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考研的學生請關注!這些研究生種類你都清楚嗎?

準備考研的學生請關注!這些研究生種類你都清楚嗎?

很多學生從大三開始,便關注與考研政策、擇校擇專業有關的專業名詞。瞭解各種專業名詞的含義,對初步瞭解考研很有必要。小編整理了關於研究生種類的考研專業名詞解析,供考生參考。

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 

中國實行的學位教育主要分為:學術型學位(學術理論研究)或專業型學位(注重操作實際能力)兩種教育並軌,但一直以來,更偏重學術型學位教育,而少注重專業型學位教育,所以很多學術型學位研究生畢業後,只能大談闊論,能理論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為了與世界上學位教育接軌,因此增加專業型研究生教育。

  • 背景介紹

在每年的10月聯考中,錄取的都是專業型學位研究生,但那畢業後,只有專業學位證,而沒有畢業證書,只有參加1月份全國統考後,才有畢業證和學位證。

其實每年1月統考中,早就有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注重操作能力型學位)如法律碩士等,但專業太少。隨著2010年的政策改革,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得以擴招,所以專業就增加不少。有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教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風景園林碩士、軍事碩士、建築學碩士、獸醫碩士、臨床醫學碩士、會計碩士、口腔醫學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體育碩士(除競賽組織方向)和工程碩士(除項目管理方向)。

2010年1月教育部對研究生結構進行了調製,在2009年總碩士研究生人數不變的基礎上,2010國家減少學術型碩士3.8萬名,增加專業型碩士3.8萬名。並且計劃往後幾年繼續減少學術型碩士,減少的名額用以增加全日制專業型碩士,往後幾年達到全日制專業型:全日制學術型=7:3。讀完碩士階段就畢業的學子讀專業型碩士更有幫助,而學術型碩士今後只會供給打算繼續讀博士的學術型人才做中間跳板用。證書異同:碩士研究生畢業證相同,學位證書設計相同,但授予學位類型不同(學術型學位和專業型學位)。

  • 學術型碩士

中國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13大類,大類下面再分為88個一級學科,88個一級學科下面再細分為300多個二級學科,同時還有招生單位自行設立的760多個二級學科。

報名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經2年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5)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自考生和網絡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4.年齡一般不超過40週歲(1970年8月31日以後出生者),報考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自2014年1月統考起,此條例已放寬或取消)

5.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 專業碩士

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對於學術型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位類型,中國兩種碩士學位的存在,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外不存在學術碩士與專業碩士之分。通常情況下所說的學術碩士是中國特有的學位系統,在國外並不存在學術碩士一說。所謂的專業碩士學位是世界高校統一的學位,也就是說國外只有一種碩士學位,不管是搞學術研究,還是搞實踐的碩士,在國外都是授予碩士學位,國外不存在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之分。國際認可的碩士學位有MA,MFA,MBA等等。其目的是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學術型學位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而專業學位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專業學位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型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師、醫師、教師、律師、會計師等。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在培養目標上各自有明確的定位,因此,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授予學位的標準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法、教學內容、授予學位的標準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學習特點

全日制專業碩士學習特點:教學方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統一管理。在職專業碩士學習特點:有的班是利用每週六和週日全天時間,有的是兩週一次,利用週五晚上及週六、週日時間安排課程教學;有的班是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有的班每隔一段時間集中若干天授課(主要是異地辦的班);有的班既利用假日又佔用一定的工作日。但一個班只有一種方式。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進行選擇。

學位種類

專業學位種類。中國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以來,特別是2009年以來,專業碩士發展迅速,招生比例和招生專業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已經設置了39種專業碩士。

準備考研的學生請關注!這些研究生種類你都清楚嗎?

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學位[2010]1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位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會議審議通過了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在我國設置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警務、應用心理、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城市規劃、林業、護理、藥學、中藥學、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等碩士專業學位。

  • 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學位碩士的區別

培養方向

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

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招生條件

學術型碩士則不需要報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

國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統考的全日制專業型碩士並不要求工作經驗,招生條件跟原來的學術型碩士一樣,應屆生可以報考。

招生考試

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考試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

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GCT在職碩士是參加10月份的聯考,全日制專業碩士跟原來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考試時間一樣,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試。

入學難度

學術型碩士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統考)完全是嚴進寬出的代表。據瞭解,一些名校熱門專業的錄取比例甚至為70:1。而一些二流學校的冷門專業卻年年招不滿。因此,入學難度取決於考生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這兩大國家級別考試的專業考試,是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不同專業的入學難度各不相同,熱門專業相對難一些。此外,“ 聯考”和“統考”的難度也不一樣,由於“統考”考生遠多於“聯考”考生,考試競爭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過,“聯考”的考試雖容易,但錄取時更看重申請者的工作背景和經驗。

