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若迁都到这座城市,孙中山说中国会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呢?

五代北宋以前,中国的都城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并且这一时期的经济重心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安与洛阳这两座城市是都城的首选,长安位于关中平原,关中平原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南有武关,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洛阳则位于中州之地,天下之中,交通十分的便利,并且地处富饶的华北平原。

中国若迁都到这座城市,孙中山说中国会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呢?

汉长安未央宫图

到了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有向东向南转移的趋势,都城的位置也跟随着经济重心的位置而向东向南迁移,北宋的都城在开封,南宋的都城在临安(今杭州市),元、明、清时期,都城在北京,当时,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平原一带是政治中心,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则是经济中心,大运河在南北交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位于江南地区的南京也往往是都城的选择之列。

根据中国古代都城分布的演变规律,形成了四大古都、五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九大古都和十大古都的说法,四大古都是指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五大古都是指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和北京,六大古都是指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七大古都是指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八大古都是指安阳、郑州、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九大古都是指安阳、郑州、西安、洛阳、大同、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十大古都是指安阳、郑州、西安、洛阳、大同、成都、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并不在十大古都之列,目前只是一个县级市,孙中山先生曾经认为中国如果迁都到这座城市,可以称霸亚洲,这座城市就是我国的伊宁市。

伊宁市位于我国新疆的西北部,地处伊犁河谷地,是伊犁河谷地重要的工业、商业中心,在晚清民国时期,伊宁市称为伊犁,清代伊犁将军的驻地即位于此。

中国若迁都到这座城市,孙中山说中国会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呢?

伊宁市的位置

1920年春季,章太炎前去拜访孙中山,在一次谈话中,孙中山谈到了均田、定都等问题,孙中山说:“故以此三都者,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视其规摹远近而已。”当时,孙中山认为都城的首选之地应该是武昌,“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雒,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侯至穷朔者,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但若想很好的经营蒙古和新疆,武昌则有一些不足,要定都关中,关中平原一带的富庶程度虽然不及南方,但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一个地方经济的富庶程度不单单取决于农业,工业、矿业也可以致富,终南山、吴岳(陕西省的古代山名)附近,矿产资源丰富,“足以利用”。

定都关中,有利于经营蒙古和新疆,但如果想要当亚洲的共主,称霸亚洲,则要定都伊犁,孙中山认为自西汉以来,各个王朝的统治疆域都有囊括中亚等地,但是,因为离都城长安太远了,不能久驻,常常得而复失,中国如果能够迁都伊犁,则可以“谋大洲”,所谓的“谋大洲”就是成为亚洲的共主。

中国若迁都到这座城市,孙中山说中国会称霸亚洲,此城在哪里呢?

1912年前后的孙中山

迁都伊犁是否可行呢?孙中山认为当时伊犁的社会经济虽然还处于落后的状态,但是,有一定的畜牧业基础,畜牧业的繁荣可以带来商业的繁荣,铁路开通之后,交通变得便利,“转输不困、未及十年,都邑衢巷斐然成文章矣”。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有限,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以支撑对伊犁河谷地带的开发,孙中山对伊犁的未来作了一些规划,但是,这些规划并未付诸实施,不过,孙中山先生对伊犁的规划,对于今天伊宁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位于绿洲之上,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暖而短暂,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水资源比较充沛,草场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与此同时,这里的绿洲农业也十分的发达,盛产小麦、亚麻、甜菜等农作物,伊宁市盛产的瓜果也非常的著名,伊宁的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在国际贸易方面,这里靠近霍尔果斯市,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贸易十分的便利,国内交通方面,伊宁市在铁道、机场与汽车客运方面的基础设施也非常的良好,与西安、北京、上海等地的交流也比较的方便。

相信,未来的伊宁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一定会迈上一个更高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