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打敗劉備之後爲何沒有乘勝追擊?

消渴止咳貼


呂蒙襲破荊州,擒殺關羽,對於剛取得漢中大捷,勢力正如日中天的劉備集團來說,不啻為當頭棒喝。然而劉備集團草創,為鞏固統治,劉備在221年4月登基稱帝,7月即舉兵伐吳。孫權面對劉備傾國之兵,悉國應之,猶有不暇,為防止曹丕北來,還同時上表稱藩。

魏國並非無人,當年關羽兵敗時,魏主聚眾議事,試論劉備會不會為關羽報仇而興兵。眾臣都認為“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劉備力弱,必不敢報仇。而侍中劉曄認為,“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劉曄認為劉備肯定會興兵報仇。

(曹魏三朝重臣:劉曄,與劉備同為宗室)

翌年,蜀漢車騎將軍張飛被害,飛營都督表報劉備,劉備聽說張飛軍營有報表至,沒有拆開來看就說:“噫!飛死矣。”劉備怒而興大兵往攻孫權,為了防備曹丕趁火打劫,還派了鎮北將軍黃權把守長江北岸。劉備大軍4萬多人,浩浩蕩蕩,尤顯不夠,又派了白眉馬良到南蠻部落中徵召蠻兵,得眾萬餘,總數有5萬多人。大軍出巫山,過三峽,來到夷陵地區,已是222年正月,過了大半年。

看熱鬧不怕事大,魏主有召集群臣議事。眾人都認為孫權假意附庸,曹丕的顧問劉曄又發表了他的看法。“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劉曄建議曹丕不要理睬孫權的上表稱臣,而是與劉備一起攻打東吳。

劉曄還分析說,天下三分,曹魏得八,孫劉兩家各得其一。兩個小國如果互相救助,還能支撐一些時日,如今他們彼此相攻,是自取滅亡之道。曹魏如出兵東吳,劉備也斷然不會轉而與孫權結盟,而是會加快進軍速度,與魏國爭奪孫吳領土。但是曹丕認為現在出手,為時尚早,再觀望觀望。

當陸遜把夷陵以西數百公里的山地都讓給蜀漢軍隊,劉備在山谷中紮營,兵力不能展開,早有探馬回報。曹丕說:“劉備不知兵也,怎麼能夠這麼佈陣呢?劉備這次要失敗了。”後7日,果然有回報說,劉備兵敗。

(夷陵之戰:蜀漢道路崎嶇)

於此可見,孫劉兩家火拼時,曹魏集團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對戰爭的進程瞭如指掌。

如果陸遜擊敗劉備,乘勝追擊,必然要沿著劉備的進攻路線,溯江而上,往攻巴郡。劉備佔據上游,數百里行軍尚且用了半年,陸遜從下游仰攻,不知耗時要多久啊。

陸遜所帶之軍,幾乎是孫吳家底,有眾5萬餘人。如果陸遜見獵心喜,帶領大軍長驅直入,進入西川,勞師襲遠,若不能一擊得手,大軍常年在外,以曹魏集團的謀士猛將,必然也會來一出“白衣渡江”。如此,陸遜軍團腹背受敵,又失根據,必然大敗。

孫吳集團與蜀漢集團在地利上有很大不同,因為蜀漢集團有漢中和三峽這樣的天險,這使蜀漢進可攻,退可守。但是孫吳所據江東,所憑僅長江天險。自古有“守江必守淮”之論,曹操早有預見,佔據了淮南地區,屯駐重兵。曹魏集團還在襄陽地區還握有1/3的荊州,與孫吳共享長江之利。因此,孫吳的地利之便,實際上已經被這樣的地緣消減大半。

蜀漢可以傾國而出,自保無虞;孫吳集團如果傾巢而出,必然腹背受敵。

所以,陸遜在擊敗劉備,穩固前線局勢後,果斷班師。“…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陸遜果斷班師)

從另一個層面說,孫權向曹魏稱臣,對於孫吳集團和曹魏集團的所有人都很彆扭,都知道是假的,早晚要翻臉。尤其是孫吳集團,他們跟曹魏對著幹了這麼久,突然之間被告知吳國成為了曹魏的附庸國了,心裡的憋屈難受就別提了。夷陵之戰後,為了證明孫權歸附的誠意,曹丕要求孫群派遣質子到洛陽。孫權左右推諉,就是不送人。在陸遜班師後,孫權有了底氣,對曹魏就不那麼客氣了,“吳禮敬轉廢”。魏吳聯盟破裂,關係急劇惡化。