學習方式

學術型碩士: 全日制學習。一般為3年。

專業碩士:脫產全日制學習,學制2-3年

學習費用

學術型碩士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所有的研究生開始自費。專業碩士從2010年開始基本跟全日制學術型碩士一樣,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為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

文憑頒發

學術型碩士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

專業碩士10月份單獨考試頒發學位證書,1月份考試同時頒發學位和學歷證書。

社會認可度

學術型碩士:由於是全日制正規大學碩士畢業,擁有學歷、學位雙證,因此社會對這樣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非常高。但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考慮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弱點:光有理論,經驗不足。特別對於碩士專業與本科專業方向完全不同,又從無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企業會有所顧忌。建議這類畢業生通過實習、兼職或考職業證書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

專業型碩士:09年教育部新增的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已頗具規模,認可度已經受社會考驗,且有國家頒發的“雙證”,前景不錯。

同等學力考生

同等學力考生指只有專科學歷,而沒有本科文憑去報考研究生的考生。一般要求大專畢業2年以上,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具體業務要求。

滿足條件

一般要滿足以下條件:(1)大專學歷畢業後工作兩年或兩年以上(一般學校規定自畢業時至錄取年的9月1日)(2)成人教育應屆畢業生(由於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生報考時,即每年的11月中旬,並沒有取得本科學歷,所以只能以同等學力的資格報考)。(3)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4)黨校學歷的考生。(5)高職高專畢業生(經兩年或兩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

含義

學習經歷不同,但在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方面達到同等程度的人員。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經常出現和使用的概念。通常指申請學位者或報考研究生的考生中,雖然沒有大學本科或者碩士生、博士生學歷(包括獲得相應的學位),但通過自學或其它途徑達到了相當於大學本科或碩士生畢業以及博士生申請論文答辯時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人員。同等學力是非本科、碩士生畢業者報考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不具備碩士生、博士生學歷的人員申請碩士和博士學位時的必要條件。在我國,同等學力資格須經申請人所在單位證明以及接受其報考或申請的單位審核。

考生分類

大專生包括普通高校、成考、自考或國家承認學歷的其他形式的專科畢業生。成人教育應屆畢業生由於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生報考時,即每年的11月中旬,並沒有取得本科學歷,所以只能以同等學力的資格報考。這一點不同於全日制的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生,普通高校的應屆本科生可以以本科生的資格報考。成人教育本科往屆生可以直接以本科生的資格報考。本科結業生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也按同等學力對待,一般情況下,絕大部分招生單位都招收同等學力考生。但也有部分招生單位的部分專業不招收,這是根據不同專業對考生不同的要求而確定的。比如部分院校的外語、法律等專業由於要求較高而不接受同等學力人員報考,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數,考生需提前瞭解招生單位的具體要求。

報考要求

1、通過本科段課程。2、英語達到大學四級或六級水平。3、要求發表論文或有科研成果。4、複試時要加試兩門專業課。(第一和第四是各招生單位的共同要求,第二和第三各招生單位則有不同要求)。

考試範圍

1、外語

由於大家日常普遍接觸的外國語種就是英語,所以外語考試主要考的也是英語科目。有的人英語水平很高,有的人則相對要差了一些。申碩英語考試的難度一般是在大學英語四級左右的水平,如果大家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不足以應對這個考試,可以在考前報一個英語輔導班,只要大家能夠用心、努力的去學習,那麼通過英語考試還是比較容易的。

2、學科綜合

這個科目考的就是大家在專業課程當中所學到的專業知識了,這就要求大家要把學到的專業知識複習鞏固好。一般情況下,只要大家在學習期間認真聽課,沒有錯過那些重要的知識點,那麼通過考試還是不成問題的。

其實總的來說,這兩個考試科目的難度並不是特別的高,主要還是要看大家對待考試的心態了,把心態調整好才是最為關鍵的。

在職研究生

在職研究生是國家計劃內,以在職人員的身份,半脫產,部分時間在職工作,部分時間在校學習的研究生學歷教育的一種類型。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13)36號文件,自2014年起,原“在職研究生課程班”更改為“高級研修課程班”,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流程及要求不變。

目前,在職攻讀研究生主要有四種途徑:五月同等學力申碩、專業碩士聯考、高級研修班、中外合作辦學。不同的途徑其報考條件、適宜人員、獲得證書各不相同。

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全國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全國統考/考研)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2016年11月30日前錄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規定執行;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校各種教育教學要素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則所形成的主要關聯方式,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流程,它主要解決的是“培養什麼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的問題。

