Travis 才能為 Bird 帶來先發制人的機會。或許 Bird 融資的順風順水,正是 Travis 在共享出行圈子人脈廣泛的體現。

6月29日,Bird 拿下紅杉資本領投的新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後,估值達到 20 億美元。

要知道,這是 Bird 短短几個月內第二次融資,其估值從 5 月的 10 億美元飆升至 6 月底的 20 億美元,一個月就翻了一倍!而這個數字在今年三月還僅為 3 億美元。

說完 Bird,我們再來看看它的最大競爭對手 Lime,畢竟沒幾個公司能像 Lime 一樣入得了谷歌的法眼。

和 Bird 一樣,Lime 融資也十分頻繁。從創立到現在的一年半里,Lime 已經融了 5 輪資,而且每次間隔越來越短:從 1200 萬美元、到 5000 萬、7000 萬,再到此次融資3億美元,實現一年內四連跳融資。

是另一个10亿美元风口,还是新的城市垃圾制造厂?

隨著 Lime 在6月拿到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風投部門 Google Ventures 領投的 3.35 億美元融資,其估值也隨之高達 11 億美元。Uber 優步也參與了此輪投資,且宣佈成為 Lime 的戰略伙伴,並將在優步的應用程序上直接接入 Lime 的服務。

和 Bird 的目標明確不同,Lime 進軍共享滑板車多少有點半路出家的味道:Lime 的前身是去年在美國趕共享單車大潮的 Limebike,在嗅到風口轉向後,Lime 迅速把名字中的 Bike 去掉,從共享單車轉移到了共享滑板車。

至少目前看來,Lime 做出了正確選擇:Lime 的共享滑板車已在全球 40 多個城市進行了 300 多萬次騎行,而且在 Lime 完成上一輪 2.5 億美元融資時,已經基本實現營收平衡

為什麼在美國自行車不火、滑板車火?

硅谷的投資熱門向來都很 “高大上”,不論是生物醫療、還是號稱要顛覆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大量資金蜂擁至投資熱點並不罕見,但看似不起眼的滑板車的融資速度,卻遠遠超過了絕大多數更有 “硬科技” 的項目。

更有意思的是,電動滑板車的 “前輩” 共享單車,雖然在中國廣受青睞,在美國卻水土不服。電動滑板車與之如出一轍,為什麼在美國就很受歡迎呢?

小探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更省力、更輕鬆

不少人選擇電動滑板車而不是自行車,因為前者用起來更輕鬆。自行車要使勁蹬,趕上上坡更會騎得一身汗,而滑板車用起來就很輕鬆,站上去就可以輕鬆啟動,速度最高可達 25 km/h,在路人的豔羨眼光中深藏功與名。

是另一个10亿美元风口,还是新的城市垃圾制造厂?

當然,這裡指的是短距離交通,也就是所謂的 “最後幾公里”。參與了 Bird 三輪融資的知名 VC Mark Suster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就曾說,“滑板車在幾公里這種短程方面碾壓了自行車,如果再長距離一些,才是自行車的天下,如果不想打車或坐公交的話。”

體積更小巧

和自行車相比,滑板車更小更輕便,你可以輕鬆地把它摺疊起來帶進室內,以備等下再用,這就降低了滑板車被盜的風險。

同時,滑板車小巧的體積意味著它們在街上佔用的空間更少,相同空間下就能放置更多的滑板車。如果滑板車能隨處放,而不是像自行車需要更大的空間,大家在想用滑板車時就更容易隨手拿起一輛就用,非常方便。

更便宜

滑板車的價格是真便宜!尤其是通勤的最後幾公里。我們以5公里距離為例,假設刨去是否早晚高峰等因素,Lyft 和 Uber 大概要 12-15 美元左右,而如果用滑板車,則是大約 12 分鐘、費用為 1+12*0.15=2.8 美元,價格相當實惠,和共享自行車價格類似。而且距離越近,與自行車相比,滑板車的價格優勢也就越明顯。

當然,這個價格換算成人民幣還是挺貴的。如果滑板車真進入中國,價格肯定也會做些調整。

更時髦

在美國,騎滑板車比騎自行車酷多了。自行車只是代步工具,但滑板車立馬上升到 “生活態度”,一個騎滑板車的成年人多少帶點彷彿只屬於年輕人的那種 “我就是這麼酷!” 的不羈。就連中年居家大叔踩上滑板車,彷彿也瞬間年輕了幾歲。硅谷 VC 多為事業有成中年人,這麼追捧滑板車,難道是集體中年危機的體現?

當然了,這只是玩笑話。小探認為,讓共享滑板車真正一飛沖天的,還是創投圈巨頭的點石成金。那麼,為什麼這些巨頭紛紛看好滑板車呢?