曹丕感到遭到了欺騙,就發兵攻打吳國。其實,也說不上孫權欺騙曹丕,實際是曹丕想再等等,讓陸遜深入蜀境然後再出其不意掩其不備攻下孫吳,卻不想陸遜能夠見好就收,及時回師,讓曹魏無機可乘。為了挽回顏面,曹丕興兵攻吳,時在222年秋,距夷陵之戰結束只隔著2個月。可見,曹丕為伐吳所做的軍事準備也非倉促完成,是早有預謀。

劉備退軍回到永安白帝城後,又支撐了10個月才於223年6月因病去世。從222年8月到223年晚春,曹丕從淮南和荊州兩個方向對孫吳發動了大規模攻勢。孫權集中全力應對,此時輪到了劉備說風涼話。然而此時劉備新敗,軍力不足,即使冒險出兵擊敗了東吳,也不能應對強大的曹魏集團,因此這段期間,雙方竟相安無事。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

曹丕一連打了6年,期間3次攻伐東吳。在曹丕最後一次伐吳歸來,路過曹植的封地——河南雍丘,還特地去看望了曹植,談了一會子話,臨走時給曹植增加了500戶食邑,此後這兩位曹家的人傑在沒見過面。

三國故事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事物的發展往往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彼此牽制,又彼此依賴。鬥爭的複雜性和戲劇性,呈現給了後世精彩紛呈的三國史。


而知而行


夷陵之戰,劉備為陸遜所敗,陸遜為什麼沒有追擊劉備?

其實,還是老話題:吳蜀聯盟不可破;地形地勢讓溯流而上的陸遜討不到便宜;還有個坐山觀虎鬥的"漁翁"想得利;劉備退守白帝城可聚合殘兵敗將,聚合力量阻擋吳兵於境外;孫權已得荊州,本不想再找麻煩,劉備被奪荊州,本來早該還的。關羽己死,犯不著再扯住這個問題計較起來讓曹丕笑話。

曹操佔天下十分之八,劉備,孫權,阻險各佔十分之一。不論地盤,人口,地理位置都處於劣勢僻遠。所以,孫劉只能聯合起來,方才多存在些時日。這種關係在赤壁大戰中就證明了的。雙方都明白誰才是真的敵人。誰才是真的盟友。

劉備的順流而下,去時容易,退時難。陸遜勝利之下,追擊並不容易。他的後代陸抗在西晉時收復西陵,擊敗順流而下的西晉三路大軍,就是佔了水流的便利,把西陵收復回吳國。所以,劉備狼狽而逃到白帝城,他當然就不會再退了,因為地形地勢對他極為有利。騎馬與乘舟,逆流就別想打仗,不淹死就阿彌陀佛了。

孫權知厄而派使者稱臣,鬼都曉得是假的。魏國君主群臣沒有一個不知道其中的內情。但曹丕接受了,天下三國,孫吳來朝,非陛下的威武神靈所化及,難道還有別的原因麼?所以,不能拒絕。"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必遭天遣”賢人之言,應當銘記。曹丕很自得,才一上位,就結束了與吳國的敵對關係。能力實在不小。蓋過先王。

夷陵之戰,其實就是一個荊州引導的。孫權用不光彩的手段討了回來。這並沒有錯。劉備本來該還,只是二弟在,一拖再拖。拖到人家動手了,而且朕的二弟為此命都搭進去了。自己不動作一下,如何向桃園明志,如何向天下仁義之志交待?所以,要表示一下,討回面子。用拳頭最能說明問題,沒想到一拳打偏,打進灶塘,燒得一臉是灰……

曹丕早料到蜀主會敗,只是沒料到陸遜不追,懊惱得失悔不己,東線的兵,白白喪失了大好機會,陸遜回防東方去了……





劉一千五


我覺得首先是劉備當時的實力是強於東吳的,當時劉備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舉國之力討伐東吳,當時東吳幾乎處於滅亡的危難中,幸而有陸遜,指揮得當,在兩軍的對峙中,頂住壓力,堅持不應戰,最終,在劉備大軍忍不住酷暑,將軍隊駐紮在密林中後,再半夜進行火攻,打了個措手不及,大敗蜀軍,這時侯蜀軍雖然大傷元氣,但是畢竟七十萬大軍,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東吳的主要目的是擊退劉備,保住自己的國家,這時侯也不敢輕舉妄動去追擊。