非定向研究生

研究生培養類別分國家計劃內非定向研究生、國家計劃內定向培養研究生、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研究生四種。非定向研究生是指在錄取時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單位。在校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獎學金和其他生活待遇。畢業時應服從國家就業指導,在國家規定的服務範圍內進行安排或實行雙向選擇。

研究生培養類別分國家計劃內非定向研究生、國家計劃內定向培養研究生、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研究生四種。非定向研究生是指在錄取時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單位。在校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獎學金和其他生活待遇。畢業時應服從國家就業指導,在國家規定的服務範圍內進行安排或實行雙向選擇。非定向研究生:是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培養。國家對所有納入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均安排生活撥款,所有納入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都要繳納學費,國家和招生單位通過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三助崗位、綠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獎助體系,支持碩士研究生完成學業,提高碩士研究生待遇水平。入學時,考生還需將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係轉到學校,畢業時就業實行“雙向選擇”。

報考碩士研究生時,網上報名系統會提示考生選擇一種錄取類別。研究生錄取分4種類別:“非定向”、“委託培養”、“定向培養”和“自籌經費”。4種錄取類別在培養方式、培養費用、畢業就業時都會有不同的政策。定向培養:國家計劃內定向培養,培養費用由中央或地方財政撥款,錄取前,考生工作單位、錄取學校、考生本人三方簽署定向培養協議。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係仍留在原工作單位,考生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委託培養:是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培養費用由考生單位提供。錄取前,考生工作單位、錄取學校、考生本人三方簽署委託培養協議,不轉檔案、工資關係、戶口,畢業後回原委託單位工作。自籌經費:是國家計劃外自籌經費培養。錄取前,考生與錄取學校簽署自籌經費協議,培養費用由考生自己承擔。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係可轉入學校,畢業後按自籌經費培養合同就業。錄取時,學校參照考生本人選擇的報考類別和考生的初試、複試成績確定錄取類別。一般說來,名次靠前的考生錄為非定向,由國家出資培養。排名往後的考生劃為自籌經費,個人出資學習深造。1 定向研究生有畢業證和學位證2 定向研究生跟普通研究生一樣。在職研究生的對立概念是全國統考研究生。3 一般的研究院(所)的碩士研究生有畢業證和學位證。參見中科院的條例。

統考

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簡稱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門和招生機構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複試組成。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大學數學等公共科目由全國統一命題,專業課主要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部分專業通過全國聯考的方式進行命題)。碩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培養模式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兩種。選拔要求因層次、地域、學科、專業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考研國家線劃定分為A、B類,其中一區實行A類線,二區實行B類線。一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陝西。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考研公共課統考

從2010年開始,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英語試卷分為了英語(一)和英語(二)。英語(一)即原統考“英語”。英語(二)主要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統考科目。根據工學、經濟學、管理學各學科、專業對碩士研究生入學所應具備數學知識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碩士研究生入學統考數學試卷分為3種,其中針對工學門類的為數學一、數學二,針對經濟學和管理學門類的為數學三。招生專業須使用的試卷種類規定如下:一、須使用數學一的招生專業 1.工學門類中的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20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2.授工學學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二、須使用數學二的招生專業工學門類中的弦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儀器科學與工程等5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三、須選用數學一或數學二的招生專業(由招生單位自定)工學門類中提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磁盤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中對數學要求較高的二級學科、專業選用數學一,對數學要求較低的選用數學二。四、須使用數學三的招生專業1.經濟學門類的各一級學科。2.管理學門類中的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3.授管理學學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考研專業課統考

1、計算機統考考試科目: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一、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數據結構45分、計算機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統35分和計算機網絡25分等學科)。卷面分值為:100、100、150、150。

2、教育學統考考試科目:思想政治、外國語、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教育學原理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教育心理學40分和教育研究方法30分等科目)卷面分值為100、100、300。

3、心理學統考考試科目: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普通心理學100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70分、實驗心理學60分、心理統計與測量70分)卷面分值100、100、300。

4、歷史學統考考試科目: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歷史學專業基礎綜合(中國古代史30%、中國近現代史約20%、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約20%、世界近現代史約30%)卷面分值:100分、100分、300分。

5、農學統考考試科目: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農)(高等數學56%、線性代數2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22%)或化學(農)(無機及分析化學50%、有機化學50%)、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50%、生物化學50%)或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50%、生物化學50%)。卷面分數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

6、西醫和中醫統考西醫考試科目:基礎醫學約50%,其中生理學約20%、生物化學約15%、病理學約15%、臨床醫學約50%。其中內科學約30% 、外科學約20%。中醫考試科目:一、中醫基礎理論二、中醫診斷學三、中藥學四、方劑學五、中醫內科學六、針灸學

7、法律碩士統考考試科目: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專業課。專業課的內容是刑法、民法、法理、憲法、法制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