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面對競爭激烈的加密貨幣市場,數百家科技公司正在使用欺騙性甚至欺詐手段來吸引投資者。

今天,華爾街日報通過分析 1450 個加密貨幣發行項目,揭示出一個讓幣圈不那麼愉快的結論:如今的幣圈,盜版抄襲猖獗,身份竊取普遍,回報率已經被人吹上了天。炙手可熱的加密貨幣圈子下面,潛藏著無數的陰謀和野心。

目前,在加密貨幣市場上開疆闢土的科技公司正在尋求融資,而為了讓自己的估值更高,未來的前景看起來更加廣闊,它們開始用一些花招手段來掩蓋真相,甚至不惜用作假等方式來勾引投資者入場。

1

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純複製

華爾街日報分析得出的數據:

  • 白皮書內容重複的項目:111 個

  • 團隊信息造假的項目:124 個

  • 連網站都沒有的項目:48 個

  • 對收益進行明確保證的項目:25 個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華爾街日報將 1450 份數字代幣發行文件進行了從頭到尾的認真審閱,對其中 271 加密貨幣發行文件標記了紅色小旗,意為它們均涉及了「白皮書內容抄襲」,「對未來預期給予明確承諾」,以及「管理團隊作假,甚至完全不存在」等諸多現象。

華爾街日報發現:在 Denaro 線上支付項目中,「Jeremy Boker」擔任聯合創始人。在 3 月份面向公眾公佈的投資人文件當中,項目需要融資 830 萬美金, Boker 聲稱自己有一個超級強大的「加密貨幣團隊」,在他的履歷當中,他提到了自己在創辦 Denaro 公司之前,跟客戶的關係也處的非常不錯。

但事實是Boker 先生履歷上的照片來自於某個網站的圖庫,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個人真實存在。而他團隊裡面的其他成員看上去也是杜撰出來的。唯一看上去真實存在的兩名成員其實是自由職業者。他們表示:他們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匿名人士,給他們付了錢,讓他們幫忙來營銷這個項目。

我們無從找到 Denaro 項目背後的負責人,我們也想要嘗試想要進一步瞭解這家公司,卻找不出任何的線索。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唯一能夠明確的事情是:網上的那個 Boker 先生是借用了波蘭銀行家 Jenish Mirani 的照片,這個銀行家曾經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發了一張照片,於是這張照片就被拿去冒用了。當得知自己的身份被冒用之後,他本人也表示非常的震驚。

在有問題的 271 個加密代幣白皮書中,投資人累計往裡面投入了 10 億多美金。這其中有一些公司目前還正在融資,還有一些公司已經關門了。從司法部門我們獲知,投資人往上申報的損失金額已經達到了 2 億 7 千 3 百萬美金。

這些科技公司的融資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出售自己的數字加密貨幣,來換取人們的真金白銀。在比特幣熱潮的鼓舞之下,華盛頓日報所分析的 1450 個融資項目自 2014 年開始至今,已經融資到了至少 50 億美金,而這些公司所面向的受眾主要是來自英語國家。根據研究和數據公司 Satis Group 的統計:自 2017 年開始,加密貨幣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 90 多億美金的利潤。

2

荒謬可笑的白皮書

絕大多數的代幣發行,其居於核心地位的其實是:「白皮書」,這是一份極為詳細的文件,將項目目標、團隊人才構建以及項目的技術特點等多方面內容予以介紹。

我們從三家專門跟蹤加密貨幣發行的網站上提取了 1450 份白皮書,發現其中有 111 份的白皮書內容都整段整段的內容一字不差的全部一樣,這明顯是從其他的白皮書上照抄過來的,照抄的內容包括了營銷推廣方案、安全事項、甚至是某些技術特點,比如外部的程序員將如何跟它們的數據庫進行連接交互等等內容。

