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毛澤東七次入汀,都留下了什麼……

毛澤東在長汀

從1929年3月至1933年底,毛澤東曾先後七次來到長汀,進行偉大的革命活動,為開闢和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指導長汀人民的革命鬥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看,毛澤東七次入汀,都留下了什麼……

首次入汀 解放長汀縣城

1929年1月14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主力3600餘人,下井岡山向東進發。3月11日傍晚,抵達長汀縣四都鎮樓子壩。12日,到達四都鎮,毛澤東在墟場召開群眾大會,號召工農群眾團結起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13日,福建省防軍第二混成旅郭鳳鳴派一個團到四都進攻紅軍,被擊潰後退到長嶺寨憑險據守。毛澤東在聽取中共長汀黨組織負責人彙報時說,這裡群眾條件好,是開闢根據地的大好條件,隨即和朱德在駐地“協和店”召開團以上幹部的軍事會議,部署進攻長嶺寨計劃,消滅盤踞在長汀城的福建省防軍第二混成旅郭鳳鳴部。

3月14日,紅四軍分兵三路向長嶺寨發起總攻,經過半天激烈戰鬥,殲敵兩千餘人,擊斃郭鳳鳴,乘勝解放長汀城,並奪取了一個擁有新式縫紉機的軍服廠和兩個兵工廠。這是紅四軍首次入閩的第一次大勝仗,揭開了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序幕。

二次入汀 紅旗躍過汀江

1929年5月,閩西軍閥參加軍閥混戰,鄧子恢及時寫信給毛澤東,彙報了閩西鬥爭形勢的新變化,建議紅軍迅速重返閩西,推動和擴大閩西地區的革命鬥爭。

5月19日,紅四軍從瑞金出發向閩西挺進,並於當天進抵濯田。毛澤東在濯田石橋頭召開群眾大會,宣傳紅軍宗旨。當晚,毛澤東代表前委寫信兩封,一封送中共閩西特委書記鄧子恢,告知紅四軍正向閩西縱深區域進發,特委須作好策應準備;另一封送閩西地方武裝負責人曾省吾、羅瑞卿等人,要他們五月二十一日到連城廟前,商量行動計劃。20日,紅四軍在長汀水口渡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

畢佔雲在《三戰閩西》一文中指出:(紅四軍)二度入閩與第一次大為不同……在紅軍進軍到古城、濯田、水口和塗坊等地時,群眾紛紛燒茶水、送乾糧(紅薯幹);青年人爭先參加紅軍;老太太燒香祈禱,保佑紅軍打勝仗……個個情緒高漲鬥志昂揚。”

紅四軍二次入閩,迅速解放龍巖、永定。

看,毛澤東七次入汀,都留下了什麼……

三次入汀 籌備古田會議

1929年11月中旬,陳毅從上海返回閩西,在上杭官莊召開前委會議,向紅四軍部分領導幹部傳達了中央“九月來信”全文和周恩來的口頭指示,並決定,陳毅親自到上杭蘇家坡,請在那裡養病的毛澤東返回紅四軍,將中央來信送交毛澤東。

23日,朱德率領紅四軍一、二、三縱隊攻佔長汀城,在長汀分兵做發動群眾工作。紅四軍前委決定,促請毛澤東速回主持工作,並派部隊接他回紅四軍。26日,毛澤東抵達汀州,表示遵照中央指示回前委工作。隨即,毛澤東重新擔任紅四軍前委書記。28日,毛澤東在汀州主持召開前委擴大會議,並決定紅四軍進行整訓,將汀南特區委與長汀縣委合併改組成立新縣委。會議還規定十二月的工作主要是:召開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建立紅四軍的政治領導,糾正紅四軍黨內各種錯誤傾向。

當晚,毛澤東代表前委向中共中央和李立三寫信。給中央的信要點是:(一)毛澤東病已好,從蛟洋到長汀,遵照中央指示,回前委工作;(二)部隊準備向劉、張進擊,打破劉(和鼎)金(漢鼎)張(貞)等會剿;(三)陳毅已回到部隊,中央的意思已完全到達;(四)請求中央寄黨內出版物(《紅旗》《列寧主義概論》《俄國革命運動史》等)和購書一批,緊急向部隊進行教育。

11月底,毛澤東和朱德、陳毅在長汀召開工人座談會,徵求他們對紅軍的意見,並對來自各行業的工人代表發表講話,希望大家回去動員工人參加紅軍。12月3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第一、二、三縱隊離開長汀開往連城新泉,與第四縱隊會合,開始了10天左右的政治和軍事整訓,調查紅軍和黨內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為召開紅四軍黨的九大作準備。