其次,就算是乘勝追擊,追上了又能怎麼樣,劉備該不該殺裡,這又成了一個難題,不殺劉備,即使大敗蜀國,東吳只是自衛,只要有諸葛亮在,孫劉聯盟就還是可能的,在三國中,只有孫劉聯盟才可能對抗強大的魏國,而劉備一旦死吳軍之手,無論出於什麼立場,孫劉聯盟勢必瓦解,元氣大傷的蜀國很有可能會先一步滅亡,而唇亡齒寒,吳國的結局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在各種利弊權衡下,孫權也會讓陸遜對劉備趕盡殺絕的。



皎皎220


三國三國,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簡單的敵我雙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麼當其中一方比較強勢,擊敗了一方,另外一方就會有所動作。三國之間會相互牽制,而不會坐視其中某一方獨大。

蜀漢從取得益州開始,綜合實力就在日益提高,到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大軍,奪取漢中,蜀漢一方的實力達到頂點。漢中戰役剛結束,關羽就開始從荊州出兵,北伐襄樊,為曹仁,擒于禁,斬龐德。連曹操都開始有遷都以避其鋒的打算了。

在這時候,孫權一方就坐不住了。孫權眼看著劉備步步為營,曹操步步後退,難免有唇亡齒寒之虞。孫權這時候主動選擇了背叛孫劉聯盟,而與曹操結盟,共同對抗劉備。

從曹操的角度來說,在赤壁之戰吃虧之後,到他去世前,總共五次主動進攻孫權,也讓孫權壓力非常大。到建安二十二年,孫權遣使請和,與曹操達成暫時的和平。這時候,曹操才又掉頭去和劉備爭鬥漢中。

所以,孫權眼看著關羽北伐有取得成功的可能,便主動向曹操輸誠,表示原意出兵進攻荊州,以解曹仁之圍。當然,從孫權的角度看,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幫曹操,而是奪取荊州。之所以要向曹操示好,是為了避免萬一在荊州陷入僵局,曹操在江淮方向也主動進攻孫權。

此後,孫權偷襲荊州得手,全取荊州,擒斬關羽,並且傳首洛陽。曹孫聯盟一時之間進入蜜月期,簡直可以說是如膠似漆。

表面上看,擒斬關羽之後傳首洛陽是為了嫁禍給曹操,向世人表明,他偷襲荊州是受曹操唆使,但反過來看,同時也給劉備預留了臺階,劉備如果原意接受現狀,就應當繼續與曹操為敵,而不是以孫權為敵。

但劉備的選擇是不肯接受現狀,不顧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阻,斷然率軍出川,想要奪回荊州,為關羽、張飛報仇。這不僅是因為劉備軍中有大量荊州將士,不能輕易放棄荊州,更是因為,從實力上看,孫權比曹操更弱,是更容易擊敗的對象。

然後就有了夷陵之戰。陸遜能在夷陵擊敗劉備,已經很大程度上是僥倖了,如果能追擊,擴大戰果,當然會追擊,絕不會含糊。

事實上,吳軍也並不是沒有追擊,而是追擊了之後,看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自己退回去了。

《三國志·先主傳》

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

這就是說,雖然在夷陵遭遇大敗,但並不是全軍覆沒,劉備還是收合離散,仍然有一部分,至少從秭歸後撤,在永安駐守,是有能力阻擊吳軍進攻的。

不僅追擊的吳軍前來相持了差不多兩個月,看著佔不到什麼便宜,就自己退回去了。而且,還有能力分兵平定叛亂。

而且,這時候,蜀漢趙雲得到吳軍追擊而來的消息後,也主動出動接應。但實際上吳軍跑得比趙雲還快,來救援的趙雲還沒到永安,追擊的吳軍已經自己撤退了。

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三國志·先主傳》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

而且,先主駐守白帝城之後,害怕的不是蜀漢,而是孫權。

《三國志·先主傳》

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明明是孫權一方在夷陵之戰中大獲全勝,為什麼劉備都還沒慫,孫權先慫了呢?原因很簡單,後方不穩了,曹魏要進攻東吳了。

