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南部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有記名的明代古塔,就在彭陽境內

瓔珞寶塔位於彭陽縣城東北60公里的馮莊鄉小灣村牛灣組宋家臺,與小岔鄉交界處的七座山峰之間一個偏僻的山溝裡。地方誌書中稱其為"瓔珞塔",是固原境內唯一保存的明代塔式建築,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空心磚塔。此塔看上去好似用珠玉裝飾而成,顯得十分華麗,故以"瓔珞"相稱。

寧夏南部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有記名的明代古塔,就在彭陽境內

寶塔前臨深澗,背靠山坡。與東面呈"一"字形、等距離排列的七個宛若饅頭狀、鍾靈奇秀的小山隔河相望,相互映襯。山澗溪水涓涓,由西向東流過。瓔珞塔身通高約20米,塔身第一層略高。每面邊長1.6米,東面劈一券門,高1米,以條石砌成。每層疊塞磚牙簷下,每面正中及塔稜的轉角處,均飾有磚雕的一斗三升的斗拱。第三層上面置有上仰蓮瓣形剎座,塔頂為八面覆鬥式十三璇相輪,在相輪之上置圓形剎頂。整個塔體為仿木結構,八角十窗,既顯得簡潔樸素大方,又小巧玲現剔透。塔室採用原空心式木樓層結構,原有的木梯可供登攀,叫臨極頂。

寧夏南部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有記名的明代古塔,就在彭陽境內

第二層背壁正中嵌有一長0.9米、寬0.45米的長方形石匾,中間雙陰線刻橫書"瓔珞寶塔"四個大字,右豎刻"發心功德主張侃高氏",左刻"嘉靖三十年二月初一立"。依嘉靖年號看,此塔建於公元1554年,距今已有447年曆史。

寧夏南部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有記名的明代古塔,就在彭陽境內

塔東與有名的七個宛若饅頭的小山隔河相望,七個山就是因七個奇特的小山而得名。這些山皆狀若饅頭,自然天成,鍾靈奇秀,自西向東,等距離依次排列,讓人感到大自然的造化真可謂鬼斧神工,實為與瓔珞寶塔相媲美的又一奇特自然景觀。奇山寶塔,相互映襯,夏日陽光下,遠眺處在蒼翠山巒中的寶塔熠熠生輝,七座奇山,蔥籠翠鬱。

寧夏南部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有記名的明代古塔,就在彭陽境內

瓔珞寶塔是寧夏南部山區現存的唯一一座確有紀年的明代古塔,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它為研究明代儒、釋、道三教在我國西北地區的融合滲透及其演變情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1985年、1988年寶塔先後被縣人民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縣、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夏南部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有記名的明代古塔,就在彭陽境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