所有標記了紅色小旗(開頭的圖片)的項目都有下面的特點:複製的內容,沒有團隊,沒有網站,對收益打保票。

至少有 121 個項目沒有公佈任何一個員工的姓名,其中有幾個項目公佈了團隊成員,要麼是這些人壓根不存在,是完全杜撰的;要麼是這些人是存在的,但是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盜用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華爾街日報發現,至少有 5 個項目的白皮書或者是自家的網站上面,管理人員的照片是直接從某些圖庫或者其他網站上拉取過來的。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在上述做假的項目和公司中,最誇張的莫過於 Premium Trade 公司了。Premium Trade 網站上描述它的 CEO Idan Cohen 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創業者」。但是,這個 Cohen 先生其實是 Edurado Carillo,是這個拍照者的朋友。那些看上去似乎是 Premum Trade 高管團隊裡的包括他在內的 5 個成員照片,也同樣很可能是從圖庫裡面購買得來的。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虛假白皮書中最常出現的專家名單)

這五個成員的照片還同樣出現在其他將近 500 個網站上,這 500 個網站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這是 Google Image 搜索引擎呈現出來的結果。

目前有多方媒體和投資人想要聯繫 Premium Trade,但是該公司並未給出任何回應。上面所列出來的 Ravitsky 和 Watsan 也無法聯繫上,或許他們壓根就不存在。

LoopX 同樣也是在去年開始融資,也是宣稱自己在打造“業界最為先進”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但是這家公司並沒有列出任何團隊成員,或者詳細說明這個平臺的開發方式。它的白皮書所列出的幾個項目完全跟其他的代幣項目如出一轍。

在對外聲稱自己融資 450 萬美金之後,LoopX 在今年 2 月初在互聯網上徹底消失掉了。它的網站現在已經下線,它的 Twitter 賬戶上發佈了一條信息鏈接,指向了一則報道該創始人已經卷錢逃跑的新聞。

3

民間力量揭露疑似詐騙

國外有一家叫做ICOcheck(https://icocheck.io/past)的個人網站,羅列了54個過去的ICO、8個審查中I的CO和22個即將開始的ICO,利用列表的形式將這些ICO中的可疑之處標記出。

沒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支撐,ICOcheck的審核方法十分原始,但是十分有效。他們有一套標準的審核邏輯,包括公司團隊、GitHub數據庫、智能合約、產品、透明度等等。靠手動去項目的官網、團隊成員的領英頁面、GitHub等地挖信息。

審核的結果公示如下圖所示。沒問題的用綠色的√表示,有嚴重問題的用紅色的X表示,未查到資料的是黑色的—。最後還有要點評論。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點擊“Full review”還可以看到GitHub上針對以上要點面全面的報告。

一家叫做OILSC的公司,所有考察點都是紅色的X。小蔥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詳細調查結果。

首先,團隊成員一項,只有開發負責人David Clark有領英賬號,且主頁有項目相關內容。5位成員的領英主頁裡並沒有任何項目有關的描述,5位成員沒有領英賬號。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其次,公司信息為零,僅有公司地址,但並不能驗證屬實。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接下來四項,智能合約、GitHub數據、產品和股份對象,或者找不到資料,或者沒有。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最終,ICOcheck列出了所有危險信號的清單:沒有GitHub、沒有KYC、沒有智能合約……嚴重警告!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縱觀ICOcheck的列表,所有經調查的ICO大部分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較嚴重的幾乎沒有合格項。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此外,ICOcheck團隊還以投資者的身份隱藏在telegram群中,默默尋找蛛絲馬跡。這個叫做FundRequest的團隊創始人積極回答了投資者提出的問題,也被ICOcheck注意到了。

區塊鏈1450份白皮書111個是抄襲,警惕ICO騙局

現在海量的ICO中,真是不查則已,一查嚇死人,幾乎無人清白。遵循ICOcheck的邏輯,不需要具備什麼專業的數據檢索能力,普普通通的投資者都能看出很多ICO非常明顯的漏洞。這些連基本誠意都沒有的騙子,投資者要擦亮眼睛,不能讓他們得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