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家加班猝死,7 年後人心不涼涼!

這是 遵言 第 64 篇文章

你怎麼區分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

很多人或許會認為:只要下班走出公司,就不在工作時間裡也不在工作地點裡。

2011 年 11 月 15 日,教師馮芳弟結束了任教兩個班級的測驗考試,帶捲回家批改。次日早上 7 點,妻子俞俊傑發現丈夫馮芳弟身體異樣後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瓊山人民醫院到場進行搶救,但最終馮芳弟因搶救無效死亡。

醫院出具死亡證明顯示,馮芳弟因突發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死亡。

2011 年 12 月,馮芳弟所在的瓊山中學以馮芳弟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中突發心肌梗塞死亡為由,向海口市人社局提出申請,要求認定馮芳弟為工傷死亡。

2012 年 5 月,海口市人社局否定教師馮芳弟工傷死亡。

2016 年 5 月,責令海口市人社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海口市人社局不服,提起上訴。

2017 年,海南高院審理後,判決維持原判。對此,海口市人社局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近日,最高法裁定駁回海口市人社局的再審申請。

至此,妻子俞俊傑長達 7 年的申訴之路迎來重大轉機。

這起案件中,最難界定的範圍,也是現在大城市很多年輕人都忽略的一個點是:在家加班是否屬於工作時間以及工作崗位?

最高法審查認為,無論是經搶救無效死亡,還是未經搶救死亡,視為工傷的關鍵是在 “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 上突發疾病死亡。通常理解,“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應當是指單位規定的上班時間和上班地點,而職工為了單位利益,在家加班工作期間,也應當屬於“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

時隔七年,一路艱辛終撥雲見日!

事實上,有多少人是喜歡加班或樂於加班呢?困了就睡,餓了就吃。這幾乎是大多數人的本能,然而很多工作卻很難保證有自己的私人時間。

教育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特殊行業崗位,很多時候他們壓縮了太多的個人娛樂時間,甚至是休息時間。

他們的付出值得所有人的尊重,但往往因為作業多、醫患關係等被惡意黑化。

網絡上總有那麼一群人,習慣把一個行業的非普遍問題無限放大,覺得所有老師都變著法賺黑心錢,覺得所有醫院都是個暴利之地。

我國現有約 3000 萬教師

少有媒體報答他們的多偉大,更多的認為是應該的。

更多的媒體樂於關注渲染體罰學生等惡性事件。

其中約 300 萬老師在鄉村任教,他們工資普遍不高,不少甚至數十年呆在大山深處為孩子傳授知識。

我國現有約 1100 萬醫護工作者

他們幾乎都出於連軸轉的崗位裡,沒日沒夜的工作。

但很多人認為醫院是暴利行業,醫院的收費方式和收費內容網上就能找到。

長期以來他們不單承受著醫療方面的壓力,還遭到患者家屬的侮辱、毆打,和網友的誤解。

我國有無數將生命奉獻在工作崗位上的人

軍警人員、環衛工人,乃至我們每一個人!

雖說工作都是為了賺錢,為了生活,每個人的工作都是在為另一群人奉獻。

但正因為有些人他們放下了一些安逸,才成全了更多人的快樂!

教師在家加班猝死,7 年後人心不涼涼!

最美的逆行

教師在家加班猝死,7 年後人心不涼涼!

最美的奔跑

教師在家加班猝死,7 年後人心不涼涼!

最美的蠟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