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慶陽:宋韻神工——宋金西夏時期

這一時期,地處北宋邊陲的慶陽,戰事連年不休。這裡是北宋抵禦党項、女真等民族的前線。著名歷史人物范仲淹曾任環慶經略安撫招討使兼知慶州,“以和好為權宜,以戰守為實事”訓練兵士,築業樂城、二將城,安置流亡邊民發展生產,使慶州一帶的邊防和經濟有了明顯的好轉。距業樂城僅10公里的華池李良子出土的窖藏瓷器流光溢彩晶瑩如玉,代表了宋金時期經濟、文化發展的水平。鎮原廟渠王新宋墓、合水固城高臺子宋墓、慶城驛馬西夏墓出土的磚雕展示了這一時期異彩紛呈的社會生活及藝術風格。

第一節 宋代瑰寶

宋代制瓷業空前發展,名窯遍及南北、瓷器品類繁多,形成了哥窯、汝窯、定窯、鈞窯、景德鎮窯、磁州窯、耀州窯等著名瓷窯體系。慶陽出土的瓷器以華池李良子村窖藏為代表,以耀州窯的青瓷為主,造型多樣,色澤亮麗,花紋灑脫,是我省館藏瓷器中的精品。

1.華池縣五蛟鄉李良子窖藏

1974年,在華池縣五蛟鄉李良子村發現瓷器窖藏,出土瓷器75件及崇寧通寶等錢幣。器型有瓶、爐、盂、杯、盒、盤、碟、碗等,其中三獸足爐、菊花紋子母盒、荷葉口蓋杯、玉壺春瓶,造型優美獨特、色澤晶瑩剔透,當為宋瓷之精品。

庆阳:宋韵神工——宋金西夏时期

2.彭陽古城

庆阳:宋韵神工——宋金西夏时期

3.鎮原王新宋墓

1975年8月,在鎮原縣廟渠鄉文夏村徵集到王新宋墓中散失的墓磚和其他文物。該墓為單室彩繪墓,通體條磚鑲砌,單磚劵頂,斗拱結構,墓室長3.5米,寬2.0米,高2.5米,兩壁龕有浮雕彩繪雙門、房簷、並鑲砌彩繪畫磚。據墓誌銘記載:該墓系:“大宋原州開邊寨人戶”白重立、白舜珉兄弟二人於“大宋宣和五祀(1123年)癸歲孟冬梅日”為其先顏修建的。

庆阳:宋韵神工——宋金西夏时期

第二節 金代遺珍

金代瓷器大體沿襲宋瓷風格,西北地區仍以耀州窯青瓷為主,但胎質稍粗,刻花減少,釉色較薄,新出現黑釉,白底黑花瓷。

庆阳:宋韵神工——宋金西夏时期

第三節 西夏遺彩

慶陽北部是西夏與北宋王朝軍事對壘的前哨,出土於慶城縣驛馬鎮的西夏墓畫磚,進一步證明了慶陽是西夏與北宋戰爭的膠著地帶,也是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見證。

庆阳:宋韵神工——宋金西夏时期
庆阳:宋韵神工——宋金西夏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