四次入汀 汀州會議整編紅軍

1930年6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從江西尋烏入閩。6月中旬,毛澤東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和閩西特委聯席會議。會議先在南陽(時屬長汀),後移汀州城召開,因此稱南陽會議,又稱汀州會議。會議總結閩西根據地土地革命鬥爭經驗,進一步完善土地革命政策,對有關閩西的土地、婚姻、經濟、財政等政策作了重要的補充和修改,對閩西等地區的政治、軍事等問題作出了許多新的重要決定,通過了經毛澤東審改的《流氓問題》和《富農問題》兩個決議。

會議期間,中央特派員塗振農到會傳達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和全國紅軍代表會議精神,以及中央關於整編紅軍的指示。

會議根據中央指示,決定將紅四軍、紅六軍和紅十二軍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路軍(不久改稱紅軍第一軍團),下轄紅四軍、紅三軍、紅十二軍、紅二十軍,總兵力近3萬人。同時,毛澤東任紅一軍團前敵委員會書記兼政治委員,朱德任總司令,朱雲卿任參謀長,楊嶽彬任政治部主任。後來稱此次整編為“汀州整編”。

五次入汀 部署東征漳州

1932年1月9日,紅一方面軍攻打贛州,不久即失利。毛澤東建議動用紅五軍團解圍。3月中旬,中共蘇區中央局在贛縣江口召開中央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批評了攻打贛州的軍事錯誤,要求改變戰略計劃。27、28日,毛澤東在瑞金出席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提議紅軍中路軍向東發展,攻打龍巖,消滅閩西張貞等軍閥,打開局面。會議採納這個主張,將紅一、紅五軍團組成的中路軍改稱東路軍,確定毛澤東率領東路軍攻打龍巖,向東南方向發展。

3月29日,毛澤東從瑞金趕到長汀,向先期到達的紅一軍團主要指揮員傳達會議精神,並向團以上幹部作東征動員,指出: “只有向東發展最有利,一來有閩西老根據地作依託,二來閩南尚有廣闊的發展餘地,是一個最好的發展方向。”“閩南逼近廈門,當前日寇的勢力已到達廈門,我進軍閩南,對日寇侵略陰謀是一個打擊。我軍以實際行動貫徹我黨抗日主張,無論對國內、國外,都將產生極大的政治影響”。接著,毛澤東對攻打漳州作了周密部署。

此時,中共福建省委遷入汀州,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也在汀州成立。毛澤東和東路軍的領導人聽取了福建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領導人關於閩西的形勢和龍巖、漳州守敵張貞部的情況彙報,決定調整和改變東征的行動計劃,提出紅一方面軍出兵閩西佔領龍巖之後不向閩北發展而向閩南進軍的計劃,攻打閩南漳州調動敵人。

3月30日,毛澤東在長汀電告蘇區中央局書記周恩來,指出:“據調查,漳州易守難攻,故我一軍團及七師不論在龍巖打得著張貞與否,切擬直下漳州”“政治上必須直下漳泉,方能調動敵人,求得戰爭,展開時局。”毛澤東攻打漳州的建議得到周恩來和中革軍委的同意。

3月31日,在毛澤東、聶榮臻等率領下,紅一軍團離開長汀,奔赴上杭。

4月1日,周恩來從瑞金趕到長汀召開作戰會議,並留駐長汀,負責調動兵力,籌集給養和保障前線的需要。10日將中央局、中革軍委移到長汀。同日,紅軍攻佔龍巖。19日,攻佔漳州。

六次入汀 指導汀州工作

1932年10月上旬,在江西寧都召開的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對毛澤東進行了錯誤的批評和指責,決定周恩來為紅一方面軍總政委,這實際上宣佈撤銷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職務。

10月15日,毛澤東赴長汀,看望剛生下毛岸紅的妻子賀子珍,夫妻二人在西門羅漢寺養病。傅連暲請毛澤東住在老古井休養所,同先頭從瑞金來此休養,受“左”傾路線排擠打擊的周以慄、陳正人在一起。

當時,蘇區正處在緊張的第四次反“圍剿”戰爭,由於王明錯誤路線的嚴重危害,閩西根據地越來越小。毛澤東看到這種情況,便與福建省委代理書記羅明交談,概括總結了三次反“圍剿”鬥爭取得勝利的經驗,指出福建省應和江西省一樣,加緊進行廣泛的地方游擊戰爭,配合主力紅軍的運動戰,使主力紅軍能集中優勢兵力,選擇敵人的弱點,實行各個擊破,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粉碎敵人的第四次“圍剿”。羅明在長汀主持召開了中共福建省委會議,傳達毛澤東的談話精神,得到與會者一致擁護。由於按照毛澤東的主張開展游擊戰爭,機動靈活地打擊入侵蘇區之敵,閩西蘇區形勢迅速好轉。