這時候曹丕剛繼位,而且已經篡漢稱帝。一開始,孫權還表現得很誠懇,曹丕也立孫權為吳王。但是曹丕堅持要求孫權送任子入朝以示自己是真投降,而不是緩兵之計,孫權就不同意了。曹丕大怒,下令伐吳。

《三國志·吳主傳》

初權外託事魏,而誠心不款。魏乃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硃桓以濡須督拒仁。

請注意這個時間點。

這一年的年初,劉備開始出兵進攻東吳。孫權卑詞厚禮,以求曹丕支持。

到六月,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劉備收集殘軍,退駐永安。吳軍乘勝追擊到永安。這時候,孫權態度就變了,不聽曹丕的了,激怒了曹丕。

九月,曹丕下令同時在荊州和江淮兩個方向出兵伐吳。孫權一看曹丕滅吳的決心很大,頓時亞歷山大,感覺自己頂不住了。所以,孫權一方面派兵防禦,一方面再次向曹丕認慫,同意送任子等。

到十月,孫權就不能不向劉備認慫了。因為這時候形勢變了,對孫權來說,如果劉備也同時再次出兵,進攻東吳,東吳就很難頂住。

事實上,劉備這時候確實也動過這個心思。

《三國志·陸遜傳》

吳錄曰:劉備聞魏軍大出,書與遜雲:“賊今已在江陵,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不?”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惟算,欲復以傾覆之餘,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劉備並沒有趁人之危進攻東吳,報夷陵之戰的一箭之仇。別說這是因為劉備仗義,不是他不想,而是因為他這時候確實沒有這個能力,做不到。如果真打算幹,他就不會寫信刺激陸遜,而會直接幹起來了。

咬人的狗不叫,愛叫的狗不咬人,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陸遜回信的意思就是不接受劉備來信的調戲,直截了當的表示,你不就是想罷兵求和嗎,直接說得了。

所以,十月,孫權遣人向劉備認慫請和,劉備表示同意。這就意味著,劉備承認他自己目前沒有能力大規模進攻東吳,只能自保。

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將尹盧,殺獲數百。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十一月,東吳軍隊受到曹魏的進攻,出師不利。到十二月,就趕緊和劉備又結盟請和了。

第二年正月,曹魏方面曹真繼續進攻,吳軍防禦。到三月,魏吳雙方的戰爭還在持續。但不久之後,曹丕主動下令撤軍了。就在這個月,劉備去世,諸葛亮秉政,蜀吳重新正式結盟通好了。


蕭武


謝謝邀請!夷陵之戰是三國中的一次大戰役,也是蜀漢走向衰敗、三國格局變化的一場大戰,漢昭烈帝劉備也因此戰的失敗悔恨羞愧,一病不起,病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源於劉備的二弟、三國中武功最高強被稱之為武聖的大將關羽被孫權所害,劉備為報兄弟之仇不聽諸葛亮、趙雲等群臣勸阻、一意孤行而主動發起的一場大戰,此戰以蜀軍被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全軍覆沒慘敗而告終。蜀軍參戰大將幾乎全部戰死,劉備得以僥倖逃脫,逃回白帝城,從此蜀漢霸業休矣。



題主問陸遜為何沒有乘勝追擊?其實陸遜何嘗不想一舉追擊將劉備誅滅,也差點將劉備擒獲,但劉備命大,逃出了重圍。劉備出兵之時就命虎威將軍趙雲為大軍後部,有趙雲接應劉備,陸遜還是有所忌憚,當時吳軍中無人能敵趙雲之武,陸遜是既怕趙雲威武,又怕中趙雲埋伏,故不敢深追。另外,陸遜還顧忌魏兵乘機操吳兵後路,獲漁人之利,權衡利弊,故沒有深入追擊。從陸遜來說,此戰本是抵禦敵人進攻,而最後幾乎全殲來犯之敵,對陸遜來說已是大獲全勝,功勳卓著,見好就收也是上策。所以,以陸遜的智慧,不深入追擊是上上策。

言有方


先看一看劉備為何要發動夷陵之戰吧?

在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取下荊州,又拿下益州,實力得到了,迅速增強。而通過漢中之戰後,劉備又一次獲得勝利。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劉備在實力上已經達到了頂峰。而恰恰關羽又大意失荊州之前,被呂蒙斬殺。這給劉備攻打東吳找了充分的理由。

為何要攻打東吳?