巨頭大佬紛紛投資共享出行

Bird 和 Lime 都有多家一線投資人加持,谷歌、Uber、Lyft 等行業大佬也紛紛站邊選隊,出行行業的廝殺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有意思的是,Uber 沒有投給自家員工出來創業辦的 Bird、反而投給了其對手 Lime,不知何故)。

先從 Uber 說起。Uber 在近三個月內動作頻頻:Uber 在今年四月份斥資近 2 億美元收購共享單車公司 Jump,不久後又和後者合作推出了 “Uber Bike” 服務,讓用戶能在 Uber 應用預訂上直接預定 Jump 單車。

是另一个10亿美元风口,还是新的城市垃圾制造厂?

圖自 TechCrunch,版權屬於原作者

對 Uber 來說,顯然只買單車是不夠的,因此又緊接著投資 Lime。不僅如此,Uber 還計劃在部分城市的 Lime 標誌性的綠色滑板車上加上 Uber 自己的標誌。可見不論你這最後幾公里是想打車、騎自行車、還是踩上滑板車拉拉風,都別想逃出 Uber 的 “魔掌”。

試圖將各種出行方式統一到自家APP裡、打造立體出行生態的不止 Uber,還有谷歌。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共享交通版圖上早就開始鋪墊:無人駕駛汽車公司 Waymo 帶給谷歌數據及算法上的優勢;谷歌還成立了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 Sidewalk Labs,拉里·佩奇個人還投資了 Kitty Hawk 飛行汽車,可見谷歌對出行的興趣不是兩三天,旗下風投部門 Google Ventures 投資 Lime 還真未必是追熱點。

尤其隨著谷歌的無人車計劃在今年開始商業化,出行中的這 “最後一公里” 似乎就變成了其出行版圖的最後一塊拼圖。哦對了,谷歌還是 Uber 和 Lyft 的投資者之一。看來坐山觀虎鬥的谷歌不管最終誰勝出,都鐵了心要在未來的交通體系裡分一杯羹。

是另一个10亿美元风口,还是新的城市垃圾制造厂?

Lime 風靡街頭

不少 VC 們則認為小小滑板車裡的商機巨大。參與投資 Bird 的 CRV公司 Saar Gur 對 Bird 的評價很有代表性:“我們已經見了超過 20 家公司專注於解決 ‘最後一英里’ 問題的公司,並認為這是一個規模達數十億美元的商機,可以在世界上產生很大影響。”

當然,並不是所有投資機構都看好滑板車。投資了 Uber 的硅谷 VC Benchmark 一位合夥人則認為,電動滑板車維修費用太貴,很難長期盈利,根本就是扯淡。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別忘了,和共享單車不一樣,滑板車是需要充電的。雖然有公司稱會有專門的團隊在晚上取回電動車充電,然後早上再根據用戶需求把滑板車放到最有可能產生需求的地點、而且給車充電還能獲得回報,但這麼一來成本也上去了。

A16Z、谷歌風投、Coatue...巨頭們的青睞給滑板車領域帶來了巨量資本及關注度,行業也因此一飛沖天,站上風口。但前景真的像 VC 們所期望的那樣美好嗎?不論 Lime、Bird 還是 Spin、Skip 之類的後起之秀,共享滑板車行業想解決的這 “最後一公里”,並沒有看上去那麼路途平坦。

道阻且艱的 “最後一公里”

共享自行車就是美國學中國的,可惜自行車沒火,共享滑板車卻在美國火了。那為什麼中國不學會去,把共享滑板車 “出口轉內銷” 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討論一下:什麼樣的城市/地區適合共享滑板車?

人口密集、道路平整(滑板車對道路平整的要求比自行車高出不少)、有自行車道、相關法律法規支持、有滑板車文化、人口總體素質相對較高等。

而中國幾乎沒有城市符合這樣的要求。別的不說,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電動共享滑板車暫時沒有路權,因此電動滑板車在中國根本不可能實施。

問題是,不僅中國很多城市不滿足這些要求,美國也並不是所有城市都滿足。舊金山政府由於不滿共享滑板車佔街道空間,已經開始監管,並引入牌照制。可以想見:如果共享滑板車進入人口擁擠的中國城市,會給市政部門造成新的麻煩。

光是政策一條,就能難倒不少共享滑板車初創公司。比如英國法律就禁止這種無牌照的個人電動車進入公共道路,因此進軍倫敦是沒戲;巴黎和蘇黎世這方面法規相對寬鬆,因此 Lime 趕緊在巴黎投放了 200 輛電動滑板車;據說 Bird 也盯著歐洲躍躍欲試。

除了政策,交通安全隱患、車輛人為損壞等隱患等也是這 “最後一公里” 的雷區。

滑板車雖小,背後的商機和問題都還是挺多的。到底滑板車會不會步共享自行車的後塵,恐怕還要等這陣狂熱退去後才能知道。

如果你所在城市允許這種滑板車上路,你會願意嘗試一下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