毛澤東在長汀治病期間,深入長汀縣、汀州市開展社會調查和革命活動。

有一天,毛澤東聽說汀州市要召開100多名工農代表會議,他想這是個調查的好機會,於是早早來到會場。但左等右等只來了幾個代表,看樣子會議是開不成了。市蘇主席抱歉地說:“毛主席,真對不起,幾次會議都沒有開成”。“為什麼會這樣?”毛澤東不解地問。這時,身邊的一位代表悄悄地說:“是因為幾次會都只討論擴大紅軍和動員運輸隊,完全不理群眾生活,後來大家就不來開會了”。“真有此事?”毛澤東感到事態的嚴重性,下決心好好調查一番。

通過調查毛澤東瞭解到,汀州市群眾的問題是沒有柴燒,資本家把鹽藏起來沒有鹽買,有些群眾沒有房子住,那裡缺米,米價又貴。這些是汀州市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十分盼望蘇維埃政府幫助他們去解決。

毛澤東將調查的結果寫成文章。初稿寫好後,他準備召開一次市委、市蘇幹部會議,對幹部進行一次思想教育。毛澤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就是將文章用大字書寫,一張一張貼在客廳牆壁上,讓前來開會的每一雙眼晴都看得清楚。

第二天,汀州市委、市蘇及區蘇、鄉蘇的領導幹部來到休養所。他們在客廳裡,認真仔細地看了毛主席貼在牆壁上的文章,感到十分羞慚和難堪。這篇文章極其嚴肅地批評了他們當中的官僚主義領導者,熱情地表揚了長汀縣蘇的模範工作。

毛澤東對幹部們說:“我們是革命戰爭的領導者、組織者,又是群眾生活的領導者、組織者。組織革命戰爭,改良群眾生活,這是我們的兩大任務。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有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

毛澤東在汀州一邊養病,一邊開展社會調查,幫助汀州市政府改進工作。1933年2月,毛澤東回到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葉坪村。

七次入汀 前往才溪調査

1933年11月中旬,毛澤東前往上杭才溪鄉調查。這是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第三次赴才溪。他帶領一個通訊警衛班從瑞金來到長汀城,在長汀住了一個晚上,組織蘇區幹部和群眾召開了調查座談會。第二天,乘船沿汀江而下到回龍,再從陸路步行抵達才溪。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進入福建境內。

看,毛澤東七次入汀,都留下了什麼……

偉大的歷史功績

1.創建中央蘇區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

1929年3月14日,紅四軍佔領汀州城。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等領導人進住辛耕別墅,這裡也成為紅四軍前委、司令部、政治部駐地。16日,毛澤東會同地方黨組織在辛耕別墅召開了在汀州城閱歷豐富、具有代表性的六種人參加的座談會,切實摸清了汀州的經濟、政治狀況,為制定正確的政策和行動方針提供了可靠根據。

毛澤東和朱德依據江西東固游擊區秘密割據的經驗,幫助長汀黨組織秘密發展黨員,比以前擴大了兩倍;組建了二十個秘密農會,五個秘密工會,成立了總工會。隨即,成立中共長汀縣委員會。3月下旬,正式成立長汀縣革命委員會,下設軍事、土地、財政、宣傳、內務、婦女6個部,駐地設在雲驤閣。

這是紅四軍下井岡山以來,在中央蘇區創建的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長汀縣革命委員會誕生後,著重抓地方武裝的組建,動員青壯年參加紅軍;殺劣紳、打土豪、沒收地主的財物;安定民心,維護城市社會秩序,保證汀州城的人民物資所需;幫助紅軍籌集軍餉,盡力解決紅軍的給養;加快發展農協、工會,壯大工農力量,領導長汀人民開展革命鬥爭。

2.紅軍正規化從長汀起步

1929年3月中旬,毛澤東在長汀制定了打土豪、籌款子的對象、政策和辦法,穩、準、狠地打擊了反動分子,在幾天內就籌到軍款5萬銀元。

在毛澤東提議下,紅四軍前委決定:匯一筆款子給上海黨中央作活動經費;派宋裕和帶上500元,前往瑞金大柏地,賠償群眾在戰鬥中的損失;給紅四軍每人發4元零用費,官長、士兵、俘虜兵一律平等待遇;趕製4000餘套軍衣,每個指戰員發一套。