當然是東吳實力比較弱小,北方的曹魏一直是實力最強勁的,佔據著半壁江山。而且是要地盤,有地盤,要人才有人才。所以說話要想統一中原,必須先滅掉東吳。於是劉備就傾全國之力發動了戰爭。

但是最後卻失敗了,這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案例。而陸遜在此一戰成名,剛出道的毛頭小子把馳騁沙場多年的劉備打得大敗。但是東吳的實力並不強,即使勝利,也只是僥倖勝利。俗話說窮寇莫追,再加上東吳的實力,並不是完全壓倒劉備,所以乘勝追擊,也佔不到便宜。



其次,蜀漢這方面已經做好了接應。諸葛亮已經趕到白帝城,趙雲也已經率領大軍前來接應,東吳能打的已經沒有幾個了。其實東吳大軍也不是沒有乘勝追擊,只不過是看到蜀漢的軍隊實力而撤退了。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是三國,他們有共同的敵人,北方的曹魏。如果二者兩敗俱傷,那麼兩家都危險了。所以蜀吳兩家還是沒有徹底撕破臉,以後繼續結盟才是正確的。


互聯網筆記


公元220年到223年先後發生關羽死、曹操死、曹丕稱帝、劉備稱帝、夷陵之戰、劉備失敗、劉備死。三國天翻地覆。

關羽死後,劉備大怒,出於情感和利益的考慮(曹操之死也是敢出兵的原因),稱帝后不久發動夷陵之戰。結果大家都知道,被陸遜大敗。為何陸遜不乘勝追擊呢?

西川並不是那麼好打的,就是說蜀漢並非速亡之國,當年劉備進攻劉璋的時候也頗費周折,糧草運輸不濟,陸遜沒法遠征。

(孫權劇照,來自網絡)

夷陵之戰,陸遜的目的主要是防守而非反擊,除了劉備,還有曹丕這個勢利虎視眈眈。僅因為曹操新喪,政局不穩,曹魏才沒有太大的軍事動作。

古代打仗需要籌備很多的東西,一旦曹魏緩過神來,東西足備,趁虛而入,陸遜豈不是顧此失彼。土地並不是打下來就能很好的統治,涉及到很多政治上的東西,得到荊州後,去攻打益州是對東吳兵力的分散,一旦荊州人趁機起勢,該如何是好?

(劉備劇照,來自網絡)

三足鼎立,蜀吳弱而魏強,弄個兩敗俱傷就是求死之道。吳國雖然喜歡蠶食,但是也有大局觀。


大眼大世界


感謝!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思考,因為當時的劉備大敗,如果陸遜乘勝追擊,那豈不是可以直接滅了劉備,但是他沒有追,原因何在?

我認為原因有三,這第一便是雖然陸遜大敗劉備的軍隊,自己也有損失,如果此時還要追擊劉備的軍隊,升入蜀地,北方的魏國早已是虎視眈眈,那麼不小心便給了魏國機會,那樣的話,還要被蜀國和魏國兩面的打擊,那豈不是腹背受敵。陸遜深知這樣的道理,所以他沒有追了。

第二,趙子龍的援軍已經在路上了,如果追,萬一追不到,在半路遇到蜀國的埋伏,那一切都將前功盡棄!所以放下時很明智的選擇。

第三,劉備身邊有自己的保命部隊給自己斷後,那些人個個都是精英,以一敵十都不是問題,陸遜想要追殺必然要經過此關,不然根本摸都摸不到劉備的邊。就算衝殺過來自己也是傷亡慘重,何必呢?所以不追最明智。

最後謝謝看了我回答的人,我是一個愛歷史的學者,如果有幫助就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如果沒有幫助就請給一些您的看法!我甚是感激!我會帶來更多的歷史經典!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第一趙雲已經出兵接應劉備,陸遜如果再打也是苦戰,再有夷陵之戰是奇襲成功,如果劉備反過來全力以復和他拼命結果他也沒把握,再有魏國也想咬他一口,作為戰略家魏國是主要敵人陸遜很清楚。


王亞春3


陸遜儘管利用火攻打敗了劉備,但是這只是一時得逞,假如劉備重整齊鼓,他依然可以水陸並進,直接可以打到南京,孫權也抵擋不住。第二諸葛亮還可增兵,小小陸遜己經破滅,那點人馬能擋住劉備大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