“汀州整編”期間,為了鞏固和發展閩西革命根據地,閩西的主力紅軍即紅四軍第四縱隊和閩西紅十二軍第一縱隊,沒有編入紅一軍團,而是留在閩西,和閩西各縣的赤衛團重新組建閩西地方主力紅軍,編為紅二十一軍。全軍1000餘人,轄五個縱隊。這是毛澤東、朱德抵制李立三冒險主義錯誤的一個重要措施,是鞏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一個主要手段。

1930年6月19日,在汀州城南寨廣場舉行紅一軍團成立大會,正式宣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成立,毛澤東、朱德分別在成立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紅一軍團成立後,使閩西、贛南戰略區的紅軍進入集中組織、統一指揮的新階段,開始了由以游擊戰為主向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略轉變。28日,毛澤東和朱德率紅一軍團總部及直屬部隊等離開長汀,開始向南昌遠征。

1931年9月,新、老十二軍在長汀縣城匯合後,閩西革命根據地不但得到了鞏固,還與贛南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據地。閩西的地方紅軍也得到空前的壯大,並不斷編到正規紅軍中。可以說,閩西的地方紅軍,是正規紅軍發展壯大的堅實基礎;長汀,是中央紅軍正規化建設的搖籃。

3.確立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指導思想

1929年3月20日,毛澤東在辛耕別墅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

會上,毛澤東提出了紅軍目前的行動方針,決定在閩西、贛南一大範圍內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前委擴大會結束當晚,毛澤東代表前委連夜起草了《關於攻克汀州及今後行動方針向福建省委和中央的報告》。毛澤東根據會議決定寫給黨中央的報告,站在縱觀全國革命形勢發展的高度上,清晰地勾劃出了創建閩西、贛南革命根據地,即“工農武裝割據”的宏偉藍圖。以後一年多的革命實踐證明,毛澤東這一戰略計劃,是完全符合客觀實際的。它是井岡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對於當時全國各地的工農武裝割據鬥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4月1日,紅四軍前往瑞金與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會師。紅四軍在長汀工作了17天,創建了長汀紅色區域,長汀從此成為中央蘇區的搖籃。

隨後兩年多形勢的發展,閩西、贛南革命根據地相應鞏固並不斷擴大,連成一片。1931年11月,在瑞金召開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它標誌著中央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

4.長汀是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發祥地

毛澤東在汀州養病期間調查並起草《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提出要關心群眾生活問題,從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等方面關心群眾生活,解決好紅軍家屬犁田耕地收割等生產問題,為群眾謀利益,從而贏得群眾的擁護;要注意工作方法問題,拋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作風,學會做生意,發展經濟,幫助群眾解決後顧之憂。

1934年1月27日,毛澤東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結論部分為《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澤東同志在文中生動指出:“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這些群眾生活上的問題,都應該把它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上。應該討論,應該決定,應該實行,應該檢查。要使廣大群眾認識到我們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他還進一步指出,“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群眾的需要,我們就變成了群眾生活的組織者,群眾就會緊緊圍繞在我們的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

毛澤東要求蘇區幹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長汀蘇區時期,毛澤東通過調查研究,初步形成了群眾路線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法寶,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可以說,長汀,是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發祥地。

5.教會“福音醫院”發展成為中央紅色醫院

1932年11月,毛澤東在老古井療養時,得到福音醫院院長傅連暲的醫治,很快康復,進一步加深了他們的革命友誼。1933年2月,毛澤東向傅連暲提議,將醫院改編為中央紅色醫院,並把它搬到瑞金。傅連暲欣然同意。毛澤東結束休養,回到瑞金,即派人到長汀將醫院及傅連暲全家遷移到瑞金。

福音醫院遷到瑞金,成為中央紅色醫院。傅連暲任院長,郭實秋任政治委員。傅連暲將他歷年集購的2000多元(上海時價)醫療機械和藥品,全部捐獻給中央紅色醫院。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發表題為《紅匾送給捐助巨產的傅院長》的文章,盛讚他是“蘇區第一模範”。

中央紅色醫院成立後,因設備較為先進,醫務人員水平較高,成為中央蘇區規模最大、醫療水平最高的醫院。其主要職責是為中央黨政軍群機關工作人員服務,也為蘇區群眾看病,並承擔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的教學任務。1934年5月,中央紅色醫院改建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醫院,傅連暲任院長。

我們從毛澤東七次到長汀的革命活動,很自然地回憶起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之所以成為中國革命的聖地,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成為福建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譽為“紅色小上海”,除了長汀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作出了偉大傑出的歷史功績,他們的不朽功績與日月同輝,永遠激勵著長汀人民為振興蘇區發展而努力奮鬥。□(作者單位系中共長汀縣委黨史研究室)(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